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八桂歷史上行政區劃的重要節點

八桂歷史上行政區劃的重要節點

八桂是廣西的別稱。廣西最早納入中國統一政區系統的行政區劃,始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在 秦始皇設置的36個郡中,長沙郡的零陵縣,縣治在今全州縣西南,轄及今全州、興安、資源 等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攻取嶺南,設置桂林、象、南海等3郡。從此,今廣西地 區的行政區劃,先後經歷2200多年的歷史,期間變動甚多,以下只是記錄其行政區劃歷史變更的重要節點。

繼秦之象、桂林郡之後,漢初治轄在今廣西境域的郡縣隸屬南越國。西漢元鼎六 年(公元前111年) ,南越國亡,置鬱林、蒼梧、合浦、零陵等4個郡,與東漢建安八年(公元 203年)置的交州一樣,均為一級政區,除今靖西、那坡、德保、隆林、西林、田林、樂業、 天峨、南丹、桂林、臨桂、靈川、龍勝、全州、興安、資源、灌陽等縣市以外的今廣西大部 分地區屬交州。初為漢代監察區的交趾刺史部,始置時治龍編縣(今越南河內附近),元封五 年(公元106年) 遷治蒼梧郡廣信縣(今梧州市區),由於州牧刺史日漸領兵權重而總攬全州軍事、民政,最終在東漢末年演變為一級政區,在獻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 改為交州,成為 統轄及今廣西和東至福建省廈門、西到雲南省河口縣、南至海南省和越南峴港灣、北到貴州 省榕江縣的統一的一級政區。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交州遷治南海郡番禺縣(今廣州)。

三國至南朝宋代泰始六年郡、縣階段。這個時期。 在今廣西境域內缺少州一級政區設置,治轄今廣西屬地之郡縣,先為三國孫吳之交、廣、荊 等3個州及蜀漢之益州統轄;後為晉之交、廣、湘、寧等4個州所領。

南朝宋代泰始七年至陳代州、郡、縣階段。恢復一 級政區設置,縣以上一、二、三級政區齊全。在泰始七年(公元471年) 始置的越州,曾是當 時全國21個州之一。

隋朝至唐朝至德三年州(郡)、縣階段。兩級政區取 代三級政區。期間,隋先廢郡創州縣兩級制,後改行郡縣兩級制,並試圖裁郡減縣。故而在 隋末計設置5個郡、58個縣。唐朝中期一度在今廣西相繼設置40多個州、200多個縣。

唐朝乾元元年至五代道(軍)、州、縣階段。縣以上 回復三級政區設置。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 唐朝的道由監察區正式演變為地方最高一級政 區。

宋朝設有路、州、縣三級政區。設置於端拱元年(公元988年) 的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是今廣西得名之 始。

不過,最初的「廣西路」是個財政區,而非行政區。直到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正式廢除道名, 太宗下詔以負責財政事務的各路轉運使「察地方事,兼統軍民庶政,分路而治」,廣西路才 由財政區轉變為一級行政區,取代嶺南西道(建武軍)等一級政區。政區範圍包括除今桂東北 以外的廣西絕大部分地區和今海南省、廣東省電白、茂名以西地區,以及雲南省廣南、貴州 省興義、興仁等地。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又析置黔南路於今桂北,轄及今貴州省南部黎平 等地。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並黔南路入廣南西路,稱廣西黔南路。次年,複名廣南西路。

元朝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設置的廣西行中書省,開創廣西省制的先河。

洪武二 年(公元1369年),廣西行中書省劃轄海北海南道宣慰使司。同年六月,隨著海北海南道宣慰 司及其欽廉兩府改隸廣東行中書省,廣西由瀕臨海洋的省份,變成隔山遠海的內陸省份,持 續時間長達600年之久。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 ,原隸湖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的 全州及其灌陽縣劃歸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此後,桂東北地區一直為廣西統一政區的重要組成 部分。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廣西省非一級政區建制,是隸屬於中南大行政區的二級政區,下轄市、自治區(行署級)、專區。 後期的省制才恢復為一級政區。廣西省直隸中央政府,為地方最高一級政區,原省以下三級 政區均設有的自治區先後依法相應改為自治州、 自治縣和民族鄉。行政區劃有過調整,似乎有點頻繁: 1950年設置梧州、南寧、柳州等3個市。1950年,慶遠專區更名宜山專區。次年, 撤銷武鳴專區。 同年,梧州、鬱林2個專區合併為容縣專區。1952年,廣西省劃轄 原屬廣東省的北海市。1952年劃轄原屬廣東省的欽廉 專區。同年,南寧、欽廉、龍州等專區分別更名賓陽專區、欽州專區和崇左專區。次年,賓 陽、崇左兩專區合併置邕寧專區,並撤銷柳州專區。1954. 年,又撤銷邕寧專區。次年,復 析出欽州專區劃歸廣東省管轄,並更名合浦專區。1956年,百色、宜山兩個專區改為地區。

1951年設立龍勝各族自治區開當代廣西縣級以上民族區域自治之先河,但廣西第一個報政務院批准成立的民族鄉則是全州縣的東山瑤族鄉,成立於1951年9月27日(當時叫東山瑤族自治區,縣轄的鄉鎮建制)。1952年,廣西設置了桂西壯族自治區,是相當行政公署層級的二級政區,並於1956年改為桂 西壯族自治州。到1957年設置省級廣西壯族自治區,標誌著全廣西范 圍內的民族區域自治格局全面形成。

1957年7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 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決定,撤銷廣西省,設立廣西僮族自治區,以原廣西省行政區域為其行 政區域。1958年3月5日,廣西僮族自治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宣告成立廣西僮族 自治區。1965年10月12日,國務院又批准,廣西僮族自治區更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1957年12月20日,撤銷桂西壯族自治州和百色、宜山兩地區,分別設立邕寧 專區、百色專區和宜山專區。次年,又撤銷平樂、容縣等2個專區,分別設立梧州、玉林等2 個專區,並將宜山專區更名為柳州專區、邕寧專區更名為南寧專區。1965年,增設河池、欽 州等2個專區。 1971年,南寧、柳州、桂林、梧州、玉林、欽州、百色、河池等專區均改為 地區。1994年,欽州地區撤地改市。1997年,玉林地區撤地改市。1998年,桂林地區與桂林 市合併設置桂林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秘桂北 的精彩文章:

湘江戰役紀念館桂北兒女參加紅軍的展覽窗口裡唯一的全州籍老紅軍

TAG:探秘桂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