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天,吃元宵才是正經事

今天,吃元宵才是正經事

按:

今天是元宵節。但也許很少人知道,2008年6月,元宵節被選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說遺產,好像是已經和熱乎乎的生活關係沒那麼緊密的東西。但元宵節,不應當如是看待。這個節日所展現的,是老百姓最濃郁的生活景象。

這一天,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這一天,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這一天,還要欣賞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元宵節,一地有一地的過法,但所傳達的,都是吉祥、喜氣。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來自一位陝西朋友馬鵬波。他飽蘸深情,將故鄉的元宵節如何過,活氣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此刻客居的遊子,神思遠溢,如見故鄉。

by 蘭川

人約黃昏後

馬鵬波

若要將一件事情看明白、回味出感情,可能需要間隔一段時間和距離,識人識物,大抵均是如此。在故鄉生活了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當中,雖然也曾偶爾離開故土,遠走城市或移步他鄉,不過每年元宵節總能保證老老實實地待在鄉下,嘗一頓元宵,品一段年味兒。

故鄉人過年過得很長,有一種說法叫「過了三十盼十五,過了十五盼二月二」。三十當然指除夕,十五自然是元宵節了,至於二月二,乃是鄉下一年一度約定俗成的大型廟會,唱戲趕集,要一連持續十多天之久。從年三十到二月二,前後算起來足足有五十天光景,五十天都用來過年,大概只有耕作賣力氣的鄉下人敢有這份樂觀。「盼二月二」自然是調侃懶漢的戲話,「過了三十盼十五」卻是故鄉人久已形成、傳承不衰的傳統。元宵節沒到,這年自然也不算過完,元宵節一過,該上學的上學,該打工的打工,該走街串巷的繼續一路吆喝,每個人的腳步都得緊一緊。

用吃食命名節日,元宵節大概算中國傳統節令里的頭一個。

元宵是北方人的吃法,南方人極喜歡品一碗湯圓。長在北方,不曾過江,南方人喜歡的湯圓有怎樣一種性格,不大懂,只對元宵有一份特殊的、刻在骨子裡的了解。

如今商品種類齊全的超市已經佔據鄉村角角落落,一年四季,無論何時,若想喝一碗元宵,走進超市便可提前感受元宵節的味道。然而在十幾年前,若是想念元宵的滋味,非得熬到過年不可。做元宵是一門手藝,吃元宵在故鄉人心中代表一份祝福,在一年開頭吃一碗元宵,希望這一年都順順噹噹、團團圓圓,當濃濃的湯水沉在肚裡,一顆心也就踏實了。

賣元宵的店家出攤很早,大年初七開始,千姿百媚的元宵就陸陸續續走上街頭。做元宵的師傅穿一身白褂子,套一副筒袖,用口罩將臉捂得嚴嚴實實,只留出一雙眉毛上落滿麵粉的眼睛。元宵餡兒實在好看,花花綠綠的,芝麻、白糖、果仁、豆沙……都被做成一厘米見方的塊狀,整整齊齊一層層碼好上桌,靜候買主挑選品評。

元宵是搖出來的。手藝人有一個特製的狹長簸箕,裡面鋪一層層米粉,均勻細密。待買主選好餡料,元宵師傅就將塊狀的餡兒一股腦兒丟進米粉里,節奏分明地搖起來。搖元宵是個技術活兒,出氣要勻,下手要穩,穩中帶勁。小時候,搖元宵也算過年的一道奪目風景,鄉下人趕集,一家挨著一家欣賞品評,師傅們賣力地搖動簸箕,隔街相望的兩家互相競賽,儘可能用手上功夫為自己賺足口碑。伴隨一陣陣元宵碰撞的聲音響亮街頭,年味兒,真濃!

