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干蟾又名蟾蜍皮《本草綱目大全-虫部》

干蟾又名蟾蜍皮《本草綱目大全-虫部》

點分享 | 關注公眾號

「入葯部位」

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除去內臟或不去內髒的乾燥全體。

「性味」

甘、辛,涼。有小毒。

「功效」

消腫解毒,止痛,利尿。

「主治」

治慢性氣管炎,癰癤疔瘡,咽喉腫痛,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2~3錢;研粉用量0.3~1錢。

「禁忌」

孕婦忌服。

「性狀」

干蟾:全體拘攣抽皺,縱面有稜角,四足伸縮不一,表面灰綠色或綠棕色。除去內髒的,腹腔內面為灰黃色,可見到骨胳及皮膜。氣微腥,味辛。以個大、身干、完整者為佳。

「原形態」

1、中華大蟾蜍,體粗壯,長約10厘米以上,雄者較小。全體皮膚極粗糙,除頭頂較平滑外,其餘部分,均滿布大小不同的圓形瘰疣。頭寬大,口闊,吻端圓,吻棱顯著。口內無鋤骨齒,上下頜亦無齒。近吻端有小形鼻孔1對。眼大而凸出,後方有圓形的鼓膜。頭頂部兩側各有大而長的耳後腺。軀體短而寬。在生殖季節,雄性背面多為黑綠色,體側有淺色的斑紋;雌性背面色較淺,瘰疣乳黃色,有時自眼後沿體側有斜行的黑色縱斑;腹面不光滑,乳黃色,有棕色或黑色的細花斑。前肢長而粗壯,指趾略扁,指側微有緣膜而無蹼;指長順序為3、1、4、2;指關節下瘤多成對,掌突2,外側者大。後肢粗壯而短,脛跗關節前達肩部,趾側有綠膜,蹼尚發達,內跖突形長而大,外跖突小而圓。雄性前肢內側3指有黑色婚墊,無聲囊。

2、黑眶蟾蜍,體長約7~10厘米。背部有黃棕色而略具棕紅色的斑紋,腹面色淺,在胸腹部具有不規則而較顯著的灰色斑紋。雄性第1、2指基部內側有黑色婚墊。

「生長環境」

穴居在泥土中,或柄於石下及草間;冬季多在水底泥中。白晝潛伏,晚上或雨天外出活動,以捕獲蝸牛、蛞蝓、螞蟻、甲蟲與蛾類等動物為食。

1、中華大蟾蜍,生活在泥土中或棲居在石下或草間,夜出覓食。

2、黑眶蟾蜍,棲息於潮濕草叢,夜間或雨後常見。捕食多種有害昆蟲和其他小動物。

「分布地域」

1、中華大蟾蜍,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等地。

2、黑眶蟾蜍,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採集收藏」

夏、秋捕捉。捕得後,先採去蟾酥,然後將蟾蜍殺死,直接晒乾(東北、華北);或殺死後除去內臟將體腔撐開晒乾(華東、中南、華南)。這種乾燥蟾蜍,商品稱為"干蟾",除去內髒的商品習稱"干蟾皮"。

「炮製」

捕捉後,將體上的蟾酥取出,晒乾或烘乾或剖腹除去內臟,並連同下顎及腹部一併去掉。將體腔撐開,晒乾,再放烘箱上烤,隨時翻動,以免燒著。最好放密閉室內用硫磺熏,如不烘熏,則易發臭。

- End -

本文僅普及中醫常識,不做處方

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您點老闆給加菜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本草綱目大全 的精彩文章:

TAG:本草綱目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