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濟南長清四門塔-隋代古塔東魏造像

濟南長清四門塔-隋代古塔東魏造像

濟南南部三十多公里的神通寺遺址內,有一座壯觀的大型石塔--四門塔。

四門塔為方形,單層,四面開門,高約15米,每邊寬7米余。

七十年代維修時發現塔頂拱板上刻有「大業七年(611年)造」題記,從而確定其身份為隋代古塔。

四門塔內四個方向各有一尊石造像,其中南側佛像的基座上有東魏武定二年(544年)楊顯叔造佛像石像四驅的題記,正好與現存佛像數量相當。

現在佛座上的武定二年題記據說是近代根據拓片補刻的,原有的已流失。

先有佛像後有塔,造像刻成六十餘年後建造的四門塔。

南側佛像

西側佛像

北面佛像

東面佛像

1997年東側佛像的佛頭被盜流失海外,2002年信眾買下佛頭,經台灣法鼓山聖嚴法師送回,到2007年濟南警方用了十年時間,把參與盜竊的河北寧晉楊英利、李栓群、李栓輝、柳明奇四人全部抓獲,並分別判處無期、死緩等重刑。

根據記載四門塔內原還有一則造像題記,刻於唐景龍三年(709年):敬造彌勒像一鋪觀世音大勢至二聖僧,根據題記很可能是一佛二菩薩二弟子的連體背光造像,今已不知遺失何處。

隋朝結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卻是立國只有三十餘年只傳了兩代皇帝的短命王朝,就在四門塔建造的同一年,山東人王薄在今章丘、鄒平交界的長白山起義,從而拉開隋末農民起義的序幕,七年後隋朝滅亡,唐朝建立。

王薄的起義與隋朝與高麗的戰爭有關,隋朝四次征討高麗,發生在隋煬帝時期三次,戰果甚微,人員損失慘重,第三次征高麗動用軍隊113萬,民夫是軍人的兩倍,「車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過半」,再加上連年災荒,激起民間極大不滿。

王薄自稱「知世郎」 ,作《無向遼東浪死歌》,與其到遼東送死,還不如拼一番富貴,「避征役者多往歸之」,有後人說與高麗連綿不絕的戰爭斷送了大隋,不無道理。

「醉美古中國」的小夥伴們在四門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塔傳奇 的精彩文章:

百年蒼桑:古格王國達巴遺址考古調查記
虞弘墓漢白玉石槨:中西合璧的漢白玉浮雕藝術品

TAG:愛塔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