我生來不喜甜食,對元宵也沒有特殊偏愛,但每年元宵節的早晨,在母親督促下照例要吃上一顆,這是該守的規矩。享用元宵,在這一天也極為莊重,一鍋元宵煮好,先要給灶爺供奉一碗,繼而燃三根檀香,在祖先牌位前敬供一份,最後才輪到家裡人品嘗。母親也會照例說一些吉祥的話語,她那時候的樣子,不亞於在大羅菩薩面前許願時的虔誠。

「敲鑼賣糖,各干一行」,元宵大概只在元宵節才有其特殊意義,倘若能天天食之,那這元宵的滋味果真就只剩下元宵的味道了。

元宵節也叫上元節,是道家最看重的宗教節日。道教有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分別對應水神、火神、土神生日,因為上元節序列第一,自然獲得了更多重視。想必道家子弟在元宵節這一天,也不敢有絲毫馬虎。

村裡有一座寺院,究竟是寺院還是道觀,實在無以名之。這個有限的院子里坐落著四座正殿,裡面既有佛教的釋迦牟尼、四大菩薩,也有道教的元始天尊、玉皇大帝,但逢佛教節日,寺院自然要熱鬧一場,遇到道教節日,照例也要歡騰幾天。

整個春節,廟門總是敞開的,除了方便零星香客趕來布施,居士們也得讓神主前的香火延續至十五。正月十四黃昏,居士們會在廟門前的大樹上架起三口喇叭,歡欣鼓舞地播放雅樂,《大悲咒》《南無阿彌陀佛經》,統一的佛教經文。孩子們聽到這聲音,從四面八方趕來,看老和尚閉目念經,幫居士們洒掃庭院,大人也要湊湊熱鬧,他們在廟裡支起鑼鼓,鼓足了勁兒,敲的震天響。

高芯社火

耍社火也是由廟裡張羅的大事。從初九起,社火便已在村裡拋頭露面,到正月十五這天,就要正式登台亮相了。

每年元宵節,十里八鄉,各村各廟的社火都要雲集縣城當眾會演,在氣勢上較出個高低胖瘦。一年一度的盛會,鄉下人頗為上心,一時間,面朝黃土的農民搖身一變都成了藝術家,紛紛用油彩各顯神通,發揮無盡的想像力,令人嘖嘖稱奇。清晨,社火隊伍川流不息地從固定的街道挺進,鄉下人這一天早早梳妝打扮,簇擁著社火隊伍湧入縣城。

於是,狹窄的街道上人潮翻湧,如山似海,而那些粗心的父母們,讓孩子走失的事故年復一年地上演。等社火隊伍從縣城漸次退出,在塵土飛揚、垃圾遍地的街面上,總能看見一臉焦急的母親失落街頭,或奔走於人群當中,她們嘶啞起嗓子高聲呼喊,嘴唇顫抖,一遍遍描述孩子相貌,懇求南來北往的過路人幫忙找尋。

社火在地神的日子

待社火從縣城歸來,寺院就該將這些道具封箱入庫了,連續敞開十五天的廟門也到了暫時關閉的日子。最後的儀式由老和尚親自主持,他把村裡的居士悉數召集廟內,穿戴整齊,在大殿內排好次序。老和尚點燃長明燈,站在燃燈古佛腳下,眯起眼睛,敲一響缽盂,用綿長的聲音唱一句「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游……」,居士們列隊站在十八羅漢前面,手掌合十,也跟著唱一句。老和尚年紀大,口齒卻清晰,居士們的唱經呢,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鄉下的女人們這天晚上必要攜帶香燭,三三兩兩來到寺院。她們跪倒在佛像面前,磕一個頭,老和尚敲一聲缽盂,磕完三個頭,便從老和尚處討幾句吉祥的祝詞。那時,我就站在大殿內的長椅上,從五六歲站到了十七八歲,十多年來,我目睹老和尚的脊背一年比一年彎曲,看著佛像前跪倒的女人們一年比一年蒼老,有些老人再沒有來過廟裡,有些新鮮面孔則第一次出現在佛祖面前。

元宵節賞燈猜謎,古來有之。只不過鄉下人大多目不識丁,賞燈猜謎的風雅趣事,他們可做不來。古風雅韻在鄉下是沒有多少市場的!

