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堅持」有意義嗎?

你的「堅持」有意義嗎?

【1】

在這個自媒體泛濫的時代,我個人長久關注的對象其實不多。

「女神經」算是其中一個。

「女神經」是她自己這樣稱呼自己的。原本我以為,這會是一個神經大條、雷厲風行或者色厲內荏的姑娘,但後來事實證明,這種「望名生義」的認知是錯誤的。

大概是三年多以前,有次璇兒分享了一篇女神經的文章在朋友圈。我讀了很多遍都覺得妙不可言,自那時起開始關注她的文字和生活,迄今為止有三年余了。

這姑娘實在很美好。

今年29歲,自由寫作者,獨身在深圳。

她曾罹患過抑鬱症,卻又以自身強大的意志力走出陰影;她曾無法輸出思想和文字,窮到不捨得吃飯,如今卻可以隨時隨地獨身踏上遠行。

她堅持閱讀,堅持寫作,堅持旅行,也堅持靈魂剖析式的自我反省;她堅持善良,堅持溫柔,堅持自我,也堅持保留住一些荒謬世界中屬於自己的稜角。她有很多堅實守候的讀者,但她似乎也從來不會因為他人的期待和喜好便妥協和逢迎。

我實在欣賞更由衷欽佩這樣的姑娘——洞悉世事卻也堅守自我。這在如今社會實在是難極啦——因為一些自視智商高的人,情商跟不上;一些自視情商高的人,閱歷跟不上;一些自視閱歷多的人,思想跟不上……

像「女神經」這樣的姑娘,我只想得到一句話來描述:「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成熟的溫柔。

【2】

「女神經」的所有堅持似乎都是有意義的。

堅持閱讀,她的文字深刻而自省,矜持而厚重。脫離許多爆文的低級趣味和嘩眾取寵,宛如日本茶道,精髓在於自身內心的清靜平和,而不圖品茶者奉上多少讚揚。

堅持寫作,她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建立了自己的專欄,還有許多讀者心甘情願付費訂閱她不定時的推送。這不僅讓她經濟自由,更讓她隨心所欲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堅持旅行,她獨自出國遠行、奔赴西藏、踏遍山川,駐足觀察世間的冷暖,也躲在拉薩機場的洗手間偷偷抹淚向雪域告別。

看似所有的「堅持」都給了她好報。但是我要說明的是,她的這種堅持,不是勉強和自我逼迫。

閱讀是習慣,寫作是反省,就連旅行,也是讓思想和靈魂沉澱下來以便再次上路前行的方式。

就比如,有段時間,「女神經」忽然告訴大家,她要消失一段時間。沒有人知道她去了何處,在做什麼,只是不再更新文章,足足三個半月。她不怕「掉粉」,不怕「過氣」,不怕被人遺忘。三個月後再出現,有讀者留言說看到她的新文章,熱淚盈眶。她回復:「不必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最重要的事啊!」

回到原題。她的堅持如此受益,而我們呢?我們很多人的一些「堅持」是不是也一定有意義?是不是讓自己深感痛苦?或者,這種「堅持」無形之中已經變成了束縛、壓抑和自我勉強?

【3】

為什麼今天要探討這個命題?

自古以來,太多聖人名人宣揚「堅持」和「毅力」的價值了。尤其在成功學盛行的今天,周圍很多人援引無數「堅持就會成功」的名人軼事來告訴我們堅持與成功之間看似不可磨滅的聯繫。

可是所有的堅持就真的都有意義嗎?堅持足夠長久就一定能夠通往成功嗎?

我想,今天很多人的「堅持」已經曲解了堅持本身的含義,因此無法從中獲取力量。就像我們曾提倡孝道,可後來太多人打著「孝」的旗號,將其變為「愚孝」。

什麼樣的堅持是無意義的?

