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峨眉山這些絕活 你可能還沒見過

峨眉山這些絕活 你可能還沒見過

正月十五,峨眉山市將再現傳統的「鬧元宵」,18個鎮鄉都把深藏民間的傳統絕活拿了出來。

今天就通過「曦有故事」的圖片來了解下這些絕活吧。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

「喔山號」,最早起傳於城西壩,是用一年生長慈竹製作而成,將竹削成一節一節的無節竹筒,然後由小到大逗至二十四節,一般長一米。有的號手可以一口氣吹奏出二十四個「嘟嘟」。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

「牛兒燈」,起源於清朝末年,是用竹編牛頭,黒麻布作身,麻繩染作尾,由兩人合作披牛皮,戴牛頭,再由牛倌相伴在敲鑼打鼓、山歌聲中摹擬民間生產生活場景,時而牛打滾、時而穿梭刀圈、火圈等舞出高難動作,以示喜慶豐收和吉祥。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

「席草龍」,起源於明末清初年間。起初草龍全由稻草製作,稱為金龍,因草為金色。傳說是峨眉山上有一金龍寺,從前常有金龍下山到徑山寺外河裡遊玩,人們後來便以「金穀草龍」模樣製作,逢年過節玩耍,象徵吉祥。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

「高樁平台」,起源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已有近300年歷史。高樁造型的特點是:「險、奇、美、惑」。高樁上的人物、兒童扮演的「會娃」童顏稚氣化裝逼真。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

「花燈」,又名燈籠,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作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產物,花燈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現代社會多於春節、元宵等節日懸掛,為佳節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

「蓮蕭」起源於隋朝年間,簫本是一種錠樂器,當時是以許多筱(小竹)製作而成。隨著時間的移動,許多筱製作的簫,改成了單根的竹子進行手頭表演,上面還雕刻用花紋圖案、串著銅錢,拴上花兒,大膽地改變成現在的模樣:一米長的竹子,兩頭留節,中間對穿兩個或四個長空、橫穿鐵絲,鐵絲穿在銅錢中或其它金屬圓片中,舞動時發出有節奏響聲。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

「峨眉武術」,峨眉武術一招一式,練得不僅僅是身體,更是一種武魂!峨眉棍、峨眉鞭、峨眉童子功、峨眉硬氣功看得人是眼花繚亂。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

「龍燈」,龍燈又稱龍舞,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舞蹈,反映了古代中國人民對龍的崇拜,人們把龍作為吉祥的化身,代表風調雨順的願望,兩條長30多米的彩龍歡騰起舞,氣勢磅礴、場面宏大。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

「嗩吶」,到明代用于軍中作為軍樂,以後逐漸傳入民間,成為了一種民間樂器。峨眉山川主鄉還是「嗩吶特色文化之鄉」,很多人都是吹嗩吶的高手。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

「竹棒舞」,民間舞蹈,舞者手持一長一短的兩根竹棒,舞起來以後隨著節拍,敲打竹棍,上下翻飛,舞蹈粗獷、詼諧、流暢,很具畫面感。

封面新聞 譚曦攝影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話劇《蘇東坡》是一位怎樣的蘇東坡?導演編劇這麼說
紐西蘭一餐館菜單嘲笑中國顧客口音 被指種族歧視惹眾怒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