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燈芳華 聽傳承故事
史料記載,泉州元宵燈會始於唐代,流傳千年,不少市民都留下了兒時與小夥伴們一起「遊街燈」的美好記憶;從傳統的彩扎燈,到特別的針刺燈、刻紙燈,泉州花燈素以「精」「細」「巧」等特點而聲名遠播,受到了海內外人們的喜愛,並於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一代代泉州花燈工藝大師們在傳承中創新,延續著泉州元宵燈會的璀璨——
舉家賞燈樂趣多。圖為農曆正月十三晚上,新門街花燈展區,剛過一周歲生日沒多久的雙胞胎姐妹依婧、依涵在父母的陪伴下逛燈展。(陳起拓 攝)
堅守匠心代代傳。圖為國家級非遺「泉州花燈」市級傳承人林偉忠傳承父輩手藝進行花燈製作。(陳小陽 攝)
元宵燈 故事多
元宵燈會,月明星隱,華燈生輝,刺桐城中又是一派璀璨之景。賞燈,自古以來便是泉州人「鬧元宵」時的一個重要活動。那一盞盞精雕細琢而成的燈兒,既襯託了元宵的良辰美景,也成了人們寄託祝福的吉祥之物。
元宵節,在民間亦被稱為「燈節」、「燈會」。始於唐代的泉州元宵燈會習俗,相傳是經由從中原南下的人們帶來,在宋代晉江人梁克京編纂的《三山志》亦有提及,「上元燃燈弛門禁,自唐先天始」。習俗與本地文化相互交融,也有了新的一層含義,如在閩南語中的「燈」與「丁」同音,故泉州地區常將「出燈」寓意為「出丁」,意在祈願人丁興旺。借元宵燈會,人們也寓意於燈,求福許願。
習俗傳承數代,每逢上元之夜,刺桐城中家家戶戶會掛上漂亮的花燈祈福。為了增加節日氛圍,城中還會舉行燈會,燈會中所展出的花燈,既有潤餅燈、鼓仔燈、紅橘燈、扇燈、關刀燈等製作較為簡單的燈,也有繡球燈、如意燈、蓮花燈、寶塔燈、古厝燈等製作較為複雜華麗的燈,還有能自動旋轉的動態的跑馬燈,品類繁多、琳琅滿目。人們趁此團圓佳節,一同結伴出遊,大人逛街賞燈,孩童提燈游燈,到處熱鬧非凡。不少市民和遊客感慨,看了泉州的花燈,才明白什麼叫做「光明之城」。
最初名為「花燈展覽」的泉州燈會,於1978年重新恢復,在不斷地創新和傳承中走來,今年正好第40年。從傳統的彩扎燈,到特別的針刺燈、刻紙燈,泉州花燈因優美精巧、玲瓏剔透、色澤鮮艷、裝飾華美、刻法工細等特點而聲名遠播,已於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隨著時代的變遷,一批又一批泉州花燈工藝大師們在傳承中不斷創新,不斷滿足一代代人對於泉州花燈的審美與欣賞追求。
「早年每逢元宵節,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花燈。」國家級非遺「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陳曉萍笑著說,父親陳天恩是古城遠近聞名的彩扎工藝師和花燈工藝師。小時候,父親總會用竹篾做出各種花燈造型,糊上顏色各異的紙,做成一盞盞造型簡單卻又別緻的紙花燈。元宵節時,孩子們拿著他做的形態各異的花燈,小心翼翼地點上蠟燭,或拖著或提著,繞著村莊邊走邊遊玩。
