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羅庚談學習和研究數學的一些體會

華羅庚談學習和研究數學的一些體會

人貴有自知之明。我知道,我對科學研究的了解是不全面的。也知道,搞科學極重要的是獨立思考,各人應依照各人自己的特點找出最適合的道路。聽了別人的學習、研究方法,就以為我也會學習研究了,這個就無異於吃顆金丹就會成仙,而無需經過勤修苦煉了。

今天把我五十年來的經驗教訓,所見所聞、所體會的向你們介紹,目的在於儘可能把我的經驗作為你們的借鑒,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的個人應當想出最適合自己的有效方法來。

1

我第一點準備和同志們談的問題是速度、是效率

速度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保證。例如說象我這樣又老又拐的人,我在前頭走你們趕我不費勁,一趕就趕上,而我要趕你們,除非你們躺下來睡大覺,否則我無論如何是趕不上的。現在世界上科學發展很快,我們如果沒有超過美國的速度和效率就不可能趕上美國。我們沒有超過日本的速度和效率,我們就不可能趕上日本。如果我們的速度僅僅和美、日等國一樣,那麼也只能是等時差的趕,超就是一句空話。所以說,我們應當首先在速度和效率上超過他們。

但要我們的速度和效率超過他們有沒有可能呢?這似乎是一個大問題,其實不然,我在美國呆過,在英國呆過,也在蘇聯呆過。我看到他們的速度不是神話般地快不可及。我們是趕得上超得過的!我們許多美籍華人,如果他們的速度不能超過一般的美國人的話,也就不會成為現代著名的科學家了。所以事實證明,只要我們努力下功夫,趕超是完全可以的。就以我自己來說,我是1936年到英國的,在那裡呆了兩年,回國後在昆明鄉下住了兩年,1940年就完成了堆壘素數論的工作。1950年回國後,在1958年之前,我們的數論、代數、多複變函數論等等都達到了世界上的良好的水平。所以經驗告訴我們,純數學的一門學科有四五年就能在世界上見頭角了。你們現在時代更好了,中央粉碎了「四人幫」,帶來了科學的春天。在這樣的條件下邊,我敢斷言,只要肯下功夫,努力鑽研,只要不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我們是能夠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特別是我們數學,前有熊慶來、陳建功、蘇步青等老前輩的榜樣,現在又有許多後起之秀,更多的後起之秀也一定會接踵而來。

2

消化

搶速度不是越級亂跳,不是一本書沒有消化好就又看一本,一個專業沒有爬到高處就又另爬一個山峰。我們學習必須先從踏踏實實地讀書講起。古時候總說這個人「博聞強記」、「學富五車」。實際上古人的這許多話到現在已是不足為訓了,五車的書,從前是那種大字的書,我想一個指甲大小的集成電路就可以裝它五本十本,學富五車,也不過十幾塊幾十塊集成電路而已。現在也有相似的看法,說某人念了多少多少書,某人對世界上的文獻記得多熟多熟,當然這不是不必要的,而這隻能說走了開始的第一步,如果不經過消化,實際抵不上一個圖書館,抵不上一個電子計算機的記憶系統。人之所以可貴就在於會創造,在於善於吸收過去的文獻的精華,能夠經過消化創造出前人所沒有的東西。不然人云亦云世界就沒有發展了,懶漢思想是科學的敵人,當然也是社會發展的敵人。

什麼叫消化?檢驗消化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會用不會用,不是說空話,而是在實際中考驗。碰到這個問題束手無策,碰到那個問題又是一籌莫展,即使他能寫幾篇模仿性的文章,寫幾本抄抄譯譯著作,這同社會的發展又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我不排斥初學的人寫幾篇模仿性的文章,但決不能局限於此,鬚髮皆白還是如此。

消化,只有消化後,我們才會靈活運用。如果社會主義建設需要我們,我們就會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解決問題,貢獻力量。客觀的問題上面不會貼上標籤的,告訴你這需要用數論,那個是要用泛函,而社會主義建設所提出來的問題是各種各樣無窮無盡的,想用一個方法套上所有的實際問題,那就是形而上學的做法。只有經過獨立思考和認真消化的學者,才能因時因地根據不同的問題,運用不同的方法真正解決問題。

