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博館刊辛亥武昌起事後,清廷為何「臨陣換將」?

國博館刊辛亥武昌起事後,清廷為何「臨陣換將」?

原標題:國博館刊辛亥武昌起事後,清廷為何「臨陣換將」?


  原標題:國博館刊辛亥武昌起事後,清廷為何「臨陣換將」?


【編者按】本文摘自《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7年第11期,原題為《蔭昌南下督師及袁世凱出山內情考》,作者王慶帥是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澎湃新聞經授權發布,原文注釋從略。


辛亥武昌起事後,清廷迅派陸軍大臣蔭昌南下督師,鎮壓革命,並於1911年10月14日重新起用袁世凱為湖廣總督,督辦「剿撫」事宜,予以袁世凱「會同調遣」之權。這樣,在鄂清軍就形成了「一軍兩帥」的局面。然而,僅僅過了12天,10月27日,清廷頒布「統一事權」上諭,授予袁世凱欽差大臣,「所有赴援之海陸各軍,並長江水師,暨此次派出各項軍隊,均歸該大臣節制調遣」,並以「部務繁重,勢難在外久留」為由,將蔭昌調回。


清朝陸軍大臣蔭昌



袁世凱


清廷為何「臨陣換將」?據時任內閣閣丞的華世奎對張國淦說:「蔭昌督師,在當時已有點勉強,蔭雖是德國陸軍學生,未曾經過戰役,受命後編調軍隊,頗覺運掉為難。其實此項軍隊,均是北洋舊部,人人心目中只知有"我們袁宮保"。」細繹華世奎語意,他雖沒有直接說及蔭昌指揮不動北洋軍,但容易給人以因北洋陸軍「只知有袁宮保,不知有大清朝」,故而蔭昌指揮不動的印象。因華世奎為接近清廷中樞之人,此種說法不脛而走。


此外,也有人認為因蔭昌個人素質低下,故被清廷調回。蔭昌受命之後,遲遲未能組織官軍進攻革命軍,予以外人怯懦畏戰印象。如《大公報》曾報道武昌起義爆發後蔭昌驚慌失措之情形。後來陳之驥、馮耿光等人在回憶錄中所描述蔭昌顢頇無能、驚慌失措的情形,也為此種說法增添了有力佐證。上述兩種解釋,大多屬於回憶性質,史料來源單一,似憑邏輯判斷而來,存在很大問題。其思路是,因北洋將士為袁世凱舊部,故蔭昌指揮不動南下北洋軍。清廷只能調回蔭昌,予以袁世凱全權。邏輯上看似合理,並不意味著就是歷史真相。其實,蔭昌南下督師雖然為時短暫,但因革命初起,時勢隨時變化,尤其涉及袁世凱出山問題,反而頭緒複雜。


本文通過爬梳各類史料,首先考證蔭昌南下督師與返京行程,繼而分析袁世凱出山過程以確定清廷何時決定調回蔭昌,最後指出蔭昌被調回真因所在,以期能對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方的所作所為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


蔭昌南下督師行程考


1911年10月12日上午,清廷正式頒布上諭,著蔭昌帶陸軍兩鎮南下,「所有湖北各軍及赴援軍隊,均歸節制調遣」,務必及早撲滅革命。蔭昌奉到上諭後,並未立即啟程南下。一方面,大軍南下,須進行種種準備,比如糧餉、軍械、餉銀、兵站,調動人員等等。另一方面,雖然清廷令蔭昌率領陸軍兩鎮南下,但並未指明何鎮。蔭昌須與軍諮大臣貝勒載濤商量。10月13日,載濤才從直隸永平回京。當天載濤被監國攝政王載灃召見。同日,蔭昌進內請訓。載濤、蔭昌等同在內廷商議選軍、調兵等問題。最終決定,將陸軍第四鎮暨混成第三協、混成第十一協編為第一軍,由蔭昌督率赴鄂。10月14日,清廷正式頒布編配三軍上諭。