「每年元宵節的『遊街燈』,都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對國家級非遺「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曹淑貞來說,與夥伴們提著燈籠一起玩耍,是兒時最美好的回憶。在父親的影響下,他們七個兄弟姐妹都擅長做花燈。如今,每年元宵節前的幾個月,家族中不論男女老少,都齊上陣一起製作花燈。她精湛的花燈製作技藝,受到了海內外人們的喜愛,甚至專程登門購買、收藏。她的兩個弟弟和女兒等家人,都是國家級非遺「泉州花燈」的市級傳承人,獨立創作的作品斬獲各類獎項。
「我做的第一盞花燈,是寄在朋友那裡售賣出去的。」對國家級非遺「泉州花燈」市級傳承人林守明來說,朋友的相助讓他接下來都生活在製作花燈的樂趣中。他的兒子林偉忠與兒媳翁劍虹更是接過他的衣缽,相互扶持,「一年辛苦只為元宵時節綻放」。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一代代花燈工藝大師們,用辛勤的勞作和精湛的技藝,續寫著一段段與花燈有關的傳奇故事,其中更蘊含著兩代人的親情,夫妻攜手相伴的愛情,以及朋友之間互相信任的友情。人與人、人與燈真情相守,延續著泉州城中元宵燈會的繁華與熱鬧。
創意元素讓花燈更時尚。圖為新門街展區,記者透過斑斕的燈光拍攝的一盞立體感十足的小狗花燈。 (陳起拓 攝)
家長帶著孩子體驗「遊街燈」樂趣。(陳小陽 攝)
賞花燈芳華聽傳承故事
「春光結勝百花芳,元夕分華盛泉唐。」今日元宵節,一年一度的元宵燈會已拉開帷幕。人們在賞燈時,時常對那些做工精細、造型優美、創意十足的花燈讚嘆不已,感慨於花燈製作者的能工巧思,甚至好奇這一盞盞美輪美奐的花燈到底是如何創作出來。近日,記者採訪了幾位泉州本地知名的花燈藝人,帶大家欣賞花燈的精巧技藝,並揭秘背後的精彩故事。
歷史
泉州元宵燈會始於唐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大節之一,因當天的節俗活動多與「燈」有關,故又稱之為「燈節」。
源起為何?民間相傳是源自漢武帝於農歷正月十五在皇宮設壇祭祀當時天神中最尊貴的太一神,由於祭神的儀式要徹夜進行,為了照明之需,便用燈火來照明,而這便成了元宵點燈這一習俗的開端。習俗延至後代,已在民間廣為流傳。到了唐代,在正月十五點燈祈福,成為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當時無論達官顯貴或是尋常百姓家,都會在這一天點燈,而這一盛景,被唐朝大詩人盧照鄰寫進了《十五夜觀燈》,其曰「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追溯泉州花燈的歷史,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泉州師院閩南文化生態研究中心主任陳桂炳教授介紹,根據現有的史料分析,大多認為泉州上元點燈之俗是在唐代,由北方漢人南遷帶來。泉州元宵燈會始於唐朝,興於宋朝。相傳自泉州開始建城,便每年舉行,民間還有一個傳說流傳至今,據傳在唐僖宗廣明元年時期,河南固始人傅實以威武軍節度招討使從長安帶兵入閩鎮守泉州,聘紫雲黃守恭五世孫女為夫人,隔年元宵節前,黃家送紅、白蓮花燈一對,預祝早生貴子,從此開泉南上元娘家送燈先河。後傅實移居南安豐州桃源,建唐王宮,元宵節按照長安結燈儀式,與民同樂,往後相沿成俗。之後經過演變,泉州的元宵花燈習俗也日漸多樣,當中包括了搶燈、掛燈、送燈、觀燈、點燈以及游燈等活動。
古代泉州燈會展示的花燈之多樣,在古籍中可尋得描述,如在宋代梁克家的《三山志》便有提及,「泉州花燈品種色色俱全,蓮花燈、百花燈、琉璃燈……」足見當時花燈品類之多元。歷經數代,泉州花燈的品類不僅有增無減,現更以獨有的刻紙、針刺、料絲鑲裝等精妙絕倫的工藝而馳名中外。
