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過完年跳槽,要考慮哪些要素?

過完年跳槽,要考慮哪些要素?

接收程序員的 8 點技術早餐

發完獎金了,過完年了,又到了人心躁動的時節。不少 IT 圈的小夥伴可能在思考,要不要換工作。

畫外音:有些小夥伴說,公司 3/4 月份才發年終獎?

今天和大家聊聊 IT 人換工作這個話題,樓主也面試過的不少候選人,站在面試官的角度,談談什麼樣的 IT 人會在面試中加分。

1

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最重要

為什麼要換工作是自己要想清楚的第一個問題,同時面試官也非常在意你換工作的動機。

「離家太遠,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加班太多,壓力太大」

「技術氛圍太差,學不到東西」

「薪水太低,總不漲薪」

「制度不公平,辦公室太複雜」

「業務黃了,公司倒了」...

動機,或者說換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一個非常主觀的東西,本身沒有對和錯,動因是你選公司最主要的標準。

有一些動因,是不用猶豫,可以立馬換工作的,例如:

「沒有時間照顧家人,需要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

工作和家人相比,後者顯然更重要。

「公司制度不透明,leader 管理不公平,吹噓拍馬的人在晉陞」

不公平的公司,多呆一天都是耽誤自己。

有一些動因,是需要自己仔細思考的,例如:

「總不漲薪」

是公司沒有漲薪制度,還是別人漲了你沒有漲,是 leader 不認可你,還是自己本身不夠努力。

「組織架構總調整,無所適從」

是組織架構成為公司發展的瓶頸理應調整了,還是 leader 在瞎折騰,需要了解清楚前因後果。

「學不到東西」

是公司不重視技術,沒有牛人指導,缺乏培訓機制,還是自己主觀不努力,不勤勉。

有一些小夥伴,問 ta,為什麼來面試:

「周圍的同事都在找工作」

這是典型的沒有想清楚。

「本身沒想換工作,我就面面試,看下自己的水平,自己的價位,看能拿到什麼樣的 offer」

每次聽到類似的回答,想死的心都有了,這是逗你玩呢,純粹在浪費彼此的時間。

還有一些小夥伴,問 ta,想去什麼樣的公司:

「都可以,先海投著試試看」

「先面著吧,拿到 offer 我再選」

這些 case,都是典型的對自己不負責,視自己的職業生涯如同兒戲。

或許,還有一個問題小夥伴們會就糾結:

「在北上廣繼續打拚,還是回老家干一份輕鬆一點的工作」

類似的雞湯文章在朋友圈有很多,也不說教了,說一下個人的觀點:

相比而言,越小的城市越靠關係人情,越大的城市相反越公平,前進的路與奮鬥程度成正比

海邊的漁夫,度假的白領,同樣是在海邊吹著海風,釣著魚,能一樣么?前者沒得選擇,後者選擇在自己手上

身邊回老家的朋友和同事,無一不後悔,無一不懷念當初充實奮鬥的時光

為了能讓老婆生產時,在私立醫院享受優質的服務,而不是在公立醫院排幾小時隊,看護士臉色,受盡醫生的氣,今天,必須努力奮鬥

十年後,你一定會感謝十年前選擇奮鬥的你。

畫外音:wacale,這碗雞湯,我幹了。

2

解決什麼職業發展瓶頸是第二個要想清楚的問題

職業生涯不同階段考慮的重點可能不一樣,暫把直接生涯分為三個階段:

打基礎

尋突破

成事業

打基礎

作為技術人,職業生涯前些年,以學習技術,積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為第一要點。此時看機會,重點要考慮公司和團隊的這些要素:

是否重視產品技術,對產品技術不重視的公司不宜久留

是否有相對領先的技術棧,一直固守傳統技術棧,害怕技術革新的公司不宜久留

是否有成熟團隊,太年輕的全棧團隊未必適合校招畢業生

總之,「能不能學到東西」是這個階段最應該考慮的,見過不少工作 3-4 年,就為了 2k 漲薪就換過 N 個公司的候選人,甚為遺憾,感覺職業生涯早期沒有抓住重點。

尋突破

當在一個方向上做了 4-5 年技術,應該在一個領域內算半個專家了,這個時候,要考慮未來是往技術專家方向突破,還是業務或管理等綜合方向突破。

畫外音:不管是專家方向,還是業務或管理的綜合方向,樓主始終認為不能放棄技術,公司里缺技術專家,業務專家,綜合人才,不缺純管理者,始終要牢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此時,重點要考慮公司和團隊的這些要素:

是成熟的業務 / 公司,還是快速發展的業務 / 公司,後者在「開疆擴土」階段,有很多仗要打,打贏了硬仗,自然「突破機會」會更好

如果準備往技術專家方向突破,要考慮公司的業務需不需要對應的技術支撐,例如想做「高並發方向技術專家」,業務並發量低的公司恐怕不適合

如果準備往業務或管理的綜合方向突破,要考慮除技術外,能否有機會帶領一個小組,是否有機會做核心的項目,是否能學到技術之外的其他東西

總之,「能不能有機會主導一些事情,做成一些事情,突破自己,證明自己」是這個階段最應該考慮的,見過不少經驗豐富的候選人,簡歷上項目非常多,卻沒有一個是主導設計實現的,沒有一個系統維護超過半年的,沒有一個產品成功迭代一年的,甚為遺憾。

成事業

或許你已經是一個技術專家,業務組長或者部門經理,已經帶過隊打過仗證明過自己,如果要看機會,恐怕要考慮的更多是行業,業務和平台了:行業前景如何,業務市場多大,平台發展快不快,未來 3-5 年公司的預期是什麼,等等等等。

作為一個職場相對資深的人士,這個階段,或許可以多想想「事業」,而不是「工作」了。

畫外音:去年團隊內有個剛畢業的校招生,離職原因是,平台太小,巨汗。

3

最後的話

樓主工作十餘載只主動換過一家公司,從百度到 58,換工作的經驗其實並不豐富:

一來,能力有限,心臟小擔心被面試官鄙視

二來,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離職場瓶頸還很遠

更重要的,聽聞在各大公司發展的不錯的員工,甚至上市時賺大發的前台,都不是當初那一波最聰明最優秀的員工,而是留下來踏踏實實做事的一波員工

所以,在一個公平的團隊,公平的公司,踏踏實實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在正確的航道上,能堅持下來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祝大家新年工作順利,面試必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foQ 的精彩文章:

AI論文99%是灌水,99%的媒體在吹牛?AI從業者們怎麼看?
2018中國開發者人口普查

TAG:Info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