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初一、十五要吃素?

為什麼初一、十五要吃素?

「素食」在中國古代的含義並不等於「不吃肉」。漢語「素」字本義是指白色、乾淨和質樸。

有專家作過考證,素食在中國古代有三種含義:一是指蔬食,此義與我們現代意義的素食重合;二是指生吃各種瓜果植物,與現代意義上的天然純素食有相近的地方,區別只是現代人已很難吃上他們理念中的「天然純素食」;第三指無功而食祿,那已是社會學領域中的事,與本文之旨無關。

古老的中醫學一直是主張多用清淡素食,少用肥膩厚味的。藥王孫思邈在《備急千金翼方》中說:「食之不已為人作患,是故食最鮮餚務令簡少。飲食當令節儉,若貪味傷多,老人腸胃皮薄,多則不消。」

這裡說的「鮮餚務令簡少」,即是說一定要少吃葷食,不要因貪鮮味而傷身體,尤其是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較弱,更要三思而後食之。孫思邈還進一步說:「老人所以多疾者,皆有少時春夏取涼過多,飲食太冷,故其魚膾、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損於人,宜常斷之。」

《黃庭經》曰:「淡然無味天人糧」,同時,古人有講究「濟生濟死,普度一切」的精神,認為世上的生靈,都是天地所賦予的,飛禽走獸、花草樹木,不論大小多少,都是一個生命。

人人都應該有惻隱之心,對其加以愛護憐憫並珍惜,不應有所殺傷,按照這種思想我們的飲食應當是「淡然無味」且以不破壞自然界的和諧為原則。《太上感應篇》雲: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昆蟲草木,猶不可傷。

在《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飲膳正要》、《本草綱目》等中醫古籍中,都記載有用蔬菜製作素食的飲食療法。古人提倡素食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是,《老君說一百八十戒》曰:「不得殺傷一切物命,不得漁獵傷煞眾生,不得冬天發掘地中蟄藏之物,以及不得妄上樹破卵」等,上天有好生惡殺之德,天地孕育萬物,喜其生而惡其死,我們要體察天地之心,以殺生為戒,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倡素食。

《黃帝內經》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古人認為人與自然界息息相關,外界環境中地理、氣候的變化,勢必影響人體內的陰陽變化。要保持人體內的陰陽平衡,必須做到與自然界的變化相適應。農曆初一、十五,海洋潮汐的變化因月亮的盈虧影響而達到最大值的時候,我們人體內部血液涌動的「潮汐」也達到了最大值,情緒就會陷入極端的狀態中。

道教的朔望齋戒,在今天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現代科學的支持。按照潮汐理論,月球對地球的影響力主要是施加於地球上的水體中的,它往往是通過海洋潮汐的定期漲落體現出來。人體的水分佔了身體的80%以上,而且,人體血液中的鹽分濃度也與海洋中鹽分的濃度幾乎是一樣的。因此,每當朔望日(即農曆初一、十五日),海洋潮汐的變化因月亮的盈虧影響而達到最大值的時候,我們人體內部血液涌動的「潮汐」也達到了最大值。

這時候,人的血氣要麼最盛要麼最衰,總之,情緒就會陷入極端的狀態中。國外有研究發現:每當十五月圓之日,人們的情緒普遍會比平日更易激動,社會的犯罪率會陡增,車禍的發生率也大大高於平日;而到了初一新月之日,人們的情緒則普遍比平日更低落,抑鬱症患者會增多,自殺率也會增加,一些有精神性疾病的人會比平日更難於自我控制。

從這個角度來看初一、十五的齋戒,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那些古代的高道大德,會說這時候吃素齋戒有更大的功德。而寺廟裡選擇這個日子誦戒講戒,的確也是因為人們在月亮潮汐最大值的影響下,最容易犯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行天下網 的精彩文章:

道教知識:「道」和「德」具體指什麼?
學習漢字魂魄——鍋

TAG:道行天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