讓孩子從小感受元宵氛圍,了解花燈。圖為小朋友在家長的帶領下到海絲藝術公園賞燈遊玩。(陳小陽 攝)
大師們各顯神通,把「故事」放進花燈里。圖為新門街展區,一盞跑馬燈的「美人」旋轉起舞。(陳起拓 攝)
海絲藝術公園內,做工精細、造型優美的花燈讓人讚嘆不已。
技藝
一針一刀守匠心
匠心獨運的泉州花燈,以精妙技藝名揚八方,歷經千百年的歲月,成了本地人們引以為傲的文化,亦成了外出打拚遊子們難以割捨的鄉愁,還成了四方訪客們爭相來探的「絕妙佳景」。
時光如水,轉瞬數代,時代變遷讓泉州花燈悄然換上了一張張多姿多彩的「面孔」,但唯一不變的是一代代花燈工藝大師們始終堅守的信念,古老的手藝經由他們用心傳承著,也在他們的巧手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細琢:竹篾扎燈骨牙刷徐上色
「若按製作工藝來區分,泉州花燈可分為刻紙燈、針刺燈和彩扎燈。」自小便開始隨父親學做花燈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彩扎工藝師陳曉萍,每每談及花燈,如數家珍。在他眼中,一盞傳統花燈,當中融入了太多耐人尋味的元素,將雕刻、繪畫、書法、造型、配色和漂染集於一身,兼具歷史文化、藝術審美、裝飾實用等價值。
泉州花燈素以「精」而聞名於世。何謂「精」?不少人認為是源於它用「精巧之工」來造就「精美之貌」。對此,陳曉萍想起了在2010年元宵前夕,自己花費數月打造的一盞彩扎燈,此燈以「龍」為題,雖耗費了自己的諸多心血,卻也成為當年元宵燈會上一鳴驚人的佳作,不少參觀者因此對於彩扎燈的精妙之處有了新的理解。「彩扎燈雖是在元宵節常能見到的花燈,但想要做好它實屬不易,僅是扎骨架就很考驗功夫。」以當年那盤旋於彩雲之上的龍燈為例,陳曉萍說,從巨大的龍頭、騰起的龍身到舞動的龍爪,以及七彩的祥雲,僅憑纖細的竹篾來綁紮,就要構建起如此複雜的彩扎燈。一根根竹篾的彎曲、卷繞及交錯,以紙捻將之交疊之處纏繞、粘固,由此整盞燈的雛形才會逐漸顯露出來。「既要張弛有度,也要拿捏分寸。」這就是陳曉萍所總結出的一個門道,學會了這個門道,才能把燈的骨架扎得牢固也扎得精緻。不單是龍的形狀,從飛禽走獸到花鳥草叢,再到山水人物,皆藉由竹篾來紮成骨架,打造成一盞盞惟妙惟肖的彩扎燈。
舊時的彩扎燈,在紮好骨架後,大多是用紙來糊制外形,後才改用絲綢、綢布等材料。在國家級非遺「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曹淑貞的印象中,無論是用紙糊還是用布料來製作花燈,當中都藏著製作者們的良苦用心。「為了打造出漂亮的透光度,過去用紙來製作彩扎燈時,需要選用薄而透亮的紙張,怕色紙的色彩不符,我就自己在白紙上塗色。」曹淑貞回憶說,由於害怕一不小心把好不容易糊上骨架的薄紙捅破,她只能選用軟質的牙刷來蘸取顏料,之後再小心翼翼地、不疾不徐地按照腦中的構圖,一點點把顏色刷繪到薄薄的燈紙上。即便是後來改用絲綢來製作彩扎燈,為了調製出賞心悅目的顏色,曹淑貞仍如在紙張上著色一樣,依舊以手工方式來為白色的絲綢布染色,並調配出適合制燈的布料。曹淑貞說,可能正是如此費工費時的打造,才會讓手中這一盞盞彩扎燈如此熠熠生輝。
巧工:百紙拼一盞刀針刻燈影
如今名揚四海的泉州花燈,因繁複細緻的工藝為世人所稱奇,當中針刺燈和刻紙燈更是以無「骨」制燈的技藝而成為泉州花燈中的一絕。
