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銀行業大裁員 中國該如何變革?
在中國歡度2018年農曆春節之際,據媒體在當地時間2月21日的報道稱,澳洲的四大銀行之一國民銀行NAB,在本周正式開始實行早前宣布的裁員計劃。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去年十一月份宣布裁員六千人,占銀行總人數的五分之一,第一批下崗員工將於本周離職。消息一出,不僅整個澳洲媒體嘩然,就連還在春節放假期間的中國銀行業從業人員也感到十分驚愕。人們在問,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大規模裁員,趨勢如何?
一
全球銀行業裁員可能是大勢所趨
其實在澳洲四大裁員之前,世界其他銀行已經在不約而同選擇了大幅的裁員行動。據媒體報道,2017年,日本最大銀行三菱日聯表示,三菱東京銀行計劃截止至2023年裁員大約6千人;蘇格蘭皇家銀行將關閉259個分支銀行及網點,並裁員680人。
這些銀行裁員,表現是人工智慧AI代替了人工,NAB總裁Andrew Thorburn在接受澳媒《AFR》採訪時表示,「因為新的技術的應用,我們必須要重新評估他們的員工。很多工作可以由AI完成,我們今後需要的員工數量將會減少。與此同時,我們還會關閉一些分行和ATM。」其實,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後危機時代的金融市場和金融監管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銀行經營管理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從宏觀層面來看,一個是全球經濟環境;另一個是監管政策。
從全球經濟看,全球銀行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新興市場雖仍在高速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英美市場正在復甦,但大部分歐洲市場則依舊停滯不前。而隨著全球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加大,以及各種風險因素的疊加,給全球銀行業發展帶來更加錯綜複雜的挑戰。
從全球銀行業的監管政策看,監管更趨謹慎,銀行的盈利增長受到較大的制約。目前歐美的監管機構在改變全能銀行模式,將投資市場業務從零售金融和企業金融系統中分離出來。美國的沃爾克法則禁止銀行從事賭場資本主義業務,也就是從事高風險的衍生品期貨交易業務;英國則通過「銀行改革法案」,將投資銀行業務從零售金融和企業金融中分離出來,獨立運營。因此,一方面,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受到較大的制約;另一方面,銀行又不得不承受較高的監管成本,監管套利無所遁形。銀行的整體利潤增長空間受到擠壓。
從微觀層面來看,一是金融科技發展方興未艾;二是為應對金融科技挑戰,銀行開始布局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技術。
從金融科技發展看,金融科技公司快速蠶食銀行業務。新興的金融科技公司如歐美的PayPal、非洲的M-Pesa、中國的支付寶等數字和移動支付運營商在新興市場迅速崛起,網路銀行、網路借貸、網路理財等新業態不斷湧現,正在各個細分領域攻擊傳統銀行的核心業務。這些新進入者建立起了以客戶體驗為導向、以數據技術為驅動、以互聯網低成本擴張為手段的業務模式,加快對銀行核心業務發起猛攻,對銀行價值鏈的客戶界面、應用服務、基礎設施所有層面發出挑戰,銀行的利潤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從銀行運用人工智慧看,由於技術的飛速發展,銀行智能化發展也非常迅猛,更多的「機器人」代替了人工。基於數字化的智能生態運營平台使用面不斷擴展,全球銀行業中,通過互聯網和移動渠道完成的銷售與諮詢所佔份額逐年提高。據波士頓諮詢公司2016年研究報告顯示,未來全球零售銀行業,通過互聯網和移動渠道完成的銷售與諮詢所佔份額將從2012年的15%增至2020年的40%以上。現在,銀行與客戶之間的聯繫已經從「人對人」對話情景轉變為「人對機」。銀行專業的數據管理和高效運作流程,使得銀行人工操作的崗位逐漸減少,一線臨櫃員工面臨轉崗失業的可能性。但同時,智能化的深入發展,AI代替人工崗位也從前台一線逐步轉向中後台崗位,如金融預測、反欺詐;風險管理和授信審批;智能投顧,合規監控以及後台的結算清算和客戶服務等等。
