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豬血丸子中的年味

豬血丸子中的年味

「鞭炮聲聲送舊歲,梅花朵朵迎新春」,在這舉國歡度新春佳節的日子裡,我卻因各種原因留在了廣東,已經有六年沒有回去陪年邁的父母過節了,心裡總不是滋味,因此每到春節臨近,我就會想起我小時候,全家人坐一圍桌前吃除夕團圓飯的情景,那母親手藝中的年味——邵陽豬血丸子,入口即化,軟香可口,直嚼得滿嘴流油,至今想來仍垂涎不止,滿齒生香。

遠近聞名的邵陽豬血丸子,尤以崀山的豬血丸子為正宗,據傳在公元1127年,曹成率匪攻入武岡軍,抗金名將楊再興率族依託崀山複雜的地形奮勇抵抗,當地百姓便發明了賴以保存的「豬血丸子」以支援其抗曹,距今差不多有千年的歷史。

製做豬血丸子,要以邵陽本地產的黃豆和獨有的山泉為上品食材。小時候,母親頭天下午把黃豆倒進裝水的木桶里,黃豆下水後,撈出殘浮於水上的壞死黃豆和雜質,用木鏟充分攪拌,水和黃豆比例為三比一,要浸泡十二小時左右。第二天清晨,母親就早早起床,把泡脹的黃豆倒出,以清水洗凈,再把黃豆和山泉以一比二的比例裝於木桶,然後把一小勺一小勺黃豆和水的混合物舀入石磨孔,邊舀邊磨。

豆腐磨好後,用透氣紗布過濾好,豆渣用來餵豬,也可做菜。豆漿就倒入洗凈的大鐵鍋中,大火燒至剛要沸騰,轉小火燒開五分鐘關火,撈去浮沫,然後舀入大木桶內,再把用適量火煅燒好的石膏磨成粉,溶於水,均勻撒入豆漿中,充分攪勻,這個過程叫「闖豆腐」。攪勻後,蓋上木桶,任其發酵凝固成豆花,再把豆花舀入一四寸高且墊有紗布的四方形木盒裡,舀滿三寸八為宜,再把紗布包攏住豆花,上面逐一蓋上有柄的木蓋,木蓋上再壓一重物,凈置八九小時,水分壓出,依次掀開重物、木蓋、紗布,白白嫩嫩的硬豆腐就做好了。古人詠豆腐的詩句甚多,元朝詩人張劭的詩句:「漉珠磨雪濕霏霏,煉作瓊漿起素衣。出匣寧愁方壁碎,憂羹常見白雲飛。」把豆腐的製作工藝寫得精妙絕倫。

做豬血丸子一定要用新鮮的豬血

豆腐做好後,倒入盆內,直接用乾淨的手把豆腐捏碎,越細越好,再放入適量辣椒碎,鹽,殺年豬的豬血(以一頭年豬的豬血捏三盒豆腐為宜),以及桔皮碎和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碎,用雙手充分攪勻後,再揉成一個個約半斤重的緊實大丸子,把丸子均勻擺在鋪有稻草桿的四方竹篾框內,然後把框吊在天天燒火做飯的爐火架上,經一個月慢慢烤制,丸子堅如圓石,顏色棗紅,能保質一年而不壞。如此這樣母親的豬血丸子就算製做完成了,年味也就做濃了。吃的時候,冷水入鍋煮透、煮軟、洗凈再切成薄片再配家鄉泡椒和蒜苗同炒,那味道真的堪稱「家鄉一絕」。

豬血丸子既有豆腐和肉的臘香,又混有辣椒、豬血、桔皮的郁香,成菜紅火,香辣可口。因此它既是鄉親們佐酒下飯的年味必備,同樣也寄託了鄉親們對美好生活地熱情和嚮往,更也寓意大家過年團團圓圓,紅紅火火,拜年走親帶上它,萬事如意彩頭極佳。

如今母親雖已白髮蒼蒼,她卻仍然堅持豬血丸子自己親手來做,因為她告訴我:只有這樣年味才正宗。每次年後,父母知我對家鄉的年味——邵陽豬血丸子情有獨鍾,總會讓返回莞城而又離我近的熟人,為我帶上一些。每當那一個個紅而圓的年味——豬血丸子擺在我面前時,我好像看到了父母親那一顆顆心是在為兒女們過得好而拚命地跳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寧縣第二中學 的精彩文章:

TAG:新寧縣第二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