由於沒有骨架支撐,在初識之人的眼中,針刺燈與刻紙燈往往看上去輕盈而脆弱,彷彿輕輕一碰它便會隨風飄走。而想要製作出這樣一盞輕巧如燕且花紋細膩的無骨花燈,卻並非一件易事。
「刻紙燈要做得好看,既要有畫工,也要有一把好刀。」林守明是國家級非遺「泉州花燈」市級傳承人,從事花燈製作30多年,如今於他而言,製作刻紙燈已是得心應手。當被人問起製作這些無骨花燈有何講究?林守明會說,一定要備好一把鋒利的刀。這把刀需有薄刃,用刀前需將其細細打磨,待刀刃閃現寒光,便要用布帶纏繞手把之處,而布帶纏得緊,刀用起來就更為利索。正如行話所言,「三分技術,七分工具」,在林守明看來,越是精緻的圖案,細微之處通常只在毫釐之間。刻紙,講求一刀定位,第一刀下刀,一個線條未刻完,刀便不會離開紙張。因此手持一把足夠鋒利的刻刀,方能流暢地把這些細緻的圖案刻出來,手起刀落之間,圖案躍於紙上,分毫不差。
精美的刻紙,為無骨花燈打造出了漂亮的外殼,也能讓燈中的光線從一個個鏤空的紋路中透出,從而顯得愈發光彩奪目。讓刻紙花燈更為美輪美奐的工藝,便是在刻紙上附著的一層料絲。曾師承刻紙大師李堯寶的許謙慎,是國家級非遺「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也是製作刻紙料絲燈的高手。回憶制燈往事,他想起上世紀80年代,因某次去參加開元寺的元宵燈展,偶然與一位老人擦身而過,聽聞那位老者對身邊的女兒幽幽一嘆,說道:「怎麼沒有料絲燈呢?可惜了。」回想起來,許謙慎說,正是被那老者的這句感嘆所觸動,他才暗下決定要做一盞料絲燈來參展。就在1987年,他的確做出了一盞精緻的刻紙料絲燈前去參加當年的元宵燈會,並收穫了各方好評。談及刻紙料絲燈何以撩動人心,許謙慎坦言,恰是因其看上去十分淡雅、清秀,無論是過去用蠟燭、煤油燈,或是現代用燈泡來點亮,皆能讓料絲燈顯得美不勝收。而今,雖已難覓舊時制燈所用的玻璃絲來做料絲,但許謙慎還是費盡心思去搜尋替代品,後幾經研究試驗,他才試出用塑料光纖來製成料絲,同樣能夠制出效果頗佳的刻紙料絲燈。
「耐心、專註、慢工,方能出細活。」在國家級非遺「泉州花燈」市級傳承人蔡聰慧眼中,想要做出一盞好的針刺燈,只有耐得住寂寞,有精益求精的態度才行。「一盞小的針刺燈,通常要用到一百多張,甚至兩百張的紙拼接而成。這些紙張上的圖案,都需要用手拿針來刺。」蔡聰慧說,做針刺燈與刻紙燈一樣,因無骨支撐,便容不得分毫的差錯,即便小小的紙張誤差超過一毫米,也拼不起來,歪歪斜斜無法成型。因此,制燈人唯有伏案持針,一下一下地在紙上刺孔,有時需要耗費多日、多月的時間,才能造就一盞小小的無骨花燈。
創新:風物入燈中「跑馬」活演繹
泉州花燈的特別,不僅是所用技藝的精妙、高超,還因這些花燈中融入了世代制燈人的奇思妙想,更顯別具匠心。
在曹淑貞看來,泉州花燈早已不似古時僅是亭台樓閣上的點綴,經由不同制燈者的巧手打造,它們的樣式早已千變萬化,當中既有可置於寬廣之地的座燈,也有能懸於高處欣賞的掛燈,還有可以放於水中隨波搖曳的水燈,以及供人們手提玩樂的提燈。除此之外,身為泉州做彩扎花燈時間最長的工藝大師之一,曹淑貞亦有自己的絕活,那就是把泉州傳統彩扎技藝運用到花燈的製作之中。在她看來,將彩扎藝術融入花燈之中,能讓一盞花燈顯得更具靈氣。之後被晚輩們追問起這一巧思因何萌生,曹淑貞才想起,是因自己要參加1978年在泉州舉行的第一屆花燈展,苦惱於所制花燈無法從眾多的花燈中脫穎而出,思前想後,她想到了自己所擅長的彩扎人物手藝,從中獲得創作靈感,她嘗試將戲曲人物做成彩扎人偶,並置於花燈中,花燈顯得生動起來,一下成了當時燈展上的一道風景,引來觀者無數。後為了豐富花燈的造型,曹淑貞說,除了從戲曲、古繪本中尋找靈感,她還會從泉州本地的風土人情中尋找素材,如今,她所制的彩扎花燈中,不僅有來自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小說讀本等的人物形象,同時還有不少如清源山、清凈寺、少林寺等自然風光、古老建築。
