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於我國結緣!抗戰時期曾立下赫赫戰功的馬克沁機槍!
馬克沁機槍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成功的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該槍射速達每分鐘600發,它可能是上世紀前五十年最厲害的步兵武器,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殺人最多的槍械 。在中國稱賽電槍,該槍為英籍美國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於1883年發明,並進行了原理性試驗,1884年獲得專利。
歷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戰役里 英法聯軍傷亡高達79萬人,德軍損失53萬人 這100多萬人大都是馬克沁槍下冤魂。歐洲幾乎有整整一代適齡男子喪命於機關槍下,也使得整整一代年輕歐洲女性失去了結婚和做母親的機會。在最早使用馬克沁機槍的英國就有兩百萬單身女性孤獨終老,她們應該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剩女」團隊 。
武器性能
馬克沁機槍口徑為 11.43毫米,槍重 27.2千克,採用槍管短後坐 (19毫米)式自動方式,水冷槍管;採用容彈量為333發6.4米長的帆布彈帶供彈,彈帶可以接續,理論射速 600發/分,可以單、連發射擊;也可以通過射速調節器調整為慢射速 100發/分。
產生背景
在馬克沁機槍出現以前,人們使用的槍都是非自動槍,子彈需要裝一顆發一顆。戰爭勝利的決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裝彈速度的快慢,很多人還沒有來得及填上第二發子彈就莫名其妙地被擊斃了。而馬克沁的機槍,在發射瞬間,機槍和槍管扣合在一起,利用火藥氣體能量作為動力,通過一套機關打開彈膛,槍機繼續後坐將空彈殼退出並拋至槍外,然後帶動供彈機構壓縮復進簧,在彈簧力的作用下,槍機推彈到位,再次擊發。這樣一旦開始射擊,機關槍就可以一直射擊下去,直到子彈帶上的子彈打完為止,能夠省下很多裝彈時間。
美國工程師海勒姆斯蒂文斯馬克沁出身貧寒,通過勤奮自學而成為知名的發明家。
主要特點
1882年,馬克沁赴英國考察時,發現士兵射擊時常因老式步槍的後坐力,肩膀被撞得青一塊紫一塊。這說明槍的後坐具有相當的能量,這種能量來自於槍彈發射時產生的火藥氣體。馬克沁正是從人們習以為常、熟視無睹的後坐現象中,為武器的自動連續射擊找到了理想的動力。馬克沁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溫切斯特步槍上進行改裝試驗,利用射擊時子彈噴發的火藥氣體使槍完成開鎖、退殼、送彈、重新閉鎖等一系列動作,實現了單管槍的自動連續射擊,並減輕了槍的後坐力。馬克沁在1883年首先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動步槍。後來,他根據從步槍上得來的經驗,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他的槍管短後坐自動射擊原理。他還改變了傳統的供彈方式,製作了一條長達6米的帆布彈鏈。為機槍連續供彈。為給因連續高速射擊而發熱的槍管降溫冷卻,馬克沁還採用水冷方式。馬克沁在1884年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夠自動連續射擊的機槍,射速達每分鐘600發以上。
武器改進
1934年8月23日,中國財政部長孔祥熙與合步樓公司在廬山的牯嶺簽訂了《中德原材料及農產品與工業及其他產品互換條約》,又稱「合步樓條約」,中國開始用鎢砂、錳砂等戰略性原料和農產品換取德國的工業產品,尤其是軍需品。在這個「中德合作」的黃金時期,國民政府下屬的金陵兵工廠從德方取得了德國7.92mm MG08式水冷馬克沁重機槍的設計圖紙,隨即按圖紙開始仿製。1935年,金陵兵工廠仿造成功了MG08式馬克沁水冷重機槍。因這年是民國24年,故命名為民國24年式重機槍,是當時國軍的主要制式裝備。
與中國結緣
24式馬克沁重機槍自動方式為槍管短後坐式,冷卻方式為水冷式,發射7.92毫米各種子彈,由100發或250發帆布彈鏈供彈。理論射速600發/分,有效射程1000米,槍長0.895米,槍身重20公斤,槍架重29公斤,全槍重49公斤(不加水時)。馬克沁重機槍是國軍在抗戰時期配備的主要制式重機槍。它與捷克斯洛伐克製造的ZB-26輕機槍一起,成為抗戰史上的中國軍隊主要自動武器和重火力。
喜歡的朋友歡迎訂閱和分享,並與我進行討論,如果有什麼想要了解現實中軍事歷史或者遊戲中的軍事歷史,都可以給我留言評論。我會儘可能的為大家做出整理,謝謝大家。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動力。
※狗年說狗!你所不知道的神仙狗!
※中國古代暗器盤點,便於攜帶,招招致命!
TAG:沉迷電競的軍事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