當然,剛才說消化不消化只有在實際中進行檢驗。但是同學們不一定就有那麼多的實踐機會,在校學習的時候有沒有檢查我們消化了沒有的方法呢?我以前講過,學習有一個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過程。你初學一本書,加上許多註解,又看了許多參考書,於是書就由薄變厚了。自己以為這就是懂了,那是自欺欺人,實際上這還不能算懂。而真正懂,還有一個由厚到薄的過程。也就是全書經過分析,揚棄枝節,抓住要點,甚至於來龍去脈都一目了然了,這樣才能說是開始懂了。想一想在沒有這條定理前,人家是怎樣想出來的,這也是一個檢驗自己是否消化了的方法。當然,這個方法不如前面那種更踏實。總的一句話,檢驗我們消化沒有,弄通沒有的最後的標準是實踐。是能否靈活運用解決問題。也許有人會說這樣念書太慢了。我的體會不是慢了,而是快了。因為我們消化了我們以前念過的書。再看另一本書時,我們腦子裡的記憶系統就會排除那些過去弄懂了的東西。而只注意新書中自己還沒有碰到過的新東西。所以說,這樣腳踏實地地上去,不是慢了而是快了。不然的話囫圇吞棗地學了一陣,忘掉一陣,再學再忘,白費時光是小,使自己「於國於家無望」事大。更可怕的是好高騖遠。例如中學數學沒學懂,他已讀到大學三、四年級的課程,遇到困難,但又不屑於回去複習,再去弄通中學的東西,這樣前進,就愈進愈糊塗,陷入泥坑,難於自拔。有時候閱讀同一水平的書,如果我們以往的書弄懂了,消化了,那麼在同一水平書里找找以往書上沒有的東西就可以過去了。找不到很快送上書架,找到一點兩點就只要把這一兩點弄通就得了,這樣讀書就快了,不是慢了。

讀書得法了,然後看文獻,實際上看文獻和看書沒有什麼不同,也是要消化。不過書上是比較成熟的東西,去粗取精,則精多粗少。而文獻是剛出來的,往往精少而粗多。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文章,一出來就變成經典著作的情況,但這畢竟是少數的少數。不過多數文章通過不多時間就被人們遺忘了。有了吸取文獻的基礎,就可以搞研究工作。

這裡我還要強調一下獨立思考。獨立思考是搞科學研究的根本,在歷史上,重大的發明沒有一個是不通過獨立思考就能搞出來的。當然,這並不等於說不接受前人的成就而「獨立」「思考」。例如有許多人,搞哥德巴赫猜想,對前人的工作一無所知,這樣搞,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獨立思考也並不是說不要攻書,不要看文獻,不要聽老師的講述了。書本、文獻、老師都是要的,但如果拘泥於這些,就會失去創造力,使學生變成教師的一部分,這樣就會愈縮愈小,數學上出了收斂的現象。只有獨立思考才能夠跳出這個框框,創造出新的方法,創造出新的領域,推動科學的進步。獨立思考不是說一個人獨自在那裡冥思苦想,不和他人交流。獨立思考也要藉助別人的結果,也要依靠群眾和集體的智慧。獨立思考也可以補救我們現在導師的不足。導師經驗較差,導師太忙顧不過來,這都需獨立思考來補救。甚至於象我們過去在昆明被封鎖的時候,外國雜誌沒處來,我們還是獨立思考,想出新的東西來,而想出來的東西和外國人並沒重複。即使有,也別怕。例如說,我青年時在家裡發表過幾篇文章,而退稿的很多,原因是別人說你的這篇文章那本書里已有此定理了,那篇文章在某書里也已有證明了等等。而對這種情況是繼續干呢?還是就泄氣呢?覺得上不起學,老是白費時間搞前人所搞過的東西。當時,我並沒有這樣想。在收到退稿時反而高興,這使我明白,原來某大科學家搞過的東西,我在小店裡也能搞出來。因此我還是加倍繼續堅持搞下去了。我這裡並不是說過去的文獻不要看,而是說即使重複了人家的工作也不要泄氣。要對比一下自己搞出來的同已有的有什麼區別,是不是他們的比我們的好,這樣就學習了人家的長處,就有進步,如果相比之下我們還有長處就增加了信心。

我們有了獨立思考,沒有導師或文獻不全,就都不會成為我們的阻力。相反,有導師我們也還要考慮考慮講的話對不對,文獻是否完整了……。總之,科學事業是善於獨立思考的人所創造出來的,而不是象我前面所說的等於幾塊集成電路的那種人創造出來的,因為這種人沒有創造性。毛主席指出,研究問題,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做到這四點,就非靠獨立思考不可,不獨立思考就只能得其表,取其粗,只能夠偽善雜存,無法明辨是非。

3

搞研究工作的幾種境界

1.照葫蘆畫瓢地模仿。模仿性的工作,實際上就等於做一個習題。當然,做習題是必要的,但是一輩子做習題而無創新又有什麼意思呢?

