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停在紐西蘭剛剛好,青春自由奔放

停在紐西蘭剛剛好,青春自由奔放

————————————————————

1、戴蒙德 從緯度看地理環境怎樣影響到一個國家是富裕還是貧窮

————————————————————

中信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次出版。

作者及旅行者巴道,80後,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工作者。

作者巴道,初聽名字,以為是位蒙古族的漢子。其實是位長得有點像周冬雨的漂亮女孩,自由、活潑、奔放、敢做敢當的青春女孩。

說實話,介紹這本書有點壓力,壓力來自這本書沒有其他類旅行遊記鮮明的特點。但細讀之後,會豁然發現,文如其人,書中始終散發著作者自由隨性的特點。正如巴道自己所言,最難的是對旅行的那份隨性,不喜歡做過多的計劃,不喜歡把旅行設置在框框里,因為旅行不能被計劃,設計會讓我們失去自由感。

書中記錄了她旅行、打工和成長有關的經歷和故事,21歲獨自前往西藏,從此開始一個人的旅程。26歲那年,誤打誤撞開始在紐西蘭的打工度假之旅,並遊歷了澳大利亞、斐濟和萬那杜,行程共計15個月。

內心不安分的26歲巴道,被幸運的橄欖枝砸中,獲得一張最適合年輕人廉價旅行的「打工度假旅行簽證」,在全世界最純凈的國度、長白雲的故鄉紐西蘭,邊打工邊旅行。

打工度假簽證(working holiday visa), 即WHV或WHA。在上一篇介紹吳非的《打工旅行》一書提到過,它約定了為每個僱主工作的期限和前往紐西蘭的期限,入境後有效期一年,可延簽三個月,即15個月期限。紐西蘭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對中國大陸正式開放此簽證的國家,據說澳大利亞也對中國大陸開放了此簽證,本人未做核實,不敢確定。

具體如下:

一、紐西蘭打工度假簽證

紐西蘭對中國的配額為1000個。

具體申請要求和所需材料有:

1. 出生公證;

2. 在申請時是中國居民;

3. 持有中國護照,必須為計劃離開紐西蘭最少三年有效期;

4. 年齡在18-30歲之間;不與子行;持有回程機票,或有足夠資金去購買回程機票;

5. 存款證明4200美元以上;符合移民局的健康及品格要求;

6. 持有在紐西蘭逗留期間的醫療及綜合住院保險;

7. 具備高中三年級學歷;

8. 雅思成績5.5分以上;

9. 以往從未取得工作假期簽證等。

二、澳大利亞打工度假簽證

2015年6月17日中國和澳大利亞簽署了《中澳自由貿易協定》,協定中澳方同意每年向中國18至30歲的年輕人提供5000個赴澳打工與度假簽證。

申請澳大利亞打工與度假簽證的條件如下:

1. 持有效的中國護照;

2. 年齡在18歲到30歲之間;

3. 有大學學歷證明,或已成功完成至少兩年大學學習的證明;

4. 掌握實用英語,即雅思培訓類(G類)考試成績不低於4.5分;

5. 有足夠的資金購買往返機票(至少5000澳幣,目前澳元對人民幣匯率為4.73);

6. 體檢及無犯罪證明等。

其他還需要注意的事項有:

1. 申請WHA簽證無需面試,簽證費為440澳元。

2. WHA簽證從首次入境日期算起,有效期為12個月。可以從事全職、兼職、非正式和志願者等工作,但不能超過6個月;可以在澳大利亞的教育機構學習或參加培訓,但不能超過4個月;剩下的2個月可以度假。

3. WHA簽證每人可申請兩次。

因為名額有限,這種簽證現在非常難搶到。

關於紐西蘭這個國家的介紹,這裡不再贅述。可以參見個人的上一篇文章《打工旅行——年輕的夢想綻放在紐西蘭

跨越10000公里,在神奇的紐西蘭,巴道收穫了草莓廠包裝、蘋果廠包裝、奇異果廠包裝、海鮮廠加工、在佛教中心換宿、比薩店外賣、自駕環遊紐西蘭島等經歷。其中有賭場的剋制、自己動手做飯的鍛煉、丟失護照的痛苦折騰、換宿主人的不尊重、佛教中心的自我思考、大雨中徒步的驚心動魄,等等。

每個青春,都有一條非走不可的彎路。

巴道出行前,如她的隨性,偶然拿到簽證、匆匆收拾行李、沒做詳細出行計劃,但還是帶了一本孤獨星球出版的《紐西蘭》,年輕就是勇猛威武,正如她自己所說,她的自信很大程度來自於之前多年的旅行經驗,藝高人膽大。

對於電影行業的自由職業者來說,在快節奏的影視圈,脫離行業一年,會有巨大的職業風險。做出旅行的決定,可謂是豁出去的勇敢和魄力。旅行結束後,她回顧總結,這次旅行是值得的。它是一次超濃縮的人生經歷,甚至顛覆了原先對生活的看法。

很多國家對台灣開放打工度假簽證已經很多年,很多台灣青年已經習慣把這種經歷當成進入社會前的磨練或是工作間隙的調整,也成為他們跳出東方文化,了解西方了解世界的最實惠最經濟的途徑。也是個人視野國際化的一個極佳的實踐方式,收穫多半遠遠大於失去的一年時間成本。

