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相權,在古代哪個朝代的權力是最大的?

關於相權,在古代哪個朝代的權力是最大的?

封建時代的相權和皇權從來都是一對矛盾共生的存在。國家越大,要處理的政事就越多,皇帝發現自己一個人干不完,就找了個人幫他干,給他一部分權力,這倒霉蛋就是丞相。「相」的本質是輔助,戰國後期,「相」逐漸成為百官之長,尊稱為「相國」,出上器暢中多見「相邦」,可能是避諱劉邦名而改稱,「宰相」在古代大多數時期不是正式官名而是一位或數位最高行政長官的總稱,君相之間關係的發展經歷一個過程。

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戰國,管仲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傑出的宰相,到了戰國時期,宰相的職位在各個諸侯國都建立了起來,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為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擔任宰相職務的稱為「中丞相」。

漢朝與秦朝相仿,漢武帝時,起用了一批儒生當丞相,理日常行政事務,而政務中心則轉到了內廷,丞相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無所不管,與當時皇權基本上處於平等狀態,蕭何、曹參等一批名相出現,在西漢的政治舞台上發揮重要的作用,魏晉至宋為調整期,兩漢時期,由於君權與相權的矛盾迅速暴露,宰相制度很快便進入調整期,其核心是「皇權不斷集中,相權不斷分割,元至清末為衰落期,由於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無法得到徹底解決,所以從元朝開始,宰相制度進入了衰之期,隨著清王朝的滅之,中國古代的宰相制也終於走到歷史盡頭。

相權首先應該從秦代算起。秦朝之始中國才有了中央集權的統一大國,才有了皇帝,才開啟了中國一直延續到現在的皇權相權二元制衡的政治格局。錢穆說過,中國的傳統政治,應該從秦漢算起,之前的可以不論。「秦代是漢代的開始,漢代是秦朝的延續」。所以要討論宰相的朝代,是漢、唐、宋、明、清這五個大統一朝代的時候。

然後,皇權只有一個皇帝,相權卻可以被分割,宰相就有好多叫法,到了明清,名義上就沒了宰相,實質的相權落在內閣、軍機處。

縱觀各朝各代,去掉一些權滿一時的權臣,宰相權力最大的朝代,綜合來說應當屬於漢朝。三國演義里,袁紹經常說自己袁家四世三公,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太尉管軍事不問政務,御史大夫實際是副丞相,全國的政務都由十三曹匯聚給丞相,丞相才是政府的真領袖。其中御史大夫還負責皇帝家務的,也歸丞相管,結果是丞相不僅管政務,還管皇帝的家務。漢代之後的唐,三省六部,把相權拆了給三省,宋代積貧積弱,相權進一步弱化了。宋以前宰相在朝是要「坐」還賜茶的,到了宋代,宰相上朝變成「站」了。明則廢了宰相削弱相權,諷刺的是出了個張居正。清朝延續明代,但是外族統治,拿軍機管政務,皇權專制最甚。要說獨裁專制,清朝是可以的。

總的趨勢來說宰相的權力是逐步下降的,到明朝胡惟庸後更是連丞相都取消了,清朝名義上宰相是內閣大學士,實際是軍機大臣,但軍機大臣也就是個跪受筆錄,決策權都在皇帝手裡,軍機大臣有點像皇帝私人的翰林學士,沒有成為宰相職位時候的是侍中,參贊軍機, 承命撰草重大決策。

宰相的職責「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權力最大的時候應該是蕭何、曹參當相國的時候,一人獨相,軍國大事無所不統,曹參之後分左右丞相分割宰相權力,總的來說權力還是很大的,有些事情決策上皇帝也插不上手,等到漢武帝時,漢武帝感覺權力太大,就想選一些有點能力,有乖乖聽話的人當丞相,又重點培育內朝官,所以一朝13丞相,大半沒有好下場,丞相權力逐步被內朝侵奪,到後來稱呼也變成了司徒。後邊的歷朝歷代宰相決大部分時候都不是一個人,是一個群體,權力可想而知。

權力遊戲如同拔河,一邊皇帝,一邊大臣,因此自古以來,皇帝不論是提拔外戚或重用太監都是為了在這場拔河中避免孤家寡人的窘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惹塵埃 的精彩文章:

正月初二除了回娘家,還有祭財神,祭的又是哪幾路財神?

TAG:不惹塵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