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勸君莫打三春鳥 勸君莫食三月鯽

勸君莫打三春鳥 勸君莫食三月鯽

勸君莫食三月鯽,萬千魚仔在腹中。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勸君莫食三春蛙,百千生命在腹中。愛是慈悲守護,喜舍難量。

《維摩經·佛國品》有云:「深入緣起,斷諸邪見」。依據佛教緣起的觀點,整個世界處在圓融互攝、共生互動的網路中,組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一切現象的存在,都是由種種條件和合而形成的,並不是孤立的存在,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大的生命體,世間一切眾生相互依存,在這個共同的大生命體中,每一個個體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生存的權利,個體也必須依賴其他生命才能夠存在並發揮其作用。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人類一直以自我為中心,而肆意踐踏、剝奪其他物類的生命。當今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增,加上人口膨脹,使大量動物失去了棲息之所,尤其是人類為了商業利益和滿足口腹之慾,對於動物幾乎到了無所不殺、無所不吃、竭澤而漁的地步。另外我們對服裝的需求,也不再是單純地為了禦寒,裘皮及各種皮類時裝的流行,直接威脅到各種珍稀野生動物的生命,使大量動物因為美麗的皮毛而遭到殘酷捕殺,嚴重影響了自然界的和諧和生態的平衡,也導致了人類遭到各種疾病的果報。因此素衣素食歷來為漢傳佛教的優良傳統,以食用植物為主的素食方式,是落實不殺生的有力保證。

《楞伽經》說:「凡殺生者多為人食,人若不食,亦無殺事,是故食肉與殺同罪」。素食的根本目的是從生活中培育人的慈悲佛性種子,對生態問題而言,素食具有積極作用。今天,野生動物生存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動物種類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被人類捕殺,所以主張素食對於保護動物具有直接的積極作用。

佛教以戒殺護生的慈悲精神,教導世人小到蟲蟻也不忍傷其生命。《梵網經》中說:「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

古代一些高僧能夠做到「入獸不亂群,入鳥不驚飛」 ,並以呼野鳥於掌中取食為修行境界的標誌。這種對生命的尊重,正是佛教對生態的最大貢獻。在戒殺放生的基礎上,佛教進一步提出的護生精神,引導世人積極的參與到保護動物的行動中去,保護瀕危動物,關注動物受虐,為蒼生謀求福祉,使生態得以平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驛站 的精彩文章:

專輯:實用殊勝的祈福、超度、助念、放生、化解冤親債主等儀軌大全
很多人不知道,念佛人最大的忌諱竟是它……

TAG: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