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聆聽│念想絮語 文/王大喜 誦/瑩秋

聆聽│念想絮語 文/王大喜 誦/瑩秋

2018/02/25 星期日 總第180447期

念想絮語

作者│王大喜 朗誦│瑩秋 編輯│卿筠

點擊下面按鈕聆聽朗誦

(一)像黑一樣的黑

雨一直下,顛沛著十月。

流淌的雨水,在萬千房屋上,匯成一片海洋。順著屋檐,斑駁著年輪。

好多年來,每一次下雨,她都會變得安靜,安靜地聽見,那些遠走的光陰。

屋檐下有把搖椅,搖走的時光,恍如昨日。

有時候她在想,當她再次坐上搖椅時,會不會依然的那麼年輕。

她攤開雙手,雨水從眼眶中,湧出來。

(二)念想

沒有人可以,比你接近念想。

在幾近漆黑的夜,把燈盞掛上,相思的角樓。似乎我自己,不能自已。

夜裡,秋雨一遍遍把街角翻透,細數想念。

佇立窗前,秋風經過的街道、古橋、小鎮、人群。迷離的眼神。

秋雨,一層苦過一層。

(三)村莊以及其他

秋天裡,除了一些陳舊的雜草,還有掠過頭頂的白雲。

有些沉默的羊群,在瓦脊上,凹凸不平。瓦沿邊有棵小草,趕著秋風,翻越山川、田野、村莊。滄桑的古井。

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把古井從肩頭卸下,從立春走到臘尾,屋檐下的,滿是歡聲笑語。