10月15日下午5點45分,蔭昌由前門西車站乘坐專車出京。第二天晚,蔭昌抵達彰德,拜訪袁世凱,「語秘不得聞」。據說蔭昌此行目的之一是勸說袁世凱出山,但肯定也會談及湖北「亂事」。袁世凱在會晤後,說蔭昌「識議明超,踴躍前進」,湖北革命軍為「蠢茲小丑,不難一鼓蕩平」。剿滅革命,似在舉手之間。之後,蔭昌繼續南行。10月17日晨,抵達鄭州;當夜抵達信陽。10月18日,有人向盛宣懷報告,蔭昌「現在信陽停車,未聞有南行時刻」。同一天,蔭昌向清廷報告漢口戰況,內有拿獲革黨三名之說。《民立報》還以《拿獲三人》為題,對蔭昌進行冷嘲熱諷。


10月19日,蔭昌在信陽電奏設立行營司令處。據報道,蔭昌「駐節鄂、豫交界之雞公山上,即以雞公山為大本營。該山雖距鄂少遠,然以更復前進,便覺無險可守,故只得暫屯是處」。直到10月22日,蔭昌才抵達孝感。

10月25日,蔭昌前往灄口督師。10月27日黎明,蔭昌令清軍進攻。就在同一天,清廷頒布「統一事權」上諭,調回蔭昌,並命蔭昌將第一軍交給馮國璋,待袁世凱到鄂後,再行回京供職。10月28日,蔭昌在孝感接到此上諭。與此同時,馮國璋抵達孝感,前赴戰地。10月29日午後,清軍攻克漢口。馮國璋恰好從孝感趕赴漢口,並於當天晚上返回。蔭昌遂將前敵軍隊全部交給馮國璋統率,並且報告清廷將於10月31日返回信陽,打算與袁世凱會面,然後回京。清廷於11月1日統一貝勒載濤開缺,任命蔭昌為軍諮大臣。11月2日下午4點10分,蔭昌等人回到北京,並於11月3日早進宮謝恩,然後赴軍諮府接任軍諮府大臣。


經過考證,可知蔭昌從10月17日夜抵達信陽到10月22日抵達孝感,耽擱了近5天之久;從10月22日抵達孝感到10月27日黎明令清軍進攻,又耽擱了近5天之久。在瞬息萬變的前敵形勢面前,蔭昌何以從「踴躍前進」到「遲遲不發」;抵達孝感後,又為何不急於進攻?


對此,少部分人認為系蔭昌怯懦畏戰,大部分認為因北洋軍不聽蔭昌號令。這兩種解釋並不符合歷史實際,本文將從兩個角度進行辯駁:首先考證清廷何時決定調回蔭昌。若是清廷早就決定調回蔭昌,予以袁世凱軍事全權,無論是袁世凱,還是北洋軍,就沒有了暗中抵制蔭昌的動機。其次考證清楚北洋軍南下時間與行程。若是北洋軍沒有耽擱,直抵漢口,就沒有故意徘徊的時間與行動。清廷決定調回蔭昌,與袁世凱出山息息相關。因此,必須考察袁世凱出山過程,才能確定清廷何時決定調回蔭昌。


袁世凱出山內情考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義爆發。武昌為天下之重心。武昌失守,極可能導致各省響應。「亂機之伏,幾如遍地火星,隨處可以觸發」。局勢危急,清廷必須儘快拿出對策。第二天下午,奕劻、那桐、徐世昌、盛宣懷、毓朗、蔭昌、壽勛、譚學衡、鄒嘉來、胡惟德、曹汝霖等人在內閣公所會議。最終議定:派陸軍兩鎮南下援鄂。會議結束已到下午6點(酉正)。當天監國攝政王載灃也接到奕劻送來的電報,但並未降下諭旨。


