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四起永不落(二).陳椽
武夷岩茶四起永不落(二)
八六茶人 陳椽
元朝武夷蒸青貢茶一起一落
所謂起落,「起」是興起,「落」是衰落;衰落未必至於滅亡。有的名茶至今尤存,有的名茶,改進位法,尤以新「面目」出現。
宋末,北苑蒸青貢茶衰落,武夷蒸青貢茶興起接替。元朝大德年間(1302年),浙江省平章高興始採制充貢,設御茶園於四曲。造喊山台,通仙井在園邊。設官採制貢茶。每年到驚蟄,有官為文致祭。祭畢,敲鑼打鼓,台上揚聲同喊曰:「茶發芽」,井水既滿,用以制茶上貢,共九百九十斤,制畢,水遂渾濁而縮。
宋朝貢茶,都是碾碎而揉之,為大小龍團,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茶,採茶芽進貢。其品類有四種,一曰探春、二曰先春、三曰次春、四曰紫筍。宋、元貢茶都是蒸青團茶,到明初,武夷山才罷蒸青團塊貢茶,而改芽茶進貢。
在立春以前,採制芽茶進貢,叫探春。立春以前,茶芽未萌發或萌發很少。茶農從早到晚跑山一天也采不到茶芽。受不了壓迫剝削,紛紛砍掉茶棵,導致茶園荒蕪。貢茶免不了,不得不採制延平(今南平)茶冒充武夷茶。品質低下,武夷真茶久絕。貢茶只能供宮中洗濯瓶盞之用。武夷貢茶至此已衰落了。武夷茶自十三世紀末開始進貢,到十四世紀末一起一落,經歷了約一百年的歷史。
武夷蒸青貢茶的滅亡,其原因有三:一是,受貢茶之害,使得茶山枯荒,茶農離家外逃;二是,茶久荒。喊山歲猶供祭費,輸官茶購自他山,遍采春芽三月內,搜盡深山粟粒雪。官令禁絕民蒙惠。當時的茶農除了每年貢新茶和受地方官吏的敲詐外,還要負擔喊山祭費,也不得不購自他山茶,以輸官茶。茶山枯荒之原因,遍采春芽三月內,凡歲九百九十斤,大大摧殘茶芽生長,久而久之樹死山荒,無茶進貢,不得不罷御茶園,改貢延平;三是,炒青技術興起,品質比蒸青好。這就是蒸青貢茶在中國茶史中的一起一落史。
陳椽先生手跡
陳椽先生手跡
明朝武夷小種紅茶二起二落
武夷小種紅茶,二起於明朝中葉,而衰於清朝初期,歷經一百多年,是明朝突出產品。武夷山自從安徽傳入松蘿製法後,則蒸青綠茶改為炒青綠茶。由於炒制技術和品質都不如國內其它產品,銷路不好。武夷山勞動人民發揮聰明才智,創製小種紅茶,輸出國外,揚名國際市場。外國人爭購小種紅茶。於是全國大興紅茶生產。小種紅茶製法,走向綠茶相反,鮮葉殺青改為曬青(萎凋)後揉捻,轉色後過紅鍋,復揉重焙後,薄攤在水篩上過夜,翌早揀梗,簸除碎片,復火後即成毛茶。製法繁複,費時費工。各產區逐漸改進,簡化加工步驟為萎凋、揉捻、轉色、乾燥,創製工夫紅茶。簡化鮮葉加工,繁複毛茶加工,故名工夫紅茶。工夫紅茶一經出口,亦名振世界,很快掀起了工夫茶熱,於是小種紅茶落,工夫紅茶興起,這就是武夷小種紅茶在中國茶史中的二起二落史。
據史書記載,約在十五世紀初,武夷山就有炒青綠茶的製法。十六世紀前,就有小種紅茶製法了。而盛於十七世紀初。據崇安縣令陸廷燦1734年寫的《續茶經》中引《隨見錄》說:「凡茶見日則味奪,惟武夷茶喜日晒。武夷造茶,其岩茶以僧家所制者最為得法……遂選擇其背上有白毛者,另炒另焙,謂之白毫,(國外稱紅茶為白毫,由此而來。)又名壽星眉。據此,武夷山小種紅茶約在十六世紀前已興盛了。
武夷小種紅茶極盛時期,大約在1700年前。植物分類學家林奈在1763年再版的《植物種類》一書中,就誤認為武夷星村小種紅茶是武夷變種(Varbohea),以武夷變種代表紅茶的品種。說明當時星村小種紅茶在國際市場上極負盛名,人人周知。當然小種紅茶創製年代遠早於林奈寫在書中的年代。
武夷小種紅茶的衰落,約在十八世紀中葉。武夷小種紅茶製法傳遍福建各縣。咸豐年間,福安縣坦洋村的姓胡者在小種紅茶的製法上加以改進,創製坦洋工夫紅茶,遠銷西歐,頗受歡迎,獲利甚厚。政和、福鼎相繼仿效,改制工夫紅茶,大量出口,號稱三大閩紅。在國際市場逐漸取代小種紅茶,著名於世。1876年工夫紅茶製法傳到安徽祁門,試製成工「祁紅」,以其自然條件和品種適制紅茶,品質超過閩紅,亦揚名於國際市場。自此,「祁紅」興旺,聲名大振,大量輸出國外,而武夷星村小種紅茶衰落。
註:感謝陳德華老師提供資料。(未完,待續)
TAG:茶葉點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