曾有外地訪客來泉欣賞花燈後留下一句感嘆,「泉州花燈,有人物有風景,亦有故事。」如何把「故事」放進花燈里,制燈大師們有著各自的做法,例如跑馬燈便是當中一種。林守明說,想讓花燈看上去更為生動,很早便有制燈者將轉盤設於花燈之中,為花燈增加動態感。那麼,如何讓燈中的轉盤「跑」起來?對此,林守明介紹說,不同於現在以電力啟動轉盤,在舊時大多使用蠟燭點燈的年代,常是利用蠟燭騰起熱氣所形成的氣流來作為動力,以此「助推」轉盤。隨著後來彩扎人物被運用於花燈製作中,一些制燈者便開始嘗試把彩扎的人物、動物、風景安於轉盤之上,讓它們進行轉動展示。另外,為了增加趣味性,有時一些民俗活動場景、傳說片段,也同樣會被做成彩扎放於轉盤之中,並以「跑馬」的方式進行循環「演繹」。
花燈的創新,同樣在新一代的傳承人手中延續著。承襲父親陳曉萍的制燈技藝,身為「泉州花燈」最年輕的市級傳承人陳熙雅,如今除了會跟隨父親一起製作傳統款式的花燈,還在不斷嘗試用新的題材來為泉州花燈增添新意。曾經偶然參觀了一場古建築展覽,這讓陳熙雅從中捕獲了靈感,靈感的來源,恰是在那場展覽中所看到的榫卯結構建築物,結合泉州花燈中傳統的古厝燈做法,借鑒了美學光影的構圖方式,她就此設計出了一盞獨出心裁的創意花燈。這盞名為「古厝燈影」的古厝燈,有別於傳統的樣貌,造型呈現為上下對稱,點上燈光,從遠處一瞧,猶如一派古色古香的古厝亭台置於水波之上,由此營造出樓映水中的錯覺,妙不可言。
傳承:培養年輕知音發揚古老技藝
每年元宵燈會上的花燈被點亮後,陳曉萍都會抽空前去看看,在欣賞花燈作品、與其他制燈大師切磋交流之餘,他還會觀察前來看燈的人群。令他欣喜的是,現今,來看燈、賞燈的人群中,各個年齡層皆有,尤其年輕群體是一年比一年多了,在他看來,泉州花燈,不僅技藝需要靠一代代手藝人繼承,同時也需要由一批批賞燈者們去傳承,當中年輕一輩便是不容忽視的一支生力軍,通過他們的口口相傳,網路媒介的互通傳播,影響更多人了解泉州花燈,了解泉州文化。
近年來,在忙於制燈之餘,平日里,曹淑貞還肩負起傳承花燈技藝的責任,時常前往本地高校、中小學傳授花燈製作技藝,為讓學生更直觀、全面地掌握泉州花燈特點,她常常會從家裡攜帶一些樣品到學校和學生一起探討花燈的發展、傳承和製作技巧等方面的問題。「傳統花燈的魅力就在於手工製作,這是機器代替不了的,需要代代相傳。」在她看來,花燈製作技藝要有年輕人來繼承,才不會出現斷層。通過泉州市花燈傳習所這一平台,林守明說,如今時常有對花燈製作感興趣的年輕人前來求教,而他都會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在他看來,即便只是通過一些簡易技法來製作花燈,大家都會對泉州花燈產生新的認識與興趣,並進一步了解泉州民間藝術,之後他們也會更願意去推廣與傳承這一來自家鄉的文化、藝術。
