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宮二祠三古屋四排棟,在寧德這座古村看見歷史
我們靠地圖可以找到一個個標誌的建築,估量城市之間的距離。我們卻無法用地圖找到那個承載著歷史文化和鄉土人情的美好地方,只是因為它在等著我們去走近。
今天我們與古田十二美麗鄉村的大甲鎮鄒洋村相見!
鄒洋北靠大甲,南接前桃;東鄰際下,西界寧洋。鄒洋原稱鄒陵,因崇尚孟子,而鄒國出孟子,所以希望這裡的子子孫孫都能像孟子一樣知書達禮,做一個謙謙君子。一首順口溜已將鄒洋美景囊括概盡:「五虎朝雙獅,三湖蒹七井,兩儀四象,十二星辰,三十六禽,玉尺量才。二十八宿,七十二賢人,提刀溝,箭弓坪,蝦蛄嶺,皇蝦上水,金龜守水尾,拱橋鎖水口。」並且鄒洋以阮姓居多,是古田縣阮氏聚族而居的古村落。
在這裡你可「品宗祠文化、觀湖濱勝景、賞水墨仙居、慢生態步道、聞天然氧吧、看古韻佳厝」。八百多年的歷史,讓你來到這裡最不可錯過此地以陰陽八卦、天干地支、天人相應、歷史典故等規劃而成的古民居,「一宮、二祠、三古屋、四排棟」為代表40多棟(座)元明清建築足以讓你應接不暇。高高的風火牆成了古居之間的隔板,使每一棟民居成為一個獨立的院落。灰塑,木雕,其仔細精美自不在畫下。或是古樸低調,或是華美壯觀,或是精緻小巧,皆各有各的特色之處。
而久負盛名的毓麟宮不僅是燒香祈福的絕好去處,而且它作為臨水宮第一分宮,供奉著臨水夫人陳靖姑,還是古田境內現存且建成年份最早的臨水分宮建築,這些不僅體現了其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還體現了古老民族的神緣文化。
毓麟宮建於公元1352年,又稱水尾宮,坐落在鄒洋村尾湖濱之處。佔地約600平方米,建築面積336平方米。正門門樓上嵌有直書「毓麟宮」牌額,下題「鄒陵勝景」四字。進入大門,穿過天井,登上石階,即為大殿,正中是陳靖姑神像坐龕,民間有(陳靖姑)「要去鄒洋」之傳說,該神像更具傳奇色彩。三個天棚上均繪有鳳凰彩畫,宮壁畫有漁、櫵、耕、讀等,及工藝竹編「雙龍搶珠」障扇,年代雖已久遠,然至今猶存,可見其更加珍貴。
而鄒洋的阮氏宗祠始建於南宋寧宗嘉定間,明洪武間毀於兵燹,建文四年重建。明成化間又毀於倭寇入侵。萬曆間重建時,增蓋兩旁小廳及支祠。宗祠結構七柱四扇,三面風火牆,並排三廳,中主廳,兩旁支祠。主廳坐子向午,中設壇場祀始祖和拓基祖塑像,兩旁神龕供遷居外地宗祖神位。廳上懸掛歷代成名祖先和現代宗人榮譽匾額。主廳上建高樓,高三丈六尺六寸,廳前建照庭,二門石獅守護,頭門石綉壋四樁。左右兩祠則祀各分房列祖列宗之神位。宗祠背靠獅山,面向五個虎形小山,故稱「五虎朝獅」。宗祠佔地2424平方米,建築面積1924平方米,為古田大祠堂之一,被列為福建著名宗祠。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野生鴛鴦的棲息,足可見鄒洋好山好水好人家。村尾的風景林,古樹眾多,其中不乏珍貴樹種,這裡的滿目綠意和清新的空氣更是喧鬧的大城市所沒有的。宋、元、明、清之古迹下的祖屋、支祠、廟宇、牌坊、古井(「七星井」)、橋樑、路亭、古墓等足以讓你感受歷史文化的深刻內涵。
鄒洋之景,可絕不只限以上所說,村歌《美麗的鄒洋,我的家》帶你領略恬美鄒洋,鄉土文學作品《故園深深情滿懷》以飽滿的深情讓你一觸故園鄉情下鄒洋人民柔軟的內心。來鄒洋吧,也許它慢,但是它溫柔低調,來了,你就愛上了!
來源:古田旅遊
TAG:福建美麗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