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從沒去過岳陽樓,為何卻能將《岳陽樓記》寫得那麼好?
坐落於洞庭湖畔的岳陽樓,因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聞名於世,各地的遊人都想站在岳陽樓上,用范仲淹的眼光,一睹「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秀麗景色,飽覽「陰風怒號,濁浪排空」的震撼場景,體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豪情壯志。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千古名篇的誕生地並不在此。
慶曆四年,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被貶到湖南嶽州做太守,因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於是重修岳陽樓,徵集詩詞歌賦刻在上面。滕子京之前在涇州(今甘肅省內)任職的時候,因為貪污被貶,滕子京貪污的數目很大,以當時的律法,小小的貶謫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在滕子京就要被重罰的時候,范仲淹站出來保住了他。
范仲淹和滕子京是同鄉,又一起考中了進士,感情深厚。范仲淹雖是剛正不阿的清官,但仍然不忍心看著好友受苦,於是出面保住了他。滕子京在岳州做出政績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恩人兼好友的范仲淹,也因此才有了流傳千古的絕唱。
范仲淹一直都是宋仁宗非常信任的大臣,敢於直言進諫,對社會弊端真知灼見。當時北宋朝廷經常入不敷出,老百姓賦稅又太重,北方又有外族入侵,時局動蕩,宋仁宗急切的希望用變法來改變現狀。
范仲淹大膽地提出改革意見,但也因此觸犯了權貴的利益。慶曆五年,范仲淹在處理好朝廷的變法改革事宜之後,向皇上稱病,外出巡守,出任鄧州,直到慶曆八年才離開。也就是說,滕子京邀請范仲淹寫文章的時候,他還在河南忙著呢。
范仲淹並未去過岳陽樓,他在《岳陽樓記》中對景物的描寫,實際上是來自於滕子京寄來的《洞庭晚秋圖》和自己的聯想。而且有心之人早已看出,《岳陽樓記》雖是一篇寫景遊記,但其核心卻是為了表達范仲淹內心的情感。
洞庭晚秋圖
景由心生,從傷極到樂極,從「淫雨霏霏」到「春和景明」,從「滿目蕭然」到「把酒臨風」,景物隨心而變,絲毫不受時空限制,創作出了如此氣勢磅礴的絕唱。
可惜,早已身處江湖之遠的范仲淹,面對洞庭圖景,最終還是逃不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愁思。
參考文獻:《宋史·范仲淹》、《范文正公年譜》
※此人是曾國荃救命恩人,攻破天京後暴斃,曾國藩卻不肯透露其死因
※他8歲當皇帝,身為亡國之君,卻能壽終正寢,後代對他評價也很高
TAG:無風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