最近最為強烈的一種關於「無意義堅持」的感受,來自類似「堅持日更營」這樣的群體。這是怎樣的群體呢?群體中每個人都要堅持每天寫一篇文字,不少於一定字數,以督促自己在寫作上的進步。更嚴格者,由組織人每天命定主題,所有人進行命題寫作。

開始我很佩服這些擁有頑強毅力的寫作愛好者們。坦白來講,我們大多數人每天的經歷和體驗並非都是新鮮的。能夠日復一日地從生活中不斷提取素材並形成文字,其實是需要耗費很大精力的。人很難每天都有新的見識、感悟和思想,但這一群體正是要通過這種相互勉勵+自我鞭策式的方式,督促每個人堅持自我更新。

可越到後來,我開始懷疑他們這樣的堅持。

誠然,你可以說是因為我自己太懶,做不到他們這樣的程度,因此貶低他人。可是,當我看到這些人中很多到後來已經身心俱疲,每日像完成任務般「碼字」時,讀著那些毫無思想、味同嚼蠟的文字,我便明白,這種堅持已經毫無意義了。

所有的堅持應該都是自發而主動的,應該都是有正反饋的,應該是在每一次完成後能讓你覺得心生美好的。如果這種堅持需要你應付、需要你壓抑痛苦、需要你心不甘情不願去完成,那它已經失去意義了。

也許有人說,像寫作這樣的事情,就是需要堅持才能提高啊。就連魯迅先生都說:「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寫作了。」可是,魯迅先生首先是有思考和可供吶喊的源泉;普通人沒有這些,為了寫作而堆字砌句,無病呻吟,就實在不必要。為了寫夠每天規定的字數,多加幾個「的」或多引用幾處名言;為了提交規定主題的文章,東挪西湊拼一篇自己毫不擅長的投資理財類文章或區塊鏈相關的東西,讀來實在無味。

這種沒有任何進步而又耗時耗力令自己痛苦的堅持,你還打算撐多久呢?

【4】

當然,並非所有痛苦的堅持都沒有意義。

在健身房氣喘如牛大汗淋漓時,有人會覺得痛苦。

起初幾天接觸VOA腦中一團亂麻時,有人會覺得痛苦。

每天鬧鐘響起督促自己早起而睡意正酣時,有人會覺得痛苦。

… …

但是這些種種痛苦是在與自身的惰性抗爭,堅持本身是無可反駁的。

誠然,前文中的群體監督激勵式的寫作上的堅持,某種意義上而言也是在與自己的惰性抗爭,但是一種無法達到「自悅」的堅持,實際上收效甚微,無法帶給堅持者恆定的進步。我們換一種角度來看上面幾種情形:

發誓每天健身一小時,然後在健身房裡聽音樂聊聊天待夠一小時打卡離開。

下定決心練習英語聽力,然後戴著耳機想著心事同一篇文章循環了十遍都不知所云。

希望成為早睡早起作息規律的人,然後前一晚玩手機到凌晨,第二天強迫自己跟隨鬧鐘起床,繼而一整天都懵懵懂懂。

… …

所以,同樣是堅持,如果沒有強大的發自內心的動力和毅力,沒有強烈的重塑自我和追求進步的意願,沒有自我驅策和悅納的能力,而只有自我欺騙式的隨波逐流、急於求成、迎合他人期待,那麼堅持就毫無意義了。

我也在思考究竟為什麼有如此多人始終沒有覺察到自己毫無意義的堅持。不可否認,或許其中真的有一些人通過這樣的堅持獲得了程度不一的進步,哪怕微乎其微,但其本人自覺自己是有進步的。

而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大體是像白岩松所說的那樣:「當下是一個成功學泛濫的時代,中國的很多扭曲和亂象,都與追求面上的成功有關。我們只是追求現實的結果,往往不追求真理;我們把結果看得非常重,因此我們從不享受過程;我們為了實現某種期待,往往不擇手段。

我想,可以將這句話中的「現實的結果」理解成那些兢兢業業做出的「日產文」,將「真理」理解成思考和總結。

實際上,我更傾向於那些追求「質」而非「量」的做法,比如本文開頭提到的「女神經」。再比如,前幾天看到一篇談如何寫作的文章,裡面講到他的寫作啟蒙老師,是如何教他將「姑姑走了,我覺得家裡很冷清」,最終寫成「姑姑走了,家裡的牌桌也沒人張羅了,小賣部的老闆娘看著我都眼生了,媽媽也是吃完飯就睡了,那把茶壺,蓋子上都生了灰。」

我想,與其竭盡心力地「日產」,不如精雕細琢地「打磨」。

【5】

這裡談的是寫作,也是生活。

與其痛苦不堪做毫無意義的堅持,不如尋找適合自己的節奏提高效率。

但是切記,自由可以有,要不得的是懶惰。

不要讓「無意義」成為不堅持的借口。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動你心 的精彩文章:

TAG:樂動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