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位「金魚先生」,美國總統夫人都拜他為師學畫

這位「金魚先生」,美國總統夫人都拜他為師學畫

他的中國畫,以花鳥魚蟲為突出,活潑生動,著色清艷,尤以畫金魚著稱於國內外。以畫金魚聞名,與清末著名畫家虛谷不無關係,他十分欣賞虛谷的繪畫,虛谷的高古典雅、冷峭雋美給他很大的影響。

游魚

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畫壇,有三位以畫動物稱譽於大江南北的畫家,汪亞塵的金魚、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並稱「畫壇三絕」。曾旅居美國傳播中國畫長達幾十年,美國前總統肯尼迪夫人傑奎琳曾拜他為師學習中國畫。

徐悲鴻曾撰文:「汪亞塵擅長寫魚,寫金魚尤其無古人,其游泳動蕩俯仰宛轉之態,曲盡變化之妙,而其前後布置之疏密得宜,五色紛紜間合之巧,益以顯明隱約之水藻,全體親切曼妙之和,使人對之忘盡。」

《睡蓮金魚圖》

當時上海有一段趣聞:有位友人從黃山給汪亞塵寄來一張明信片。收信地址僅寫〔上海金魚先生收〕,投遞員居然準確無誤地送到他的手中。可知當時他畫金魚之盛名。

汪亞塵

(1894--1983),浙江杭州人,原籍安徽太平(今黃山)。曾與陳抱一等人組建中國第一個畫會組織「東方畫會」。擔任《時事新報·藝術周刊》主編,同時在《東方雜誌》、《申報》、《美術》發表大量美術評論。

《百魚圖》

1915年,年僅21歲的汪亞塵

與陳抱一等人籌辦了中國第一個畫會組織

——東方畫會,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

汪亞塵越來越覺得自身的水平有限,

這就促使了他第一次出國深造。

九如圖

1916年,汪亞塵東渡日本,

並且在次年考入東京美術學校

學習西方繪畫和理論。

魚樂圖

從東京學成回國之後,

首先在思想層面改變了汪亞塵,

尤其是為他打開了西方藝術世界的大門,

此後歐洲就一直成為汪亞塵心中的藝術聖地。

春波魚樂圖

「去歐洲惟一的願望,

就是想再用技術上的苦功,

並不想做鍍金畫家!

技巧未練達的畫家,

若說到歐洲去一次便成為大師,

那麼,一隻狗,

到西洋去一趟,便可變成麒麟咧!

這是奇談,這就是名言。」

汪亞塵在自傳中寫道。

汪亞塵1929年臨摹馬奈油畫《吹笛少年》

沉玉遺珠到幾時

文/黃祥傑

中國現代美術史,更象是一部「革命史」,因為畫家的命運與政治生態緊密相連,尤其1949年以後的30年間,美術創作更是被改造成「戰鬥的武器」,「武器」的性能優劣似乎決定了畫家的身份地位。20世紀40年代就去了美國的汪亞塵,沒有捲入到「革命的洪流」中,自然就被排除在我們的視野之外,以致於我們幾乎遺忘了這位曾經聲名響亮的大畫家。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汪亞塵就有「金魚大王」的美稱,他筆下的金魚與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並稱「三絕」,可以想見他那時在畫壇的影響力。那是個動蕩的年代,也是學術氣氛非常活躍的年代,各種思想交流碰撞,文藝倒是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在中國畫領域,既有恪守古法的傳統派,也有師古求變的創新派,還有兼容中西的改良派,汪亞塵顯然是屬於後者。他學西畫出身,又有留學日本、歐洲的經歷,汪亞塵改良中國畫的著眼點非常清晰,那就是融會中西。

汪亞塵的中國畫作品,早年與晚年的都特別精彩。早年作品,筆墨精湛,格調雅緻;晚年的作品,色彩繽紛,天真爛漫。倒是中間的探索過程,作品顯得良莠雜陳。

《游魚圖》,從風格推斷,應該是汪亞塵1940年前後的作品。這件作品,雖然用筆用墨還恪守傳統的法度,但在謀篇布局上,已經融入一些西畫的元素。游魚是畫的主體,在傳統的表現手法中,畫家也許只在意魚的造型、神態以及它們之間的位置排列,最多加上點綴的景物,以彌補或豐富畫意。至於魚的活動場景,魚群的空間關係,完全交給觀者去想像,「計白當黑」的美學理念,讓空白變得意味無窮。

在這幅畫中,畫家巧妙地把魚群分成上下兩撥,圍成一個環繞的形狀,在觀者的視覺中自然形成一種縱深的空間感,然後淡淡渲染水色,添加浮萍、水草,水面隱隱約約有了晃動的光影。遊動的小魚也畫得非常生動,每一隻小魚都情態各異,用筆用墨洒脫洗鍊,畫家的傳統筆墨功夫由此可見一斑。