作者旅行途中,和來自日本、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紐西蘭以及歐美各色人等工作、生活、接觸交流等,雖然文字里很多地方談到自己的不順遭遇和自己的隨性,但最後都被別人的溫暖和友好刷新。正如她所說,別人問起她對紐西蘭的感受,她的回答是——不是喜歡,而是熱愛。

旅行過程中,比較突出的感受是紐西蘭社會中人和人之間的高度信任,這種信任基於人們長期以來對社會規則的遵守和奉行。最典型、最震動的事例,就是她網購二手車及過戶的事情。過戶手續比國內大陸簡單很多,而且雙方過戶時,交接很簡單。購車的錢直接給到賣車的人,賣車人接過錢,數都不數,直接放進包里就離開了。弄得她疑惑好久,不敢相信老外們這麼簡單和信任。這是多大的社會信任,這種互信下,人們的生活成本會大大降低,幸福感也會非常高吧。

作者始終知道,走出去,是為了更好地回來。正如她所說,通常狀態下人們的「毛孔」是閉合的,但旅途中,「毛孔」是張開的,就是為了儘可能接受外面的信息,尋找真正的自己,面對真實的世界,讓自己和世界同步。出國打工旅行者,他們或多或少遵循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一般儘可能少進華人圈,靠近老外圈,目的就是為了更多地接觸外面世界,讓旅行更有意義。

世界向年輕人敞開了一道門,門外光芒萬丈,門裡波譎雲詭。這句話估計來源於此。

一年多的紐西蘭生活,開心、孤獨、幸福、糾結、幸運,伴隨其間,對於26歲的女孩子來說,當後來回首這段時光時,幸福滿滿,收穫滿滿,人生和心智會產生明顯的變化。這就是所有旅行的意義,也是所有旅行者的追求。

以下帶*為書中的部分摘抄。

*我總是提醒自己,不要給人貼上"好人"或是"壞人"的標籤,如果可以全面地去看待一個人,所謂的"好人"身後多半會隱藏著虛偽,而"壞人"的壞也並非與生俱來。這樣帶著理解與周圍人相處,也算是給了自己一個寬心的出路。

*有一天,我也許不需要旅行這種方式,即使走在熟悉的街頭,也能隨時讓自己保持毛孔打開的狀態,隨時吸收生活中的養分。如果真有那樣一天,我會對自己感到滿意,因為我不再需要藉助外力,那也說明我已經學會了自我控制。旅行不過是條路徑,因為走出去,是為了更好地回來。

*一個人上路,少了與旅伴之間的遷就與溝通,剩下的只有自己和環境,這樣更容易讓自己變得敏感,那狀態就像毛孔全部打開,吸收著周圍環境中所有不一樣的細節一樣,孤獨也隨之消融了。

*很多時候,旅行,並非單純的想看美麗的風景,它還有融入到另一種生活里的意思;打工旅行,並不純粹是為了賺錢看風景,有時候還是為了遇見那個不一樣的、更強大的自己。

*他們選擇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大多數生活在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的人,只是被生活選擇。

*理想是神聖的,任何理想都應該被尊重,無論最後是否能實現。失去了理想,生活也會跟著失去目標,最後,物質就會變成人們統一的理想。

*所有的成長最終都是一段旅程。

*12月26日被英聯邦國家稱為Boxing Day,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盒子節」,在這一天,商店幾乎都會開出一年中最低的折扣。

*紐西蘭不流行給小費。

*如果有一種機器可以記錄人的思維過程該有多好。每天11個小時不停地有想法竄進你的腦袋,卻沒有機會把它們記錄下來,回家寫日記時也只能想起有線索的零星片段。這樣的機器是個奢侈的幻想,可在體力勞動中思來想去的那些曾經的困惑,卻是實實在在的。

*無論你是台灣的、香港的、還是其他地方的華人,在這些金髮洋人的眼裡,都是一樣的。雖然我沒有日本人那股子嚴謹勁兒,但與在國內時相比,我更加註意自己的言行,因為我不只代表我自己。

*物質的慾望會擋住人的眼睛,會讓人把對物質的追求誤作對幸福的追求,也會讓人搞不清自己努力的終極方向是為了物質還是為了所謂的「成功」,或者「物質」=「成功」。而這些熱心的同學和朋友,他們的慾望就在眼睛裡,他們渴望的只是表象。

* 我也不敢去想把旅行變成工作,為了生存和生活而帶著任務去行走,那樣大概會阻塞我的毛孔,就會失去生活中美好的部分,生活會立即變得暗淡下來,因為旅行不只是為了旅行。

*當自己的行走成為主角時,才配稱為旅行,無所謂周遭,美景不過是錦上添花。

.........

The travel is over, but not the journey.

——Petra Haffter

旅行結束,旅程未了。

——彼得拉?哈費爾

中國的教育方法,大部分家長不一定敢像巴道的父母這樣放手自己的孩子在國外獨自工作旅遊這麼長時間。這一點與歐美日澳等開放的國家差別較大。作為新一代年輕人,如果遇到這樣的機會,一定要去體驗。哪怕最後真的過不下去了再灰溜溜的回國,也是一種成長。

如果真的有機會,你想和朋友一起停在紐西蘭剛剛好,一起體驗生活,一起成長嗎?

對於欲欲試試想要出去旅行的年輕人來說,看看這本書,會有啟發和收穫勇氣的。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一封隨筆,獻給自己
我從大理走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