基於宏觀和微觀背景,全球銀行也在尋求變革,大量通過人工智慧的運用,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服務客戶,以適應全球經濟金融發展的需要。總之,銀行是不會消亡的,但運行模式將被顛覆。銀行只有加大金融科技創新,打造以自身業務為核心、融合科技創新的一體化移動金融生態圈,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
中國銀行業必須未雨綢繆積極變革
我國銀行業雖然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減櫃減員的情況,但是,通過年報季報,可以發現部分銀行已經開始撤併網點,同時伴隨著員工數量的減少。實際上,隨著銀行離櫃率的不斷上升,平均的離櫃率已經達到85%左右,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線上辦理業務,而物理網點則漸漸成為銀行的「累贅」,巨大的房租人工費用占銀行費用的比例相當大。自2014年開始,部分銀行對物理網點已呈現收縮態勢。這種態勢會隨著科技發展,時間的推移會得以延續,而且會不斷累積,目前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是,最終會由量變到質變,到了臨界拐點將會呈加速態勢。
當前,銀行儘管面對新時代新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如何形成商業銀行自己的、獨特的、不偏離金融屬性的金融科技業務模式,是中國銀行業面臨的重要挑戰。面對經濟金融環境和金融科技帶來的劇烈變化,必須未雨綢繆,積極變革。要將「金融+科技+互聯網」作為戰略方向,依託自身優勢從戰略層面強化金融與科技的融合,構建新業務形態,變革其組織、流程、運營、技術等、建立新業務體系。
首先,商業銀行必須洞察客戶的金融需求,將業務創新、技術創造性運用和平台生態結合起來,創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金融科技平台。要構建場景金融的生態系統,有效獲客和留客。要積極發展直銷銀行,打破傳統網點的時空限制,為客戶提供全時空、閉環式、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務。要積極探索智能交易系統,為客戶提供投融資、支付結算等交易金融服務。要構建智能化的風控體系,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科技工具,改進以人工為主的風險防控體系。
其次,商業銀行要加快組織架構的改革,將商業銀行疊床架屋的組織架構進行有效的、有邏輯的精簡,並逐步實行以條為主、以橫為輔的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架構體系。只有將客戶、產品進行有效的歸集,才能很好地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務,從而有效鞏固客戶的黏性;同時,將風險、財務、人力資源等管理功能有效內嵌到業務部門內部,發揮管理的有效支撐、保障、監督作用。
第三,穩妥開展後台整合,將銀行的軟體開發、結算清算、客戶服務等功能進行整合,探索公司化運作方式,對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部門進行成本核算,進行精細化的管理,減少無效的開發和成本開支,減少跑冒滴漏。把精力集中在重大AI技術開發和重大平台建設項目上來。同時,通過後台集中處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務效率,減少操作風險。
第四,逐步改變銷售模式。有效整合網點資源,對網點小、功能少、輻射短的網點進行歸併,向大型、綜合網點集中,逐步減少低產網點。更加強調金融產品的獨特設計,銷售模式逐步從以網點為主的銷售模式,向強化體驗式銷售模式轉變。
最後,要加大人員調整結構力度。要對現有的櫃面員工進行培訓,加大客戶經理、理財師以及風險控制等內容的培訓。在新增人員方面,要積極引進具有數理、計算機等方面學科背景的青年才俊,大大增強銀行的科技人才儲備。同時,要設計好激勵機制,讓這些人充分發揮聰明才智,使銀行的科技和人工智慧水平上更高的台階。
展望未來,「銀行不會消亡,但可能面目全非」。金融科技的運用已經成為商業銀行發展不可逆的大趨勢,銀行的運作模式將會出現顛覆性的變化。對商業銀行而言,及早理性應用金融科技進行金融創新,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獨佔鰲頭,才能更好地適應經濟金融發展的大趨勢。
來源:中國新聞網
TAG:銀行聯合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