▲汪亞塵與徐悲鴻合作的《雙柳春雀圖》

汪亞塵早年的中國畫創作,雖然有很強的變革意識,但僅限於形式方面作一些嘗試,比如把寫意花鳥畫中常常不被重視的襯景,畫得細緻認真,並且融入一些西畫的元素,有透視,有光影,使一味「逸筆草草」的中國畫不至於那麼空疏蒼白。當然,要真正融合中西,這是個非常艱難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可能「開倒車」,有可能走彎路,挺不過去,那就前功盡棄。汪亞塵在1950年前後的十多年間,很多作品的質量,相比前期,有非常明顯的退步,這是一個勇敢的探索者一定要經歷的過程。好在汪亞塵挺了過來,到了1960年代,我們終於看到他面目煥然一新的中國畫作品。

《鄉村》汪亞塵 1935 38.7cm×51.7cm 畫布油彩 中國美術館藏

色彩是汪亞塵改良中國畫的突破口。傳統的意筆中國畫,對色彩是不很重視的,常常被看做可有可無的一種輔助形式。即便是沒骨設色,強調的主要是色彩的協調統一,單純明快,不主張施以過於複雜的色彩,「五色令人目盲」,老子的這句話深入人心。至於色彩的變化,不是在著色技法上用複雜的多色混調,而是體現在同一色調之中的濃淡、深淺差異上。

這件《蜀葵》完全顛覆了我們對於中國寫意花卉的理解。色彩駁雜跳躍,筆觸奔放活脫,這種激情洋溢的作品,是我們前所未見的!在這簡簡單單的幾朵花、幾片葉當中,畫家不知運用了多少的色彩,花青、石綠、曙紅、藤黃、赭石等等,不一而足。畫家以油畫的調色法,把這些色彩調配組合,落紙瞬間,又保留了著色的筆觸,這些筆觸,有很強的書寫意味,同時也傳達出畫家作畫過程的情緒感受。

《魚樂圖》汪亞塵 34.5cm×46cm 設色紙本

汪亞塵另一個高明之處在於他能嫻熟運用中國傳統審美中黑白的要素,把它們柔和地融入到繽紛的色彩世界。蜀葵的葉子,有幾片是用墨色來表現的,花瓣的邊緣、綠葉的筋脈也時不時用墨線帶上幾筆,這些黒色的線條或墨塊,增加了畫面的重量感,使整幅作品沉穩厚重。我們再看看那兩朵盛開的花兒,著色最為複雜,但花瓣相接處,都巧妙的留出一些空白;葉片之間,也有這樣的留白。這在西畫中是很少見到的,這樣的留白既能使大片色彩透氣又能調和色彩間的關係。

汪亞塵 《擬虛谷松魚圖》

80歲以後,汪亞塵迎來了藝術創作上的輝煌時期,相比前期的作品,題材更廣了,飛禽走獸、山水人物,之前較少涉及的內容都被他納入筆端。在色彩的使用上更為隨心所欲大膽潑辣,筆墨也更為蒼渾雄厚,漸入一種「人書具老」的佳境。

《鴨》是一本14開冊頁之一,畫得精彩絕倫。鴨子之類的禽鳥,造形比花草複雜許多,用線條勾勒,尚且不易準確,全靠不同色塊的組合來塑造形體,的確非常困難。然而畫家筆下的3隻鴨子,活靈活現。此外,那隻母鴨的羽毛,色彩豐富,大大小小的色塊異常繁複,然而又能統一協調成一個整體,每一個色塊筆觸清晰,筆與筆之間毫不含混粘膩。畫家的造形能力、色彩感覺、筆墨功夫實在是讓人驚嘆。

汪亞塵1929年創作油畫《秀色》

中國畫改良,從康有為、陳獨秀提出話題到現在,已經百年過去,實踐者芸芸,成功者寥寥。尤其中西繪畫的融合上,更是難上加難,有些人在山水畫中加入透視的法則,或者在人物畫中加入寫實的因素,就以為可以稱「中西融合」了。其實,真正只有林風眠、汪亞塵等少數的幾人在中西繪畫的融合方面有所作為。

然而,林風眠走得太過頭,除了宣紙他幾乎完全拋棄了中國的繪畫元素,他的許多山水、人物,只要把它從宣紙移到畫布上,幾乎就是油畫作品了。汪亞塵則盡量保留中國畫的風貌,他大部分作品採用條幅、中堂、冊頁等傳統的幅式;題畫的詩文洋洋洒洒又能應景對題;書法功力也非常深厚。對於中西繪畫揚棄這個尺度的把握上,汪亞塵顯然好過林風眠,他的畫里,色彩帶有印象派的特徵,筆墨則是非常地道的中國味,二者的融合非常自然,沒有半點拼湊的痕迹,因此他的畫別具一格,個性十足。

汪亞塵繪畫的造詣和價值,毋庸置疑! 然而,明珠蒙塵,他的作品卻無人知曉或青睞。這些年汪亞塵作品的價格雖然呈現上升趨勢,但單件極少突破10萬元,這種價位與他的藝術水準極不相稱。許多人已經習慣用耳朵去跟風追捧,對於這樣一個聲名清寂的大師,鑒賞者就特別需要一雙深邃的眼睛了。

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家在線 的精彩文章:

蔡京這麼好的字,都敗給了人品!
八大山人的荷花小鳥,這才是中國水墨!

TAG:書畫家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