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發展簡史:曾叫「圓不落角」 餡料花樣翻新
中新網客戶端3月2日電(記者上官雲)元宵佳節即將到來,市場上開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元宵或湯圓,人們紛紛根據口味開始選購,商家則應景地推出了各種促銷活動。那麼,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又有哪些美好的寓意在裡面呢?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其雛形大約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明清時期元宵節與春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標誌性的吃食就是「湯圓」了。
據公開資料顯示,唐五代時,要在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南宋時又出現了「乳糖圓子」,在《元宵煮浮圓子》一詩中有了「星燦烏雲里,珠浮濁水中」這樣的句子,這些食物可以看做是湯圓的前身。及至明朝,「元宵」的稱呼就比較多了。
湯圓和元宵的製作方式不同,元宵是「搖」出來的,湯圓是包出來的。餡料可葷可素、可甜可咸,花樣很多,甜餡一般有豆沙、棗泥、果仁等,咸餡一般有鮮肉丁、蝦米等。
此外,還有菜餡湯圓,用芥、蔥、蒜、韭、姜組成,稱「五味元宵」,寓意勤勞、長久、向上。近年來,市面上還出現了草莓、芒果、榴槤、鮮花、巧克力等各種「新潮」口味的湯圓,一些商家甚至應景推出了不需要下鍋煮的冷藏水果元宵。
回憶起小時候過元宵節的情景,家在南京的鐘琴說,南京元宵、湯圓的叫法都有,界限並不是那麼明顯,小時候都是包湯圓吃。
「每當臨近元宵節,就開始準備面、餡料。先拿開水和面,水要一點點加。」鐘琴說,每次包湯圓一家人都特別高興,「餡料花樣也很多,傳統的口味有芝麻、豆沙、純肉、菜肉,後來也用白砂糖加板油粒、花生米加紅糖,很好吃」。
湯圓怎麼吃?很多人可能會說「煮」,其實,還有蒸食、油炸、炒吃等多種方法,同樣美味可口。鐘琴說,炸的時候油要淹沒湯圓,直接把包好的生湯圓放進開了的油鍋里,輕輕翻動,等到變成金黃色就可以撈出來了,「有時候炸好的湯圓還會鼓起來一塊,吃起來脆脆的,很可口」。
「湯圓形狀與圓月相似,象徵著團圓吉利,因此,吃湯圓代表著希望全家團圓、和睦美滿的願望。」民俗專家高巍解釋道,不管叫湯圓還是元宵、不管哪種製作方法,都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鐘琴為化名)(完)
※天津將建充電樁1486台 科技助力綠色出行
※傳統重點景區熱度不減 滑雪、溫泉後來居上
TAG:多彩貴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