近年來,泉州一些中小學校、職業院校,正在將泉州花燈這一傳統技藝融入課堂中。在鯉城實驗小學,該校美術老師王旭介紹,近年來,學校不僅把泉州民間花燈引入課程、帶入課堂,同時也常邀請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來校擔任花燈教學指導,通過他們手把手地授課,讓學生們近距離了解泉州花燈的製作工藝,樹立起自覺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
製作彩扎燈,要選用薄紙來糊,藉以良好的透光性讓燈看上去更美。(陳士奇 攝)
在花燈上加入彩畫
故事
燈映少年影 父子手藝傳
主角:林守明(國家級非遺「泉州花燈」市級傳承人)林偉忠(國家級非遺「泉州花燈」市級傳承人)
人生第一盞花燈承載了滿滿「父愛」
「菠蘿,閩南語音譯『旺來』,有『興旺發達』這層寓意,寄望新年好運快快到來。」在中心市區花巷許厝埕13號泉州市工藝美術工業公司廠房,花燈藝人林守明指著今年新創作的一盞高約70厘米、直徑約40厘米的菠蘿造型花燈,興奮地介紹著。如今,雖然已步入古稀之年,製作花燈仍是他的樂趣所在,每一個工藝他都十分嫻熟,每一個步驟他都享受其中。這盞菠蘿造型的花燈運用了針刺、刻紙等工藝。從最初的設計圖紙,到一點點耐心且小心地用針刺出邊框,再畫出摺痕拼接,他花了一周左右時間,終於將這個形象生動、色彩斑斕的花燈製作完畢。
聊起自己與花燈的緣分,林守明的記憶一下子飛回到60多年前。從他記事起,父親就是鄉村裡遠近聞名的能工巧匠。每年端午節前,晉江兩岸都會舉辦賽龍舟活動,當時江邊兩側的村莊每個村出一條龍舟和一支隊伍,於江面上一較高下。而他的父親,就負責村裡龍舟最關鍵部位龍頭的雕刻。除了擅長雕刻龍頭外,父親另一項讓孩子們膜拜不已的技藝是製作花燈。至今他仍清楚地記得,10歲那年元宵節前,父親突然拿來竹篾,開始搭建骨架,再用彩色的紙塗上自家用澱粉熬制的糨糊粘到竹架上,一盞簡易的球形元宵燈便製作完成,也成了他記憶中拿到的第一盞花燈,承載著滿滿的父愛。元宵節當晚,他拿著這盞元宵燈,與小夥伴們一起或走家串戶或繞著鄉間小路行走,便是獨具閩南特色的「遊街燈」。
首件作品有人識 堅定餘生長相伴
自此,關於花燈的這段美好記憶被深烙在他的腦海里。往後的元宵節,父親做的花燈也成了他新年中的美好期盼,耳濡目染中他對製作花燈的工藝和程序也有了些許了解。
1963年,17歲的林守明成為泉州市工藝美術工業公司一名職工,做了7年竹編,此後又轉做刺繡。期間,出於對花燈的喜愛和興趣,他不時會與製作花燈的師傅交流學習,業餘時間也做些花燈。
「早年花燈多出現在一些展會主辦方、寺廟等,並不像現在需求量這麼大。」他說,因此當時雖然自己會做花燈,但多是做了送給家人或親友,很少會拿去售賣。有一年他突發奇想,決定試試自己做的花燈是否有人欣賞,便花了幾天時間,用吹塑紙做了一盞房屋造型的花燈,拿到公司的工藝服務部去寄售。「當時的心態是,能賣就賣,不能賣就自己收藏著。」他笑著說。10多天後,服務部的老友陳師傅給他帶來了好消息,他的那盞花燈被人以30多元的價格買下了。這些錢在當時是筆不小的收入。開心之餘,他立即將這個好消息告知家人,與他們分享這份喜悅。
這給了他很大的信心。於是,第二年他又做了幾盞花燈,寄在老友處售賣,沒想到很受歡迎,開始有人預訂他的花燈。那一年,他製作的20多盞花燈都找到了各自的主人。不斷接到的花燈訂單,讓他增強了靠這門手藝謀生的信心。1985年,他開始全身心投入花燈製作中,家人也十分支持,不斷加入製作花燈的隊伍中。他製作的花燈技藝也逐步提升,一些作品多次獲得省、市大獎。
八歲開始學刻紙 「每逢春節瘦十斤」
