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元宵節,點亮智慧之燈

元宵節,點亮智慧之燈

偉大的藝術家在生活上都是不幸的。當藝術家飢餓的時候,打開他的袋子,袋子里始終是不能充饑的珍珠。

——赫爾曼·黑塞《生命之歌》

元宵佳節

農村有句老話: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就是說大年三十的晚上要把火發的大大的,而正月十五的晚上則要點燈籠,可見燈是十五的一大主題。元宵節的習俗中許多都是與燈有關,比如猜燈謎,賞花燈,許多寺院還會在這這天晚上舉行盛大的傳燈祈福法會。

一千五百年多前的一個元宵之夜,一位帝王在長安城的南樓賞燈,並並寫下了一首詩: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凝流水,春風含夜梅;

幡動黃金地,鍾發琉璃台。

詩的作者是隋煬帝,這是一個月色如水,空氣中可以嗅到梅花香味的晚上,城內的樹上掛滿了燈,還有煙花綻放——正如那個成語「火樹銀花」所描述的景象,比較特別的是,城中的寺院也在元宵夜舉行了盛大的法事,梵音裊裊,鐘鼓聲聲,給節日帶來另一種感受。可見早在隋代,元宵節也是佛教的重大節日了。

在約五百年後同樣的節日,宋朝的大慧宗杲禪師也在元宵節寫下了一首詩:

元宵佳節同歡樂,處處咸燃無盡燈。

火光爍破勝熱面,夜神忽喚冷頭疼。

詩文內容充滿了禪意。佛門把十五的燈叫做無盡燈,源於《維摩經》:「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因此佛教用「傳燈」比喻佛法的弘傳,表達用佛法智慧點亮自性之光,並傳給另一人,佛教許多著名都用傳燈作名字,如,《景德傳燈錄》、《嘉泰普燈錄》等。

佛教之所以重視這個節日,因為有元宵節源於佛教的說法。據說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也就形成了元宵賞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我們平常去寺院,都能看到佛台前一般都點有蠟燭,藏地佛教更是把供燈作為一種常見的修行方法,佛教的傳入確實推動了元宵節在民間的傳播和流行。

佛教把燈看作智慧的象徵。《般若經》說:「諸佛弟子凡有所說,一切皆承佛威神力,與諸法性常不相違。依所說法,精勤修學,證法實性,故佛所言如燈傳照。」

元宵節中,我們除了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外,可以去寺院供一盞燈,更可以借著這歡喜的節日,誦經修行開智慧,點亮自心的智慧明燈。

◆ 百福具臻 元宵吉祥 ◆

撰文 | 元慶

設計 | 小倪

配圖 |圓平五老峰下種田

歡迎加入南普陀文宣志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老峰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禪七要吃開靜包子呢?

TAG:五老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