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月十二沒有什麼比臨《初月帖》更應景啦!

正月十二沒有什麼比臨《初月帖》更應景啦!

今天是正月十二,一千六百六十七年前的今天,王羲之在紹興回了一封友人的信,讀內容可知書聖的情感生活與普通人無異,更多了為官異鄉的無奈和憔悴。

友人去年十二月十六日寫的信,新年正月十一日才寄到,時隔近一個月,但是王羲之依然十分欣慰感激,寄去《初月帖》說自己狀態「殊劣殊劣」就是很差很差,還在路上奔波。

351年(東晉穆帝永和七年)王羲之赴山陰為會稽內史,其年四十九歲。《初月帖》是其四十九歲以後所寫。公元353年,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友人在紹興蘭亭修褉,與眾人飲酒賦詩,寫下聞名千古的《蘭亭序》。《蘭亭序》是文學作品 ,關於生死的感嘆和人生的思考,深沉蘊藉。這件信札卻純粹是友人間的信箋往來,語言通俗,情感真摯,自然流露。

根據內容分析,《初月帖》可能寫於《蘭亭序》之前,但這件信札的藝術價值依然為後人稱道。

南宋岳珂《右軍初月帖贊》道:「唐摹之傳取奇古,彷彿硬黃疑此楮。我從眼力別瑤珷,安得庸奴字如許。」岳珂的意思是:這件流傳的唐摹本選擇了奇古風格,堪與《蘭亭序》比擬的或許就是它了;我憑眼力能區分出美玉與美石的差異,平庸者怎麼可能寫出如此書法?」很是中肯。

釋文:初月十二日山陰羲之報:近欲遣此書,停行無人,不辦。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書,雖遠為慰。過囑,卿佳不?吾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憂悴。力不具。羲之報。

大意:近期一直想寫這封信,但因沒有郵差,沒法寄信(所以耽擱到現在)。昨天到達這裡,加之收到上月十六日的來信,即使相隔遙遠,但也十分感激。冒昧地再次囑託您,近來還好吧?我卻突然生病,身體十分差。剛剛踏上路程,身心憔悴,就寫到這裡吧。王羲之。正月十二日。

流傳到現在的《初月帖》為唐摹本, 紙本,草書,尺牘,8行62字。現藏遼寧省博物館。公元697年(唐萬歲通天二年)武則天命人臨摹,集於《萬歲通天帖》中。

《萬歲通天帖》又稱《王氏門法書》,唐代鉤填本王羲之一門書翰,紙本墨跡卷。武則天向王方慶徵集王羲之墨跡,方慶將家藏自十一代祖王導至曾祖王褒等二十八人書共十卷獻出,武則天命人全部雙鉤廓填。此帖即十卷之一,宋時。其中尤以羲之《姨母帖》、《初月帖》、徽之《二日帖》、獻之《廿九日帖》、僧虔《太子舍人帖》等為最精。

《初月帖》拓本

此卷在宋代已殘缺不全,並歷經二次火災:明代無錫華中甫真賞齋炎災;乾隆內府乾清宮大炎。今卷上尚有火焚痕迹。卷後有南宋岳珂、元代張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題跋,俱稱其鉤摹精到。原跡現藏遼寧省博物館。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行世。

《初月帖》起首稱"初月",即"正月",避王羲之祖父"王正"之諱。由首句"山陰羲之報"而知寫于山陰。山陰是會稽郡郡治所在地。此書正當其時,大有晉人倜儻風流、傲物任情的俊氣,逸筆草草,率意暢達,天真自然。可從三個方面欣賞這件作品的藝術之美。

第一,奇古與流媚。與後代的草書比,《初月帖》仍然殘留章草的遺痕。前三行書除「初月」、「行無人」等少數字外。

其他如「十二日山陰」、「報近欲」、「不辦遣信昨」等局部均帶有明顯的章草字勢與用筆特徵。章草的用筆與結構因為與隸書關聯極大,釋放出如岳珂所說的「奇古」氣息。但是另一方面,與純正的章草相比,《初月帖》畢竟已經屬於今草系統。純正的章草如果相與比較,可以媲美以高古,卻會遜色於流媚。這是王羲之以今草淘汰掉前人章草、又以高古氣息勝於後人今草一味作繚繞盤旋俗氣可掬之態的密鑰。

第二、沉重與輕靈。《初月帖》中的線條,罕見懈怠與柔弱;一字之中的筆畫雖然歷經轉折,但每一轉折處往往運籌得宜,絲毫不見慌亂與隨意;轉折後的線條推進不僅沒有減輕力量,反而繼續挺勁飽滿,即使最為短促的線條也筆力沉重。這是王羲之被稱為「力屈萬鈞」的原因,也是他與書法史上絕大多數知名書家的差異——很多書家一出手,就因為線條的糜弱敗北。

但是,就像一篇小說情節曲折一樣,《初月帖》的筆法變化多端,並不是沉重的基調可以盡括。此帖中線條的方向、厚薄、寬窄、藏露等方面含有多個層次的變化,可以被不斷地分辨與分拆。比如「初月」、「不吾」等字字形較長線條較細,「不」、「十二日山」、「十六日」等字字形簡單點畫稀少,它們在《初月帖》的沉重中復又融入了一絲輕靈。

這種豐富變化可能部分來自唐人摹制時的操作,但是絕不可能全部來自摹制環節,它們應該主要對應於作者的心手,寓示著書聖揮運之時內心的絲絲跳躍和指間的微微顫動。

第三、錯雜的節奏。在結字與章法的空白處理上,《初月帖》疏與密、斷與連交替出現,帶給人時緊時松、時強時弱的節奏感覺。交錯呈現的節奏並無規律可尋,帶來作品的複雜性,既增加了欣賞的難度,也增加了欣賞的樂趣——越是不可預計的演變越是勾起觀賞者的想像與觀賞慾望。

錯雜的節奏是王羲之永垂千載的關鍵,是勤勉不已、一味整飭的趙孟頫難以夢見的。董其昌雖暗中摸索到皮毛,但又因為筆力柔弱,結字率意,同樣未能企及「書聖」的光輝。

圖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及時刪除

商業合作請聯繫蘭亭會小書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聚焦 的精彩文章:

乾貨 趙宦光論書

TAG:書法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