2.利用成法解決幾個新問題。這個比前面就進了一步,但是我們在這個問題上也應區別一下。直接利用成法也和做習題差不多,而利用成法,又通過一些修改,這就走上搞科學研究的道路了。

3.創造方法,解決問題,這就更進了一步。創造方法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是自己能力的提高的重要表現。

4.開闢方向,這就更高了,開闢了一個方向,可以讓後人做上幾十年,成百年。這對科學的發展來講就是有貢獻。我是粗略地分為以上這四種,實際上數學還有許多特殊性的問題。象著名問題你怎樣改進它,怎樣解決它,這在數學方面一般也是受到稱讚的。在二十世紀初希爾伯特提出了二十三個問題。這許多問題,有些是會對數學的本質產生巨大的影響。費爾馬問題我想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這個問題如用初等數論方法解決了,那沒有發展前途,當然,這樣他可以獲得「十萬馬克」。但對數學的發展是沒有多大意義的。而庫麥爾雖沒有解決費爾馬問題,但他為研究費爾馬卻創造了理想數,開闢了方向。現在無論在代數、幾何、分析等方面,都用上了這個概念,所以它的貢獻遠比解決一個費爾馬問題大。所以我覺得,這種貢獻就超過了解決個別難題。

我對同志們提一個建議,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研究工作還有一條值得注意的,要攻得進去,還要打得出來。攻進去需要理論,真正深入到所搞專題的核心需要理論,這是人所共知的。可是要打得出來,並不比鑽進去容易。世界上有不少數學家攻是攻進去了,但是進了死胡同就出不來了,這種情況往往使其局限在一個小問題里,而失去了整個時間。這種研究也許可以自娛,而對科學的發展和社會主義的建設是不會有作用的。

4

我還想跟同學們講一個字,「漫」字

我們從一個分支轉到另一個分支,是把原來所搞分支丟掉跳到另一分支嗎?如果這樣就會丟掉原來的。而「漫」就是在你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擴大眼界,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轉到另一分支,這樣,原來的知識在新的領域就能有用,選擇的範圍就會越來越大。我贊成有些同志鑽一個問題鑽許多年搞出成果,我也贊成取得成果後用「漫」的方法逐步轉到其它領域。

鑒別一個學問家或個人,一定要同廣,同深聯繫起來看。單是深,固然能成為一個不壞的專家,但對推動整個科學的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單是廣,這兒懂一點,那兒懂一點,這隻能欺欺外行,表現表現他自己博學多才,而對人民不可能做出實質性的成果來。

數學各個分支之間,數學與其它學科之間實際上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以往我們看到過細分割、各搞一行的現象,結果呢?哪行也沒搞好。所以在鑽研一科的同時,把與自己學科或分支相近的書和文獻瀏覽瀏覽,也是大有好處的。

5

我再講一個「嚴」字

不單是搞科學研究需要嚴,就是練兵也都要從難,從嚴。至於說相互之間說好聽的話,聽了誰都高興。在三國的時候就有兩個人,一個叫孔融,一個叫彌衡,彌衡捧孔融是仲尼復生。孔融捧彌衡是顏回再世。他們雖然相互捧得上了九霄雲外,而實際上卻是兩個飯桶,其下場都是被曹操直接或間接地殺死了。當然,聽好話很高興,而說好話的人也有他的理論,說我是在鼓勵年青人。但是這樣的鼓勵,有的時候不僅不能把年青人鼓勵上去,反而會使年青人自高自大,不再上進。特別是若干年來,我知道有許多對學生要求從嚴的教師受到衝擊。而一些分數給得寬,所謂關係搞得好的,結果反而得到一些學生的歡迎。這種風氣只會拉社會主義的後腿,以至現在我們要一個老師對我們要求嚴格些,而老師都不敢真正對大家嚴格要求。所以我希望同學們主動要求老師嚴格要求自己,對不肯嚴格要求的老師,我們要給他們做一些思想工作,解除他們的顧慮。同樣一張嘴,說幾句好聽的話同說幾句嚴格要求的話,實在是一樣的,而且說說好聽話大家都歡迎,這有何不好呢?並且還有許多人認為這樣是團結好的表現。若一聽到批評,就認為不團結了,需要給他們做思想工作了等等。實際上這是多餘的,師生之間的嚴格要求,只會加強團結,即使有一時想不開的地方,在長遠的學習、研究過程中,學生是會感到嚴師的好處的。同時對自己的要求也要嚴格。大慶三老四嚴的作風,我們應隨時隨地、人前人後地執行。