10月12日早朝,載灃召見奕劻、那桐、徐世昌、載洵、毓朗等人,繼續商量對策。載灃因武昌失守,十分驚慌。那桐、徐世昌趁機提議起用袁世凱。奕劻則「不開口,欲試攝之伎倆也」。奕劻表面上冷眼旁觀,實則支持袁世凱出山,只不過試探載灃還有什麼「伎倆」而已。載洵、毓朗同聲附和。但毓朗以瑞澂電奏模糊,且不知袁世凱是否肯出山為由,建議載灃一面詢問袁世凱之態度,一面等待載濤從永平回來,再降諭旨敦請袁世凱出山。載灃此時態度似在猶豫當中,「尚未決」。但在各方壓力下如袁黨、地方督撫、言官等,尤其是面對日益嚴重的形勢,載灃不得不起用袁世凱。


10月14日,清廷決定正式起用袁世凱為湖廣總督,督辦剿撫事宜。據許寶蘅說,載灃「詣儀鸞殿請懿旨二次」,才取得隆裕太后的同意。又據載洵親信馮公度說,清廷本來也打算授予袁世凱軍事全權,「原練六鎮,均歸統轄,督師前往。至發表時,而六鎮悉歸統轄之說竟未一齊發表,令人不解」。因此,在關鍵軍權上,清廷並沒有予以袁世凱全權,而是令袁世凱會同調遣蔭昌、薩鎮冰所帶水陸各軍。同一天,盛宣懷致電袁世凱,告知清廷決定。10月15日,袁世凱以「衰病侵尋,入秋尤劇」,請「另簡賢明」。態度還比較堅決。於是,清廷派阮忠樞前往彰德勸駕。據張鎮芳說,10月15日,奕劻「招斗瞻至內室,面交親筆信,令其赴鄴。想系言攝政慚愧,恐不應命,與諸小爺懇求之誠。且自言至好,祈出而拯濟時艱,不可堅辭等語」。當天,阮忠樞抵達彰德。雖然有一番爭論,袁世凱還是決定出山。10月16日,袁世凱具折謝恩。同一天,兩江總督張人駿致電袁世凱,勸其出山。10月17日,袁世凱向張人駿抱怨道:「鄂兵全變,各路零星援兵絕少,急切難到。部軍皆有專帥,詎易會調。凱現赴鄂,無地駐足,亦無兵節制,用何剿撫?現商閣擬請增直省續萬人,編營統往協剿,未知能否得請?」由於袁世凱已經答應出山,故他在回電中強調出山的客觀困難。



薩鎮冰


10月18日,袁世凱復函張鎮芳,詳細交代了其出山條件:

此次變起倉猝,武漢已失。承澤(慶親王奕劻——引者注)手書交斗瞻送彰,傳述當扆(攝政王載灃——引者注)語,意極懇摯。兄斷不能辭。昨已具折謝恩。惟瀝陳病狀,雲急切恐難就道,並須一面妥籌布置等語。另又開具節略八條,大意謂無兵無餉,赤手空拳,何能辦事。擬就直隸續備、後備軍調集萬餘人,編練二十四五營,帶往湖北,以備剿撫之用。又擬請度支部先籌撥三四百萬金備作軍餉及各項急需。並請軍咨府、陸軍部不可繩以文法,遙為牽制等語。此項節略已交斗瞻帶京面呈承澤。如各事照辦,兄自當力疾一行。前夕午樓過彰晤談,興緻頗為踴躍。北路去軍皆由伊統轄,兄僅有會同調遣之權,恐多推諉。鄂軍全變,各路援軍極少,非自成一軍,不足濟事。


10月18日,阮忠樞回京。據許寶蘅記載,「項城有折謝恩,又有應預備各事宜一函,堂官代為進呈」。當天,奕劻、那桐、徐世昌一同回復袁世凱:「傾誦來函,並藎籌各節,所開手摺,已照錄呈監國攝政王,並交澤公閱過,均可照辦。即請分別電奏,請旨遵行,余屬阮參議詳細電奏陳。」由此可見,清廷基本同意了袁世凱所提各條件。內閣並請袁世凱分別電奏,請旨遵行。之後幾天,袁世凱分別奏請起用關防、編練軍隊、調集舊部、籌辦軍餉等,清廷一併同意。


