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人,都有這6種習慣
有一條廣為流傳的公式:人的成功=1%的智商+99%的情商。很多人會發現,有些朋友可能沒有高學歷,但和他聊天時總是感覺如沐春風,這類人往往在社會上「吃得開、混得好」。而有些人,一出口就一片冷場,他們在社會中也總是處處碰壁。
究其原因,就是情商的問題。6個高情商的習慣,一點點的改變著你的人生。
一、高情商的人,善於傾聽
傾聽是一種藝術,一種品德,更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什麼叫善於傾聽?善於傾聽就是專註的等別人把話說完。
情商高的人說出來的話,是先傾聽別人的心裡話,邊聽邊想,再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說。所以他們的話才更容易受到大家的歡迎。
《史記》中言:「言能聽,道乃進」。人們被傾聽的需要遠遠大於傾聽別人的需要。所以,如果你想獲得別人的喜愛,就應學會利用自己的耳朵,做個懂得傾聽的人。
子期傾聽伯牙之高山流水,於是有了知音;三毛與荷西的深情,是六年時間裡不斷拂面而來的表白。
如果你成了別人的忠實聽眾,對方一定會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從而對你產生好感,願意同你交往。
二、高情商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人,其實能力再大也無濟於事。
張飛不但能力超強,而且能征善戰。但張飛之死,其實很憋屈,他不是在戰場上慷慨赴死,而是被自己的情緒殺死了。
聽到好兄弟關羽被害,他首先就抑制不住哀傷,血淚粘襟。隨後借醉鞭打士兵,要他們日夜趕造兵器,想要馬上為兄弟報仇。最後部下范強與張達忍無可忍,只好趁張飛醉酒時,將他刺殺在軍營里。
每個人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但是情商高的聰明人,會更好地管理支配不良情緒,把不良情緒巧妙轉移,不做情緒的奴隸。
情緒易於波動、喜怒輕易形於色的人,與其說是坦率,不如說是缺乏內心歷練。任何時候都能做到頭腦冷靜,行為理智,抑制感情的衝動,剋制急切的慾望,使自己始終保持良好的心境,心情開朗,胸懷豁達,才是高情商的表現。
三、高情商的人,拿得起,放得下
人生從不是一片坦途,我們會收穫鮮花和掌聲,也會經歷挫折和苦難。但高情商的人,既有勇氣和擔當拿得起,又有胸懷和智慧放得下。
漢朝有個叫孟敏的人,背了個大陶瓶在路上走,結果一不小心瓶子掉在地上了,孟敏就仍舊朝前走,頭也不回。路人問他怎麼看都不看一下,孟敏說:「陶子已經破了,再看還有什麼用呢?」
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范蠡輔佐勾踐復國成功後,棄官從商,歸隱世間,與西子瀟洒泛舟於西湖之上;文種不聽勸阻,最終得到了「兔死狗烹」的可悲結局。
情感也好,虛名也罷,要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在乎別人,放得下,是成全自己,這才是高情商人應有的素養。
四、高情商的人,做事有分寸
周國平曾說過:「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兩人之間,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於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可以說什麼話,能說到什麼程度,如何讓對方感覺舒適,對這些問題的掌握體現著一個人情商。真正的高情商,是待人有分寸,自己有底線。
有次曾國藩過生日,名將鮑超親赴安慶前來賀壽。鮑超他是一個粗人,他的軍隊向以能戰、能搶聞名,因此他也是一個富人。
鮑超一共帶來十六包禮物,其中許多珍貴的珠寶古玩之類。曾國藩覽之而笑,從中挑了一頂小帽收下,其他的都送還鮑超。
曾國藩的做法,既沒有違背自己的原則,又不至於駁了手下大將的面子,可謂極有分寸。
分寸,是一把量尺:做人沒分寸,過親則疏,過熱便冷。當你不會在眾人的面前故意讓別人難堪,知道該怎樣與人恰到好處的相處時,你就掌握了高情商的分寸。
五、高情商的人,懂得適時拒絕
中國文化里,講究做事要顧忌面子、做得體面,不能讓別人在背後戳你脊梁骨,顧忌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以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但有時,懂得拒絕,人生才能豁然開朗。拒絕需要勇氣,而高情商的人都懂得適時拒絕。
錢鍾書去世後,心系楊絳已久的費孝通以為自己的機會來了,就以關心老友的名義來看望楊絳,希望能照顧她。費孝通的意思,聰慧如楊絳自然是看在眼裡。
但為了不折損老朋友的面子,楊絳就在他臨走時對他說:「樓梯不好走,你以後也不要『知難而上』了。」
費孝通也是聰明人,聽懂了楊絳的言外之意,自此也死了那條心。
拒絕不是冷漠,而是拒絕不合理要求、拒絕不屬於分內之事、拒絕讓自己痛苦。高情商的人,會用適當的拒絕方式,能讓自己活得順利與滿足,也讓自己不會過於委屈。
六、高情商的人,懂得替別人著想
丹尼爾·戈爾曼在 《情商》一書中寫道:「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貴人相助;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懷才不遇。」
如果你實在覺得情商低沒救了,那請記住一點就好了:用真誠的心,替別人著想。
范仲淹任開封知府時,曾派次子范純仁將一船五百斛的麥子運往姑蘇,以周濟族人。途經丹陽,范純仁遇見父親的故友石曼卿先生。當時曼卿先生十分落魄,家中有喪事,三年尚未埋葬。
范純仁知道了,馬上將麥子賣了,並將所得錢財,全部接濟給石曼卿。後來又聽說曼卿還有兩位女兒,因家貧未嫁,便將運麥的船也送給了他。
范純仁兩手空空回家後,將路遇石曼卿之事告訴了父親。范仲淹馬上說:「你為什麼不把五百斛麥子給他?」
范純仁答覆說:「已經給了,但還不夠。」
范仲淹又說:「何不連船也給他呢?」
范純仁又答道:「我正是把船也給了他,才徒步返回的。」
范仲淹大喜:「這就對了,不愧是我的兒子!」
日久見人心,你不一定能看透一個人有多麼好或不好,但是一定能看出來一個人是否自私,是否善於為他人著想,是否具有高情商。很多人情商不高就是因為做不到為別人著想,因為他們得失心很重,老怕吃虧。
最高的情商不是心機,而是替別人著想的善意。
※ 本文系京博國學原創,轉載請註明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50句老人言,讓你好人緣,處處有善緣
※國學泰斗饒宗頤去世,享年101歲,「他是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