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吉米》(Jimmie 2018):歐洲難民議題的換位思考?

《吉米》(Jimmie 2018):歐洲難民議題的換位思考?

《吉米》(Jimmie 2018):歐洲難民議題的換位思考?

我們常說電影反映社會、反映真實,但比起越來越即時的新聞媒體,電影創作者要製作出一部確實貼合社會動態的原創故事要花上的時間,其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久的多。以歐洲2014年的中東難民議題為例,真的出現和中東難民議題相關的電影,大約已經是2017年的事情。在此之前,2016年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的紀錄片《海上焰火》(Fire at Sea)雖然講的也是難民,但該片拍攝的對象是來自非洲的難民,只是,非洲與中東難民在海上的命運其實相去不遠。

在世界三大影展上第一次看到與中東難民直接相關的原創電影,則是芬蘭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Aki Kaurism?ki)2017年與柏林影展金熊獎失之交臂的《希望的另一面》(On the Other Side of Hope,台譯:《在幸福的另一端》),接著同年戛納金棕櫚得主瑞典電影《廣場》(The Square,台譯:《抓狂美術館》)也在劇情中「略略地」觸及了中東難民/移民的議題(記得那個直接殺到主角家門要求他向他全家人道歉的小男孩嗎?)除此之外,與《廣場》同場較勁的匈牙利電影《木星之月》(Jupiter』s Moon,《白色上帝 White Dog》匈牙利導演凱內爾·穆德盧佐 Kornél Mundruczó執導)則是目前為止最直接描寫中東難民求生經驗的電影。在這個群我之間隔閡越來越大的年代,要讓他人能夠同理弱勢者的處境,甚至出手相助,最好的辦法或許就是站在他們的角度,說出他們的故事,但或許這樣還不足以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大部分觀眾在觀影喜好上多半仍然保守,願意主動選擇欣賞一個膚色長相與自己不同的難民的故事的觀眾,多半可能都是資深影迷,或是原本就高度關注相關議題的人——或許,這就是為什麼2018年鹿特丹影展的開幕片瑞典電影《吉米》(Jimmie,Jesper Ganslandt執導)決定把難民的角色置換成自己國家的人民。

《吉米》(Jimmie 2018):歐洲難民議題的換位思考?

《吉米》以一位4歲瑞典男童吉米(Jimmie)的視角描述他與父親為了遠離戰火,從滿目瘡痍的斯德哥爾摩出發向南尋找庇護之地,父親並且告訴他,突然不見的媽媽就在目的地等著我們。路上Jimmie一度與父親失散,所幸另一家人發現落單的Jimmie,並且好心的帶他繼續往下走,才沒讓Jimmie被遺落在荒野中自生自滅。「我認為電影的力量在於,它能讓你從別人的角度思考。」(I think the power of cinema is that it can put you in the shoes of others.)導演Jespery在接受鹿特丹影展官方訪問的時候如此說。或許就是這樣的精神讓他自編自導了這一部動人的電影。他直接讓瑞典首都陷入戰火,讓白人一樣也得翻山越嶺、飄洋過海,並且忍受其它歐洲國家民粹主義者捉弄,或是國境之地上永無寧日的驅趕、追捕與躲藏。這是在各種集權政體垮台後的西歐、北歐社會很久沒有經歷過的日子。

逃難生活與家鄉的戰事固然沉重,但是本片編導Jesper讓敘事從小孩的視角出發,讓一開始的旅程在小男孩的眼裡還有著一份冒險般的新鮮感,導演也不時穿插父親描述心聲的旁白,他對於Jimmie在他鄉的未來滿是美好的期待,也讓觀眾在這個沉重的背景之下看見希望的光芒。但當Jimmie與父親失散,本片讓我們看見戰火之下,兒童隨時可能面臨失落、與親人分隔的殘酷考驗。不只這樣,為了確保小主角的表演能夠自然流露真情,導演讓自己與他4歲的兒子Hunter在片中飾演父子,兩人的互動之間流露出的親密之情,以及Jimmie在與父親失散與重逢時的動人神情,果然是一般的演員搭配很難達到的。父子親昵的互動在大銀幕上的極為動人,彷彿四下的環境再不堪,只要擁有彼此就是天堂。父子兩人在大銀幕上的這種親昵,本片攝影指導M?ns M?nsson(也是2016年電影《迷失廣州》的導演)的掌鏡功不可沒。

《吉米》(Jimmie 2018):歐洲難民議題的換位思考?

從一部「難民電影」來看,《吉米》是一個大膽且聰明的嘗試,在這樣的設定下,創作者在編劇與場景設計的技術現實上免去了與故事主角之間文化上的隔閡,用能夠使用自己的語言,都讓本片的執行門檻降低許多。而將難民置換成歐洲人,或許能讓觀眾更有感地思考難民的處境,但轉念一想,這也可能成為一記道德上的險棋,許多問題也油然而生:為什麼要將難民換成歐洲人才可能有更好的效果呢?觀眾真的覺得只有白人遇到這樣的處境時,才比較可能關注嗎?我們對於銀幕上人物的同情,真的是因為他的處境,還是他的外貌也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反映呢?而我們又為什麼對銀幕上的白人演員更容易產生這樣的同理情感呢?《綜藝報》(Variety)影評人Jay Weissberg與《銀幕》(Screen)影評人Wendy Ide對本片這般的身分設定有更強烈的不認同。但導演在訪談中曾表示,他原意想探討的其實是幼童在極端情形下面對失去親人的心境與狀態,如果讓觀眾能因此也思考難民議題,也是佳話。)

但不論如何,《吉米》還是會被我歸為在中東難民議題之後,隨之出現的「難民電影」下的一塊拼圖,而如果我們真能因為這部電影而更能體會中東難民在歐洲流離的艱辛,對於不熟悉這個議題的觀眾而言,本片還是值得一看的。

版權合作??放映週報

《吉米》(Jimmie 2018):歐洲難民議題的換位思考?

《吉米》(Jimmie 2018):歐洲難民議題的換位思考?

《放映週報》主編;中央大學英文系碩士班畢業,曾任「MUZIK ONLINE」網路編輯。 書看得不夠多,自認不是文青;買不起時尚的行頭,也當不起假文青。 只是喜歡表演,喜歡電影,喜歡音樂,喜歡照著自己的步調探索銀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影網 的精彩文章:

「爸,您入圍了一項奧斯卡了!」——《水形物語》攝影師丹·勞斯特森的七天日記
金熊之後–四部奪得金熊獎的中國電影的故事

TAG:迷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