至於「不為遙制」一條,多數論者根據10月27日清廷「統一事權」上諭,認為直到此天,清廷才予以袁世凱全權。但通過考察,至遲到10月21日,清廷已經決定「統一事權」,條件是袁世凱到鄂後,才能調回蔭昌。


先是,10月18日,盛宣懷致電袁世凱說「公此行事權必須歸一」。同一天,御史齊忠甲上奏清廷,認為無論湖北新軍,還是各路援軍,袁世凱幾乎無一兵可用。「其所恃以平鄂者,惟賴蔭昌、薩鎮冰所帶水陸各軍。然僅會同調遣,不歸該督節制,似亦未能迅赴事機。自來統帥不專,最為行軍所忌。」因此,建議清廷「明降諭旨,飭蔭昌即行回京。所帶水陸援軍,統歸袁世凱節制調遣,迅速赴鄂,尅日蕩平」。10月19日,清廷令「所有長江一帶水陸各軍均著暫歸該督節制調遣,會同沿江各該督撫妥籌辦理」。顯然,清廷並沒有接受齊忠甲的意見,還是有所保留。


10月20日,盛宣懷致電袁世凱,已經明確提出統一事權,但前提是袁世凱迅速赴鄂:「……匪兵心志似易散亂,但聞沿江各省人心搖惑,武漢得手,方能鎮定,公宜速行,大約公到陸軍大臣即可調回,以一事權。」為了督促袁世凱儘快南下,同一天,盛宣懷為載澤代擬面奏節略,認為:「袁世凱負知兵重望……一軍兩帥,為行軍所忌,俟該督抵漢,應將新軍及湘、豫各省援軍悉歸節制,以一事權,一面選將練勇,以為後勁。」


10月21凌晨,盛宣懷致函載澤,呈上節略。當天,載灃召見載澤。載澤面奏盛宣懷所提節略,載灃同意「統一事權」。於是以內閣名義致電袁世凱統一事權。據許寶蘅10月22日記載:「昨日閣電催項城早出以便撤回蔭大臣。」可見,推動清廷「統一事權」的關鍵人物為盛宣懷、載澤。但由於袁世凱主張「固布守局」戰略,再加上餉銀等問題還未解決,直到10月26日袁世凱才奏稱「凱待明後日餉到,准初七日力疾就道」。朝廷收到此電奏後,10月27日,清廷頒發「統一事權」上諭,決定調回蔭昌。由此可見,早在10月18日,袁世凱已經知悉清廷答應了他提出的「不為遙制」等條件,10月21日清廷已經決定等袁世凱南下後,調回蔭昌。既然清廷至遲到10月21日已經決定調回蔭昌,予以袁世凱全權,袁世凱或者北洋軍又何必再故意抵制蔭昌呢?無論是袁世凱,還是蔭昌已無此動機。


或有人會提出,北洋軍是袁世凱舊部,不聽蔭昌號令,乃自發而為。據考察,北洋第四鎮已於10月17日早晨6點抵達漢口,混成第十三協大約於10月19日運完,混成第十一協於10月20日開車。南下北洋軍截止10月19日,已有一鎮半已到漢口,根本不在信陽、孝感之間。最為有力的證據,10月27日黎明,北洋軍已經聽從蔭昌命令進攻漢口,而蔭昌還未收到清廷的「統一事權」上諭。可見,北洋軍不聽蔭昌命令等說法,並無根據。


蔭昌進兵遲緩以及被調回真因


那麼,蔭昌為何又在信陽、漢口耽擱了10天之久?又為何遲至10月27日黎明才下令北洋軍進攻漢口?