在歲月之間的,橫著一粒瓦。瓦片經過我的記憶,碎了一地。在呻吟,在疼痛。我拾起瓦礫,那些遠去的親人,在手心裡站起來。

慢慢地坐下。一個、兩個,都是親人。

(四)秋月

霞光西沉,月色擠進窗來,她打開抽屜偷看我的日記。讓我措手不及。

她爬上我的枕頭,澆灌我夢境里的一排火燒雲。碧水依舊。

她翻開我發黃的舊照片,月影彎下腰,拾起一把念叨,在守候中還原記憶。

她滑過我苦澀的文字,把詩句一行一行地,揉碎。

她用手撫摸過的村莊,豐收躺在田坎上;她路過的每一座小鎮,牛羊肥 壯;她丟下輕輕的問候,都是風清朗月。

她用雙手,把自己收割,把自己晾晒成,歸來的燕羽。

她的一些想念的言辭,被秋風緊緊地扣在手心裡,一路狂奔。

(五)葉落下

這個季節,葉落如雪;一夜之後,葉涼秋深。

一座小鎮的內心,是否比一座城市的心跳更為安靜。夜後秋草黃。

眼神布滿這裡的山山嶺嶺,秋天的清晨長滿皺紋。幾隻麻雀低低地飛過屋檐。羽毛有點涼。

如果可以,買一張車票,邂逅從窗外呼嘯而來,擁抱的時光。

走過多少的村莊,才能夠愛上你。我的陌生人。

(六)陽長的黃昏

多年前寫過的黃昏,就像乾淨的信箋。依舊東升西落。

她仰望的眼神,像風輕濯堤岸邊的楊柳。古塔上,風鈴聲聲。那時我喜歡在夕陽下,奏響口琴,那些沙啞而執著的孔,輕易地出賣了自己。

那些山峰,陡峭的夕陽掛滿山頭;金色的、墨綠色的,急急地爬過山的那邊去。

要用多少次勇氣,丈量黃昏的背影。用一顆睫毛,把夜梳理。慢慢地,才能走出,自己的背影。

(七)在草垛前

站在草垛前,你就是一捆桔稈,憐惜著,那些曾經生育過的子宮。

深入地下,幾個世紀以前,你是被遺忘了的光陰。

不遠處的村莊,黎明,從屋頂滑落。那些各懷心事的炊煙,匆匆的爬上瓦沿,探了探身子,陸續的遠去了。

(八)心裡的手

褪掉華麗,用樸實的十指扣緊生命。靈魂深處,骨骼的言辭。

走過生命的開始,手心裡都是夢囈。有時,記憶比生命還重。無數次,摘下良知,手心裡留不住,半點紅塵。

入秋,屬於我的小鎮,比夜還單薄。那些語無倫次的夜晚,只要風一輕輕吹響,就搖個不停。

(九)遇見一棵樹

清風、綠葉、小草,曾經相擁。爾後,相繼乾枯。

剖析內心的獨白,窮盡一生,去忘掉遇見的一棵樹。

那片樹葉,正貓在雲朵之後,悄悄地翻越秋分。呼吸的養分,馬不停蹄地跟上向北的一陣秋風。狼的嚎叫。

半夜驚醒,看見肩抗獵槍的秋風,一路追趕落葉的影蹤。

一棵樹老了。秋風斜斜地掛在樹梢。樹榦里,流淌著清清淺淺的河。

原諒我們的年紀相仿,原諒時間的遙遙無期。

聽啊,秋風聲中春天走來了,那片落葉的身影,突然有了歸家的欣喜。

(十)會呼吸的鳥

雷雨之夜,鳥兒拾起一副腮,掛上夜空。

石板上的雨滴,在天空中遊走。一聲驚雷,把想念一瞬間瘦下來。

雨夜。一位歸鄉的路人。

匆匆的腳步聲中,慌亂的雨水把前方的路,連成兩處愁。

(十一)心裡的鎖

我用扇陳舊的門,關住腐銹了的光陰,時間是一把枷鎖,把記憶里里外外,裝滿牢籠。

我用手心,打開無數把鎖。青春與成長、失敗與成功,還有離鄉、遠走,無數把心坎上的鎖。

最後,思念是夜晚生了銹的枷鎖。

那些鎖住的光陰,銹了一大半。

一鎖就鎖了這麼多年。

(十二)一扇窗

窗,是歲月留下的詩句。把時間,平仄淺吟。

我把她放在風景里,從裡面流出的,都是美麗;我把她放在田野上,上面躺著的都是豐碩;我把她裝入信封里,打開的都是感言。

把窗放在冬夜裡,就是溫暖;把窗安在旅途中,就是牽掛;把窗放在心坎上,就是思念。

打開窗扉,心就不會沉睡。風,不會比夜空涼。

窗,只要選擇行走的方向,就不會迷失自我。窗,只要推開窗,就會擁抱所有。

(十三)一張硯台

那隻硯台,安靜的躺在角落裡。

烏黑的身軀,托著墨汁,雖說與高雅結緣,但是碾碎的墨痕,一點點把自己吞噬。

人們只驚嘆書畫作品的價值,卻不過問是出自哪只硯台的墨汁。到最後,不知是硯台成就了作品墨香千古,還是墨汁成就了硯台古韻萬年。

(十四)一串腳步

故鄉的池塘,穿過村莊。小路旁,是啄滿露珠的月光。

池塘里的一陣風,翻過雲朵,拍打著翅膀的浪花,把一段距離,剪成遙遠的地方。

行走的汽笛,像是回鄉的橋影,留下兩行清淚,把夕陽端上葡萄架。路上,小販吆喝的腔調。

(十五)一段煙火

在城市,在這座小鎮,那些不安的煙火,集體迷失了方向。

要不怎地,在空曠的夜空,瞬間不顧一切就綻放了一生的華麗。

美麗的花季,是多年流浪的一支煙火,在萬千的村莊中找尋,回鄉的路。

那年的雨季,匍匐成今夜,安靜的時光。一夜,便綻放了所有的離鄉之路。

GIF

(十六)行走的月亮

喜歡安靜的夜,靜悄悄。

桂子舒展肩頭,發梢就走到了八月的故鄉。小鎮的每個屋檐,都掛滿了馨香。

美麗的夢鄉,幽靜而濃郁,連月光都溢滿芬芳。從秦時走來的明月,淌過漢時的月光,登過高賞過菊。

她嘆息的地方,有好多的詩句,以詩人的姿勢,相思了幾千年。

《清風夜語》《平凡詩界》與您相約:

【紙刊補充公告】紙刊第二期...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DUCTION

王大喜別名:曉寒輕;貴州省甕安縣人,1988年生,現在貴州師範大學攻讀體育碩士學位。平時喜歡看書,愛好文字,喜歡文學創作,作品見於《散文詩·校園文學》,代表作有:《成長之痛》、《相思是一指流沙》;常見作品60餘篇見於《中國散文網》,代表作品有:《故鄉小記》、《一米陽光》、《在黔西北(散文詩)》、《行走瓮水(散文詩)》等等

朗誦者簡介

RECITERINTRODUCTION

瑩秋:美刊集團(微文美刊、讀者園地、美刊之聲)平台主播,一個溫婉舒雅的女子,管理學學士,教育行業,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朗誦風格沉靜溫婉,細膩自然,用真情對待文字,用聲音溫暖心靈。荔枝電台FM1504764瑩秋之聲

本刊聲明

PRINT STATEMENT

《微文美刊》是原創文學自媒體平台。本文作者王大喜,朗誦瑩秋投稿並授權在《微文美刊》「原創」刊發,文中圖片除作者照片外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其他微信平台如若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文章來源。本文經多次遴選,入闈「優秀作品」,特賦予讚賞功能,其金額的五成歸作者所有,五成用於平台運營,由於微信平台數據統計原因,作者部分兩周後結算。

歡迎加入我們

《微文美刊》《讀者園地》《美刊之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文美刊 的精彩文章:

聆聽│故鄉,皓月當空桂飄香 文/劉理燕 誦/梅落兮
品讀│悲情鷹嘴獅 文/謝光華

TAG:微文美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