鄉下人雖不賞燈猜謎,卻熱衷「游燈」。月上柳梢頭,花市燈如晝,游燈也是孩子們的遊戲,只給大人剩下了「點燈」的任務。

十三上燈,十五落燈,「游燈」的日子有長有短。孩子手裡的燈,都由外婆家相送,舅舅給外甥的燈籠要尤其體面。日薄西山,百鳥歸林,孩子們急不可耐地挑起心愛的燈籠穿梭於村裡的角角落落。竹篾做成骨架,手工紙糊,徒手上色,各種樣式都有,八條腿的蛤蟆、細長頸的天鵝、張嘴的鴛鴦、翅膀活動的公雞……八條腿的蛤蟆最受歡迎,體形碩大,用三根竹架才撐得起來,點一支蠟,通體晶瑩,晃一晃八條腿,栩栩如生,儼然一個活物,神氣得很!

正月十五送燈籠

夜路孤寂,需有歌謠造勢壯威,「游燈、躲燈,猴娃它娘凍腳疼」,游燈與猴子究竟是怎樣一種關係,我實在想不明白,小時候不明白,現在也不太清楚。歌謠中的「躲燈」又是另外一種習俗了,頭一年新婚的姑娘,正月十三到十五不可回娘家,也不許待在夫家,得投靠一戶親戚「躲」三日,大約這又是一種傳承許久的古老民俗,其中道理,照舊不大懂。我寧願這輩子也不要搞清楚,懵懵懂懂的年月,終究有懵懵懂懂的快樂。

活人要「游燈」,亡人須「點燈」。正月十三到十五,每至黃昏,男人們都要到祖先墳頭升一盞火罐燈籠,確保親人的亡魂能順順噹噹踏上回家的夜路。於是乎,炊煙繚繞,星羅棋布的墳頭間,一盞盞通紅的燈籠,以蒼天為幕,大地為背景,就陸陸續續飄在凜冬的寒風當中了。

元宵節最後一項活動是「跳紙馬」。月掛中天,在麥場上攏一堆篝火,男女老少們圍成一圈,靜待表演人員整裝上陣。「跳紙馬」是一門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祭祀活動了,一代又一代的鄉人將這門手藝傳下來,一年又一年在元宵節的晚上作為春節最後一出獻禮。三個孩子扮作紙馬,分別由關公、黑虎領著按照固定的套路耍把式,進退翻轉,閃轉騰挪,關公的大刀舞到哪兒,紙馬們就奔向哪兒,黑虎的鋼鞭擺出怎樣的姿勢,紙馬們就以不同的姿態回應。看似凌亂的腳步實際上卻都有章可循,在老藝人口裡,紙馬走的每一步都有一種說法。

後來,看了點兒古書,逐漸搞明白,這其實就是古時行軍打仗前的祭祀壯行活動。故鄉人不曉得其中乾坤,他們隨紙馬的奔騰連連喝彩,在一片賞心悅目中送走元宵節,送走春節,把年味兒老老實實藏在記憶里。

好多年都沒有機會再觀賞到這古老的表演了!「聒碎鄉心夢不成」,游燈的年紀也早已過去,都越來越遠、越來越遠了,這鄉下的元宵節哪,還真是讓人想念哩!

本文選自馬鵬波《麥子黃了,麥客不會回來了》:

當一個人不再被人記憶,意味著徹底死亡;當一個群體不被記 憶呢?麥客、漆匠、盜墓賊、風水先生、關帝廟裡的老居士,社火、秦腔、廟會……這些人和事是鄉村的魂,也是這個時代每一個「我們」的記憶。陝西楞娃馬鵬波,用文字為故土立碑,為故鄉招魂,以秦腔嘶吼:麥子黃了,麥客不會回來了!

每日贈書

今天的元宵節,你們在哪裡?又做著什麼呢?

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綜合留言質量和熱度選出一位書友,贈送新經典好書一本。

版權說明: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攝影:謝萬清 / 本期編輯:鱻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經典文庫 的精彩文章:

我曾經也是個「聯誼狂人」
昔酒:靈魂的視角略高於我們

TAG:新經典文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