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劍村不是村,而是一個人

劍村不是村,而是一個人

作為武器,劍在剛柔之間切換自如;作為符號,傳統文化中一個人的最高境界便是琴心劍膽。如今,劍又成了一門生意,分有高低等級,面向不同市場。在浙江龍泉,鑄劍師胡小軍處於這門生意的最頂端,一個神秘而古樸的世界。

鋒利的生意

鑄 劍

攝影:肖南撰文:馬俊 編輯:趙穎

_______

龍泉鑄劍師胡小軍。

芋葉彎腰,屋檐滴水。近處有雨,遠山一層霧氣。龍泉郊外這個村子,像一卷半掩的潑墨山水。

真以為村子叫劍村。想像多少寶劍曾從這個村子流入武林。

後來才知道錯了。劍村不是個村子,而是一個人。本名胡小軍,劍村是他的號,也是他的寶劍品牌。我們不是第一個被誤導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隱於鄉野的「劍村」,實為胡小軍的號和他建立的寶劍品牌。

_______

工 藝

——如何鑄一把寶劍?

劍村正在磨劍。

一聲不吭,半小時,用最細密的亮石,磨去了劍刃上肉眼幾乎看不見的一塊銹跡。然後拿劍細看——色呈瓦藍,明亮得像天光下一泊水面,刃口有絲絲涼意。

銹是劍的天敵,不管因為汗漬還是血跡。被玷污了,被腐蝕了,利刃銹成爛鐵。歷史上多少寶劍都這個宿命。所以,固然要磨劍,但更得鑄劍。

磨去劍身上的銹跡。

各種型號待磨劍石。

劍村就是鑄劍師。

就算已經21世紀,還是那樣鑄劍。不見得完全還原了祖師爺歐冶子2500年前的工藝,但也確乎是古法。

六斤草鋼最多能打出兩斤重的劍身。

小土爐燒起來,羊角墩上打鐵。一把劍重不過兩斤,下料卻要六斤草鋼。多餘的那四斤,就在一個多月的摺疊鍛打中,變成了四濺的火星。這就叫「百鍊鋼」,說百鍊是謙虛了。從草鋼原料到初具劍形,得掄幾萬次錘。

「百鍊鋼」的鍛造需要數萬次捶打與摺疊。

每一錘都將記錄在案。鑄成的劍提在手裡,能看見細密的黑紋布滿劍身。每把劍紋理不同,因為每一錘都不同。力度、溫度,鑄劍師掄錘那一瞬的緩急和心境,都留了痕迹。這就是手工鑄劍的魅力。你能看見劍,也能看見鑄劍師。

作坊里最先進的機械是一台氣錘和一台砂輪機,但用得不多。所以,工期就格外漫長。打鐵一個多月,磨劍也要一個多月。

打磨的過程常常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一把漢代形制的劍,從劍刃到劍身,從劍身到劍脊,一共八個面。每一面都要粗磨、精研,經歷幾十種粗細不等的亮石,經歷從60目到5000目的幾十種砂紙。

就算由劍村帶著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我們這些外行人也沒法真懂得如何鑄一把寶劍。作坊里有十幾號人,打鐵的、磨劍的,給劍鞘纏銅絲的、金屬鏨刻的……從鑄劍到裝具,幾乎一個人就是一道工序。每道工序都熟的只有劍村。倒不是故意這樣掌控全局,而是早先開始鑄劍的時候只有他自己。

學鑄劍,劍村用了八年。幸運之處在於,他是從修復古代刀劍入的行,由此學會了百鍊鋼、敷土燒刃、金屬鏨刻這些傳統技藝。因為這些本事,他成了龍泉唯一一個師傅不在本地、也沒有家傳淵源的鑄劍師。「門戶無所謂,只要能鑄出好劍。」劍村這麼說。

「什麼劍算是好劍呢?」

「即便回到古代,上了戰場,也算得一把良刃!」

_______

生 意

——五十塊到兩百萬

劍村賣出的第一把劍價格五十塊,賺了十五塊。

那是1998年,還沒有劍村,只有西湖電子廠駐大連的業務經理胡小軍。胡經理每天早上到公園裡擺兩小時攤,向晨練的老太太們推銷龍泉寶劍,「收入比工資還高。」嘗到甜頭的胡經理租了店面,打算把批發生意發揚光大。

隔壁也是一家劍鋪。串門的時候胡經理聽說人家修復一把古劍,賣了四十多萬。四十多萬,得賣多少把龍泉劍啊?!胡經理不幸福了,他批發寶劍的生意黯然失色了。胡經理辭了工作,專心學徒。

到去年,劍村賣出了一把劍,兩百多萬。劍鋪里最便宜的劍也要一萬多,十幾萬到幾十萬的比比皆是。

玉石和黃金的裝飾讓定製劍的價格居高不下。

這個變化是如何發生的?

因為《赤壁》。

劍村反覆看了很多遍《赤壁》。不是看劇情,而是看劍。電影里那些劍,都是劍村的作品。它們從劍村的小土爐里紅通通地出來,從劍村的亮石下明晃晃地出來,進了巨幅熒幕,成了上古神兵。

激動,心潮澎湃!