武昌起義爆發後的一段時間內,清廷對武漢革命軍情形並不了解。10月15日、17日,清廷命袁世凱調查諸如武昌新軍如何起事、有多少新軍參加革命等一系列問題。至少說明,武昌起義爆發後一周左右,清廷對武昌革命軍情形的了解還不深入。不少清廷官員盲目樂觀,他們相信只要蔭昌大軍一到,就可以撲滅武漢革命軍。他們更加擔心的是革命軍「逃竄」以及各省紛紛響應。例如奕劻說:「此亂若非及早撲滅,深恐蔓延。」趙炳麟認為「鄂變如不早定,恐他省響應,更難收拾」。湖南巡撫余誠格認為:「鄂省大兵雲集,須並用兜剿、解散兩法,否則武漢用兵得手,勢窮四竄,湖南,安徽、江西立潰。」直隸總督陳夔龍講得更為直白:「切膚之患,不在武漢,而在各省蔓延。」因此,清廷一方面令蔭昌迅速督師南下,另一方面則令張人駿等長江中下游各省督撫加意防範。

此時蔭昌與袁世凱也是如此認識。前已提及,在會晤袁世凱前後,對於鎮壓革命,蔭昌的態度為「踴躍前行」。10月18日,袁世凱甚至考慮,若是蔭昌撲滅武漢革命,該如何安置他奏請添練的軍隊:「彼時武漢果已克複,分防地面,亦必不可少之預備。」但是,就在同一天,革命軍與清軍在漢口激戰,結果清軍首戰失利,退守灄口。消息傳來,袁世凱迅速意識到了革命軍不容小覷:「此次鄂變,事雖倉猝,蓄謀已久,廠、庫、局、所,悉被占踞,糧足器多,人多精練,自與尋常匪徒嘯聚烏合者迥不相侔。」蔭昌則總結軍事教訓,強調革命軍火炮優勢,要求清廷迅速調來火炮:「自佔據武漢,即在紅山、龜蛇等山安設炮位,防禦直同要塞,地勢極佔優勝,與彼作戰最為有益。我軍主客異形,又因河道水田觸處縱橫,動作諸形不便。輕於進攻,誠恐損不償得,惟曠日持久,殊深焦急。」毓盈後來也記載道:「大軍抵武漢,蔭大臣昌任征討之事。戰稍不利,乃調炮隊往。初有言南省地多江河,不利轉運,不必以炮往者,至是,叛軍列炮於江岸,兵士多所傷亡,良君弼始悔其誤,乃補發焉。」


袁世凱與蔭昌從不同角度意識到了武漢革命軍並不容易撲滅。10月22日,袁世凱建議蔭昌「固布守局」:「前鋒不競,似宜擇地集合,固布守局,以待籌備完善再圖進取。」10月25日,蔭昌回電錶示,完全贊同袁世凱的「固布守局」方略。10月26日,袁世凱又複電蔭昌:


王師宜策萬全,稍有失利,大局益危。必須籌備完全,厚集兵力,知彼知己,一鼓蕩平。已一再將此議陳於朝廷,尚蒙採納,正與尊論相合。蔗籌精當,莫名欽佩。


同日,蔭昌又同袁世凱電奏清廷,主張「北軍專圖武漢,未可妄分,轉致單弱」。他們意見完全相同。10月29日,蔭昌彙報漢口戰況,總結了10月18日清軍失利原因在於:「我軍炮隊尚未運至陣地,匪炮過猛,難以久支,遂依江岸退至灄口地方,連日與匪相持,我軍時有斬獲。」但清軍「將炮隊炮彈陸續運赴前敵,糧秣子彈籌備充足」,於是,10月27日凌晨,蔭昌令北洋軍進攻漢口。



漢口清軍炮隊之行進



漢口清軍之炮隊


綜上可知,蔭昌之所以耽擱了10天之久,其真正原因在於,10月18日清軍與革命軍首戰失利後,蔭昌意識到了革命軍不可小覷,一方面總結軍事教訓,要求清廷調動大炮來漢,另一方面則贊同袁世凱「固布守局」戰略,準備完全後再一舉攻克漢口。但在外界看來,此為蔭昌畏葸怯懦之舉。特別是蔭昌在信陽「遲遲不發」,更是招致了朝野內外的非議。本來清廷就認為只要大軍一到,自然就會輕易撲滅革命軍。但由於蔭昌在蔭昌的「遲遲不發」,清軍首戰失利。於是,清廷要求蔭昌迅速進攻。據報道,10月19日,載灃密諭蔭昌:「急進攻,不宜觀望」。同時,軍咨府也致函蔭昌要求迅速進攻漢口。