我上面談到過的消化,就是嚴字的體現,就是自我嚴格要求的體現。一本書馬馬虎虎地念這在學校里還可以對付,但是就這樣畢了業,將來在工作中間要用起來就不行了。我對嚴還有一個教訓,在1964年,我剛走向實踐想搞一點東西的時候,在「烏蒙磅礴走泥丸」的地方,有一位工程師,出於珍惜國家財產的心情,就對我說:雷管現在成品率很低,你能不能降低一些標準,使多一些的雷管驗收下來。我當時認為這個事情好辦。我只要略略降低一些標準,驗收率就上去了。但後來在梅花山受到了十分深刻的教訓。使我認識到,降低標準1%,實際就等於要犧牲我們四位可愛的戰士的生命。這是我們後來搞優選法的起點。因為已經造成了的產品,質量不好,我們把住關,把廢品卡住,但並不能消除由於廢品多而造成的損失。如果產品質量提高了,廢品少了,那麼給國家造成的損失也就自然而然地小了。我這並不是說質量評估不重要,我在1969年就提倡,不過我們搞優選法的重點就在預防。這就和治病、防病一樣,以防為主。搞優選法就是防止次品出現。而治就是出了廢品進行返工,但這往往無法返工,成為不治之症。老實說,以往我對學生的要求是習題上數據錯一點沒有管,但是自從那次血的教訓,使我得到深刻的教育。我們在辦公室里錯一個1%,好象不要緊,可是拿到生產、建設的實踐中去,就會造成極大的損失。所以總的一句話,包括我在內,對嚴格要求我們的人,應該是感謝不盡的。對給我們戴高帽子的人,我也感謝他,不過他這個帽子我還是退還回去,請他自己戴上。同學們,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要哪一天不嚴格要求自己,就會出問題。當然,數學工作者,從來沒有不算錯過題的。我可以這樣說一句,天下只有啞巴沒有說過錯話;天下只有白痴沒想錯過問題;天下沒有數學家沒算錯過題的。錯誤是難免要發生的,但不能因此而降低我們的要求,我們要求是沒有錯誤,但既然出現了錯誤,就應該引以為教訓。不負責任的吹噓,雖然可能會使你高興,但我們要善於分析,對這種好說恭維話的人要敬而遠之,自古以來有一句話,就是:什麼事情都可以穿幫,只有戴高帽子不能穿幫。不負責任地恭維人,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惡習,我們要儘快地把它洗刷掉。當然,別人說我們好話,我們不能頂回去,但我們的頭腦要冷靜、要清醒,要認識到這是頂一文錢不值的高帽子,對我的進步毫無益處。

實事求是,是科學的根本,如果搞科學的人不實事求是,那就搞不了科學,或就不適於搞科學。黨一再提倡實事求是的作風,不實事求是地說話、辦事的人,就背離了黨的要求。科學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我們要正確估價好的東西,就是一時得不到表揚,也不要灰心,因為實踐會證明是好的。而不太好的東西,就是一時得到大吹大擂,不會多久也就會煙消雲散了。我們要有毅力,要善於堅持。但是在發現是死胡同的時候,我們也得善於轉移,不過發現死胡同是不容易的,不下功夫是不會發現的。就是退出死胡同時,也得搞清楚它死在何處,經過若干年後,發現難點解決了,死處復活了,我就又可以打進去。失敗是經常的事,成功是偶然的,所有發表出的成果,都是成功的經驗,同志們都看到了,而同志們哪裡知道,這是總結了無數失敗的經驗教訓才換來的。跟老師學習就有這樣一個好處,好老師可以指導我們減少失敗的機會,更快吸收成功的經驗,在這個基礎上又創造出更好的東西。還可以看到他的失敗的經驗,和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怎樣從失敗又轉到成功的經驗,切不可有不願下苦功繞幸成功的想法。天才,實際上在他很漂亮解決問題之前是有一個無數次失敗的艱難過程。所以同學們千萬別怕失敗,千萬別以為我寫了一百張紙了,但還是失敗了,我搞一個問題已兩年了,而還沒有結果等就喪失信心,我們應總結經驗,發現我們失敗的原因,不再重複我們失敗的道路,總的一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