再精湛的手藝,也需要有人傳承。中青年一輩中的花燈藝人林偉忠早早地從父親林守明手中接過衣缽,如今已是獨當一面的花燈能手。「我是看著父親做花燈長大的,八九歲時就開始幫忙刻紙、粘布,從最簡單的花燈工序開始做起。」45歲的林偉忠說,讀高中後他開始向父親系統地學習花燈技藝,很快便能獨立製作花燈。除了向父親學習外,他還多方學習,將噴漆、噴繪等現代工藝運用到傳統的花燈製作中,使其煥發創新的活力。
「做花燈是項體力活,很累。」這是他從藝近30年最深刻的感悟。每年春節前後都是花燈製作的高峰期,越臨近元宵節工作量越大,趕貨時,他要設計、製作、接單,忙得暈頭轉向,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外,其餘時間都在做花燈,熬夜加班到兩三點更是家常便飯,第二天上午9點又要掙扎著爬起來工作。每餐吃飯,他都不敢吃到飽,擔心忙碌時食物不好消化,容易胃脹難受而影響工作。熬夜、飲食不合理加上工作壓力大,每年春節前後這段時間,他都會瘦十斤左右。「別人是『每逢佳節胖三斤』,我是『每逢春節瘦十斤』,想胖都難。以後如果誰想減肥,讓他過來跟我一起做花燈。」他玩笑中帶著一絲無奈。
妻子翁劍虹在與他結婚後,也跟著他開始製作花燈。別人花燈訂單多時都很高興,意味著這一年銷路好,但妻子卻時常會因他多接訂單而生氣。「訂單多了忙不完,每天熬夜加班加點做,很容易把身體累垮。」他明白妻子的一片苦心。他也心疼妻子的付出,每次熬夜加班時,都會讓她早點回去休息。為了提高身體素質,每年冬天他都會抽時間去冬泳,增強自身免疫力。
林守明為今年元宵燈會準備的特製無骨燈,以寓意興旺的菠蘿為原型。(陳士奇 攝)
聲名馳中外跨洋求燈來
主角:
曹淑貞(國家級非遺「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
日本母女登門求收藏 美國夫婦帶花燈跨洋
「我們兄弟姐妹7人,小時候臨近元宵節時,父親都會讓我們做花燈。」中心市區水門巷一間不起眼的小屋內,曹淑貞一邊做花燈一邊與記者聊起往事。當時,因為父親做花燈的手藝好,經常都會有親戚朋友前來求贈一盞花燈。年輕時,她進了泉州市工藝美術工業公司,學習彩扎工藝。上世紀80年代初,隨著元宵燈會的興起,花燈需求也逐年多了起來。為了賺錢貼補家用,她開始重拾這門技藝,上班之餘開始與家人一起做起了花燈。
由於技藝精湛,她慢慢開始名聲在外,不僅本地人喜歡,還吸引了國外的花燈藝術愛好者們登門拜訪。上世紀90年代,兩名來自日本的母女來到她家,希望能購買一盞她做的花燈收藏。為了讓花燈保存更久,這對日本母女特意用特殊的塗料噴在她剛做好的花燈骨架上,然後再完成整個花燈的造型,最後帶回了日本。
「我這一生都與花燈結緣,我就是喜歡做花燈。」雖已67歲,她仍奮戰在花燈製作的一線,與家人們一起,在工作中迎接元宵節的到來。
曹淑貞到學校為學生們傳授花燈製作工藝。(陳士奇 通訊員 王旭 供圖)
刺桐「遊街燈」融入新元素
主角:
陳曉萍(國家級非遺「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
陳熙雅(國家級非遺「泉州花燈」市級傳承人)
難忘小時「遊街燈」 師承父親學扎燈
「花燈承載著人們美好的願望,代代相傳至今。」在西街爐上埕家中,陳曉萍指著一盞圖案中有「狗」元素的精美掛燈笑著說。如今,他的人生已經歷一甲子的風雨,對花燈的記憶也有半世紀的光陰。小時候,父親陳天恩作為遠近聞名的彩扎工藝師,做的花燈同樣出彩,頗受街坊鄰居和親朋好友的喜愛。