前已提及,盛宣懷、載澤為推動清廷調回蔭昌,予以袁世凱全權的幕後推手。但這並不能說明盛宣懷、載澤贊同袁世凱「固布守局」戰略。實際上,盛宣懷、載澤之所以如此,恰恰是想以調回蔭昌為條件之一,督促袁世凱迅速南下,以達到「速剿」武漢革命軍目的。盛宣懷認為:

武漢地據中心,亂事一日不定,恐他省望風響應,糜爛更不堪設想;即兵力、財力亦將無可分布,外人生心,尤屬可慮。故大軍急援漢口,再復武昌,則各省便可無事。安危大局,決於遲速之間。惟自來用兵,未有統帥畏縮不前而能使將士用命者也。為今之計:一在催蔭昌進兵;一在命袁世凱赴鄂。


但蔭昌此時卻「逡巡不進,遠在信陽,距離漢口數百里,又如何能遙制軍隊?」,自然引起了盛宣懷的不滿。如何才能達到「急援漢口,再復武昌」?就是令袁世凱迅速南下,代替蔭昌。這是盛宣懷、載澤之所以推動載灃調回蔭昌,予以袁世凱全權的動機所在。於此同時,清廷內部鑒於「事權不一」之危害,紛紛忠告清廷要求統一事權。直隸總督陳夔龍力言軍權不一,為兵家大忌。給事中蔡金台擔憂,因事權不一,蔭昌與袁世凱不能和衷共濟。等等。當時報紙更是連篇累牘論述「事權不一」之危害。比如《正宗愛國報》就以《論辦事牽制之害》為題進行論說,更在「閑評」欄中,直言袁世凱與蔭昌:「究竟不知歸誰節制調遣,其先入為主乎?抑後來居上乎?」


於此可見,10月21日清廷決定調回蔭昌,予以袁世凱全權,盛宣懷、載澤的幕後推動固然是主要原因,但朝野內外鑒於「事權不一」之危害,紛紛要求調回蔭昌,無疑也是重要推動力。


結論


通過考察蔭昌南下行程可知:蔭昌從10月17日夜抵達信陽到10月22日抵達孝感,耽擱了近5天之久;從10月22抵達孝感到10月27日黎明令清軍進攻,又耽擱了近5天之久。其行動可謂「一波三折」:先「踴躍前行」,既而「遲遲不發」,最終「固布守局」。蔭昌之所以如此,並非因為北洋軍不聽其命令,也不是他顢頇畏戰。而是由於10月18日清軍與革命軍首戰失利,蔭昌意識到了對付革命軍並非易如反掌,因此一方面要求調用大炮等,一方面則贊同袁世凱提出的「固布守局」戰略。直到10月27日黎明,待籌備完全後,蔭昌才令北洋軍進攻漢口。


由於在鄂清軍出現了「一軍兩帥」的局面,袁世凱當然不會滿意,提出了「不為遙制」等軍事八條。10月18日,清廷同意。10月21日,在盛宣懷、載澤的幕後推動下,清廷決定調回蔭昌,予以袁世凱軍事全權。但要求袁世凱迅速南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盛宣懷等人主張「速剿」,對蔭昌在信陽「遲遲未發」十分不滿。同時,朝野內外,因「事權不一」之危害,紛紛要求清廷調回蔭昌。這也是清廷決定調回蔭昌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之前種種陳說是不準確的。


作者:王慶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網 的精彩文章:

網約車平台兩成存在「加價」 神州、易到、滴滴被通報
1946年,周恩來在上海的崢嶸歲月

TAG:東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