似懂非懂,不懂裝懂比不懂還壞。這種人在科學研究上是無前途的,在科學管理上是瞎指揮的。如果自己真的知已和承認不懂,則容易聽取群眾的意見,分析群眾的意見,尊重專家的意見,然後和大家一起做出決定來,……。特別對你們年青人,沒有經過戰火的考驗(戰火的考驗是最好的考驗,錯誤的判斷就打敗仗,甚至於被敵人消滅),也沒有深入鑽研的經驗,就不知道旁人的甘苦。如果沒有組織群眾性的搞科學研究的鍛煉和能力,就必然陷入瞎指揮的陷井。雖然他(或她)有雄心想辦好科學,實際上會造成拆台的後果。所以我要求你們年青人有兩條:(1)有對科學鑽深鑽懂一行兩行的鍛煉。(2)能有搞科學實驗運動,組織群眾,發動群眾,把科學知識普及給群眾的本領。不然,對四個現代化來說就會起拉後腿的作用。對個人來說一事無成,而兩鬢已斑。

當前在兩條不可得兼的時候,擇其一也可,總之沒有農民不下田就有大豐收的事情,沒有不在機器邊而能生產出產品的工人。腦力勞動也是如此,養得腸肥腦滿,清清閑閑,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科學家或科學工作組織者是沒有的。

單憑天才的科學家也是沒有的,只有勤奮,才能勤能補拙,才能把天才真正發揮出來。天資差的通過勤奮努力,就可以趕上和超過有天才而不努力的人。古人說,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這是大有參考價值的名言。

6

要善於暴露自己

不懂裝懂好不好?不好!因為不懂裝懂就永遠不會懂。要敢於把自己的缺點和不懂的地方暴露出來,不要怕難為情。暴露出來頂多受老師的兒句責備,說你「連這個也不懂』」,但是受了責備後不就懂了嗎?可是不想受責備,不懂裝懂,這就一輩子也不懂。科學是實事求是的學問,越是有學問的人,就越是敢暴露自己,說自己這點不清楚,不清楚經過討論就清楚了。在大的方面,百家爭鳴也就是如此,每家都敢於暴露自己的想法,每家都敢批評別人的想法,每家都接受別人的優點和長處,科學就可以達到繁榮、昌盛。「四人幫」搞得大家對問題表態不好,不表態也不好,明知不對也不敢暴露,這樣就自然產生僵化,僵化是科學的死敵,科學就不能發展。不怕低,就怕不知底。能暴露出來,讓老師知道你的底在那裡,就可以因材施教。同時,懂也不要裝著不懂。老師知道你懂了很多東西,就可以更快地帶著你前進。也就是一句話,懂就說懂,不懂就說不懂,會就說會,不會就說不會,這是科學的態度。

好表現,這似乎是一個壞事,實際也該分析一下。如果自己不了解,或半知半解而就賣弄他的淵博,這是真正的好表現,這不好。而把自己懂的東西交流給旁人,使別人以更短的時間來掌握我們的長處,這種表現是我們歡迎的,這不是好(hào)表現,這是好(hǎo)表現。科學有賴於相互接觸,互相交流彼此的長處,這樣我們就可以興旺發達。我上面所講的有片面性,更重要的是為人民服務的問題。大家政治理論學習比我好,同時我們這裡也沒有時間了,就不在這裡多講了。我用一句話結束我的發言:

不為個人,而為人民服務。

當然我這篇講話就是這個主題,但沒能充分發揮,不過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對這方面的認識更弱於我對數學的認識了,而政治幹部比我搞業務的人就知道的更多了,我也就不想在這裡超出我的範圍多說了。

來源:數學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數據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世界首個哺乳動物細胞圖譜在浙大誕生
全球人工智慧專利分布戰情圖

TAG:大數據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