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的讀書與養生之道

古人的讀書與養生之道

原標題:古人的讀書與養生之道



讀書不僅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而且還能養生,古人很早就懂得這個道理。西漢文學家劉向曾說:「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他把讀書比作一帖藥劑,善於讀書有利於身心健康。

事實證明,讀書的確能夠調整人的心理狀態,甚至起到治病療疾的作用。最有名的讀書治病的故事發生在三國時期。《三國志》卷二十一《魏志·陳琳傳》注引《典略》中記載,三國時曹操有頭風病的頑症,每當發作時痛苦不堪,當他讀了陳琳討伐他的討逆檄文,「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頓時病癒如常。在古代,像曹操這樣的事並非個案,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東齋記》里記載:「每體之不康,則或取六經百氏若古人述作之文章誦之,愛其深博閎達,雄富偉麗之說,必茫乎以思,暢乎以平,釋然不知疾之在體。」歐陽修從中說出了自己讀書抗病的感受。


清代一本文人筆記中記載了用杜甫的詩治病的趣事,說的是有一位被稱為白岩朱公的人患「氣痛病」,「每當疾發時便誦杜詩數首,氣痛便迅速緩解,屢試屢效。」現代的醫學通過研究發現,精神刺激可以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因此病中閱讀確實對改善心理和情緒狀態有一定作用,並非古人浮誇。


生命在於運動,不僅指身體運動,還包括大腦運動,這是現代科學公認的事實。當人讀書進入佳境時,往往「聚精會神」,這種狀態能促進「腦運動」,此時,身體會為大腦輸送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帶動血液循環,從而使全身保持協調統一,延緩衰老。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就有「聚精會神是養生大法」之說。


從古到今,愛讀書長壽之人不在少數,南朝梁武帝是中國著名的文人皇帝,他多才多藝,擅長詩詞歌賦,酷愛讀書,一輩子手不釋卷。他活了86歲,成為中國古代第二高壽的皇帝。南宋詩人陸遊在古稀之年,雖面臨戰亂,仍不忘讀書,並說「讀書有味聊忘老」「病須書卷作良醫」,結果,陸遊活到85歲。清末經學大師俞樾,晚年遠離官場,專心治學,他曾自撰一聯:「讀書養氣十年足,掃地焚香一事無。」讀書養心,使他壽至86歲。到了近代,曾參與過辛亥革命的喻育之老人總結的長壽秘訣三字經中有:「讀讀書,看看報,常笑笑,莫煩惱。」老人於1993年在家中無疾而終,享年104歲。

清代文人沈復在筆記《浮生六記》中曾這樣總結讀書與養生的關係:「人心至靈至動,不可過勞,亦不可過逸,唯讀書可以養之。閑適無事之人,鎮日不看書,則起居出入,身心無所棲泊,耳目無所安頓,勢必心意顛倒,妄想生嗔。」不過,「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書讀得久了,要散散步,聽聽音樂,活動活動,若想以讀書來養生,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清芬古墨傳雋永——記民國藏書家、刻書家陶湘
如何把書讀成串兒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