自小生活在西街,在他印象中,以前的古城,夜不閉戶,孩子們成天玩耍在一起。一年中,孩子們最期盼的節日除了春節外,還有元宵節。那時經濟條件有限,每年元宵節前,幾乎家家戶戶都做燈,有最簡單的紙花燈,也有帶著小輪的兔子、獅子等「高級貨」。從正月十四晚上開始,孩子們就帶著自家長輩做好的花燈,集中到小巷弄堂中一起玩。無論精緻不精緻,都要點上蠟燭,亮堂一番。每到元宵節,父親便會製作一些花燈,除了他們兄弟姐妹一人一盞外,還送給鄰里親朋。
從最開始看著父親做花燈,到慢慢有模有樣地學起來,他的花燈技藝進步飛快。16歲時,他進入泉州市工藝美術工業公司工作,開始學習彩扎工藝,業餘時間特別是臨近元宵節前,也會做一些花燈。改革開放後,一些地方開始辦起花燈展,花燈的銷路也變好。他仍記得,自己賣出去的第一盞花燈是一家運輸公司訂做,是一盞高約80厘米的用紙做的花籃燈,賣了50元,相當於當時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
與花燈的緣分,陳曉萍娓娓道來,1994年他離開公司後,憑著一門精湛的彩扎手藝,自己開了一家工藝品工廠,做起聖誕老人、兔子等希望工藝品,遠銷歐美等國家。2008年,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加上國內生產成本的提升,他的工廠訂單減少,而各地也越來越重視元宵佳節,花燈的市場前景一片廣闊。於是,他關掉工廠,開始全身心投入到花燈創作中。
陳曉萍的針刺花燈作品
「85後」年輕傳承人 創新活用泉州元素
泉州花燈的美,陳曉萍的女兒陳熙雅從小耳濡目染。今年32歲的她,至今記得兒時爺爺、父親、母親齊聚一堂做花燈的情景。
如此環境下,陳曉萍的女兒陳熙雅天生對花燈和繪畫有敏銳的直覺和強烈的喜愛。幼兒園起,她便被送到泉州市文化宮美術培訓班,從水粉畫一路學到油畫。10餘年的學畫生涯,讓她有紮實的美術功底。大學期間,她的專業仍與繪畫有關。
大學畢業後她曾先後到工藝品公司和行政窗口工作,但從小對花燈的情結,使她下定決心師從父親學制花燈。父親陳曉萍的耳提面命和常年堅持繪畫的美術底子,讓她很快脫穎而出。
陳曉萍的女兒陳熙雅天生對花燈和繪畫有敏銳的直覺和強烈的喜愛,作為自小生長在古城的花燈藝人,她對泉州風物、習俗如數家珍,因此各種泉州元素頻頻出現在她的作品中。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同時,她在花燈的設計上積極求變,尤為注重創新。她不僅自己研磨出一套又快又整齊的針刺方法,而且一反業界在綢布上印刷畫像的常規做法,在花燈綢布上親筆繪製工筆畫。一筆一線,一勾一划,她手繪的花燈工筆畫不僅逼真形象,而且美輪美奐。
傳統古厝燈上創新的花燈。(陳曉萍 供圖)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就漲5毛!
泉州晚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來源:泉州晚報陳士奇 許文龍/文
陳起拓 陳小陽 陳士奇 許文龍 王旭/圖(除署名外)
編輯:吳丹丹
※今年元宵什麼不一樣?泉州古城元宵筆會名家雲集!他們居然都來了!
※警惕!一男子多日便血,就因吃了它!大多泉州人都愛吃,醫生卻說……
TAG:泉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