2006年《赤壁》劇組找到劍村的時候,他籍籍無名,剛支起爐子準備單幹。三五人的小作坊,怎麼看都不像有實力的樣子。據說劍村打動劇組的是他對劍的理解。但熟悉以後人家也說了實話,「還因為你的報價最實在!」

兩年後《赤壁》上映,劍村借船出海也聲名鵲起。有朋友估算了一下,那年劍村在各種媒體上露的面,摺合成廣告費起碼兩千萬。

名聲在外了,劍就得更好。

當年胡經理批發的龍泉劍,一律四十五號鋼劍身,龍泉本地的花梨木劍鞘,外部裝飾就裹層銅皮。充其量算是低端工藝品。

用鮫魚皮製作的劍鞘。

劍鞘裝飾也由工人手工製作。

劍鞘的裝飾物也經過胡小軍精心設計。

如今劍村鑄出的劍,百鍊鋼劍身,甚至隕鐵劍身。配飾更複雜,鮫魚皮、玳瑁、紅珊瑚、和田玉……有人財大氣粗,來了就問哪把劍最貴。劍村一律答,「沒有最貴,只有更貴。」

比如說兩百多萬的那把劍,光客人要求鑲在劍鞘上的兩粒鑽石,就值四十多萬。萬一他非要用落在俄羅斯那塊2500美金一克的隕鐵呢?那可就沒底了。

劍村用古法鑄劍,經營方式卻是現代奢侈品牌的。利潤固然可觀,但絕非暴富的路數。因為他的作坊產能有限。每年最多鑄十幾把「好劍」。所謂好劍,體現在價格上就是十萬以上。而十萬以內的「普通劍」,一年也只出兩百多把。劍村最怕有人走進劍鋪,拍拍他的肩膀說,「來一百把。」

手工鑄劍所用的工具。

龍泉每天的寶劍產量何止百把?城區劍鋪林立,每天有數千把劍從流水線下來,進入這一百多家劍鋪。和劍村一樣專營高端定製的,只有三五家而已。它們構成了龍泉劍的奢侈品陣列。

劍村考證過,唐代一個省級幹部定製一把寶劍,得花掉一年的俸祿。反面的例子是《水滸傳》,一百零八將大多是屌絲,佩劍的能有幾人?

其實自古到今,寶劍一直都是奢侈品。

_______

古 意

——現代人的劍

早就不再是仗劍遠遊的冷兵器時代,彈劍龍吟的俠客鬥不過手持鳥銃的混混。一把劍村出品的寶劍,在廚房大媽眼裡不如一把雙立人菜刀實用。文物販子寧可幾萬塊淘一把銹跡斑斑的古劍,沒準斷代能到漢……

為什麼還有人願意花數十上百萬的巨資,來收藏一把現代人鑄造的劍?

劍村講了個故事。京城有一幫大腕決定義結金蘭,信物就叫「金蘭劍」。21把金蘭劍,劍村鑄了一年,最後親自去北京交劍。在一場盛大的宴席上,他看到那些在電視里正襟危坐的人物,都成了剛拿到新玩具的頑童。他們抱劍入席,片刻不肯放下。

很多人都曾有個俠客夢,但夢裡那把寶劍大多數人一直沒能得到。功成名就了,錢不是問題了,他們就往回找,去補償自己匱乏的童年。也只有充滿階級意味的劍,能給他們帶來這樣的滿足。

還有更高端的寶劍。客人身份不明,定製了一批「五辰劍」,就是辰年辰月辰日辰時淬火,再加劍身上的一條辰龍,可謂至陽至剛。這批劍最後去了北京,想要成龍的客人,想必不是蟲豸之輩。

說到這裡,劍村嘆了一聲:這麼多年了,從來沒有自己的劍。最近剛好收了一片掉在納米比亞的隕石,為兩個兒子各鑄一把小劍吧!

與其說這是鑄劍,不如說是鑄期望。

劍不是玩物,劍有格。君子才值得贈劍,他接了你的劍,也就接下了期望。劍是中正、對稱的。珠寶鑲嵌的利器,是雍容的風度和鋒利內心的合體。傳統文化中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琴心劍膽,它的中庸內斂和必要時的殺伐果斷,它在剛柔之間的自如切換,是中國人處世哲學的表裡兩面。

和劍相比,刀就遜色了。它有彎曲的弧度,厚重的刀背和鋒利的刃口,形成了一目了然的攻擊性,遠不如劍從容優雅。所以,利劍出鞘總有些無可奈何的意味。因為正義受到了侵犯,劍必須鋤惡揚善。而刀即便在忠良手裡,也帶有一種嗜血和莽夫的氣質。

不得不說,正是在這種文化的解析中,劍被神化了。如果將傳說中的上古神劍和代表今天最高工藝水準的劍放在一起對砍,誰能贏?

「毫無疑問,今天的劍更強。」不管是鋼鐵原料、鑄劍的工具還是技術手段,今天的鑄劍師早已超越了歐冶子。

「那為什麼還要古法鑄劍?」

「鑄劍其實是在還原一個時代的美學。劍只是個載體。」

每個時代的劍都有特有的美學特徵,它和服飾、器物、建築勾連起來,組成了一個時代的美學系統。一把精良的寶劍,不僅是兵器,還是一個時代的符號。

劍村的劍鋪里,四周有戰國闊劍、漢代長劍、刀劍合一的唐劍、明代的彎刀、清代的御劍……刀劍環伺,鋒刃凌厲。

「如果不開刃,對藏家來說豈不是安全一點?」

「不開刃的,還叫劍嗎?」

胡小軍收藏的古代寶劍裝飾品,算是古董。

劍村的門店擺設更像一個寶劍博物館。

胡小軍手繪的寶劍設計圖。

2017年獨立發行

關注手工藝、本土人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苦獲 的精彩文章:

在站台等車,你是何種姿勢和狀態?

TAG:苦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