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是《華爾街日報》的全文,美國人瘋搶枇杷膏?你看看瘋的是誰

這是《華爾街日報》的全文,美國人瘋搶枇杷膏?你看看瘋的是誰

關於美國人瘋搶川貝枇杷膏的謠言,經過新華社、《南方都市報》等的採訪報道,本以為大家都知道這是造謠了,沒想到還是有那麼多正規媒體閉著眼發文。

3月1日的南方網一署名「高譚」的就發了篇《川貝枇杷膏走紅北美的榮耀與期待》,還「榮耀」!還「期待」!

你看看他榮耀期待的啥——

「中西醫、中西藥優劣之爭由來已久,一直是各執一詞、難有定論,川貝枇杷膏『征服』美國患者,有力地說明中西藥各具優勢,而不是非此即彼、舍此取彼那麼簡單,這無疑為促進世界範圍內消除偏見、求同存異、提供了良好契機,更不啻是對唱衰中醫無聲的辯駁

川貝枇杷膏在大洋彼岸的走紅,又多少讓人感到些許不堪,並由此心生更多期待……國內患者普遍推崇的止咳糖漿,雖然進入北美藥店,功效一直尚未為洋人廣泛熟知和看好,要不是這一波強流感來襲,或許可能依舊『待在深閨無人識』,無論從市場推介還是文化交流角度來考量,中藥、中醫『走出去』,有關方面顯然都須要有更多、更主動、更具成效的作為。」

《南方都市報》就是你們南方報業的呀,眼瞎嗎?

為什麼說「美國人瘋搶枇杷膏」這樣的謠言是在黑自己黑中藥?這篇文章就是活生生一個例子,這就是謠言的負作用,你「榮耀」「期待」的是不存在的「意淫」,就像美國人說「中國人瘋玩橄欖球,有關方面顯然需要有更多、更主動、更具成效的作為」,這不是天大的笑話?

而那篇被很多意淫者瘋狂引用的《華爾街日報》的文章,其實重點警示的就是這種「神話」級的現象——「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建議消費者在服用此類補充品前諮詢醫護人員,同時對那些被吹得天花亂墜的產品保持警惕。」

《華爾街日報》這篇文章的主題不是要推薦「川貝枇杷膏」,而恰恰是讓美國人慎重選擇,別被忽悠。

《華爾街日報》有中文版,本以為大家都看過了,沒想到還真沒太多人去關注原文。看過了,你會發現這個謠造的簡直令人髮指。這篇文章附錄在本文後,有興趣的自個兒看。

1、「一瓶炒至450元」的謠言是這麼來的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原文:

在華人超市和藥店,這種通常簡稱為枇杷膏的配方還有止咳糖的形式可選。但更普遍的還是10盎司一瓶的糖漿,每瓶售價約7美元。而在網上通過第三方購買的話,價格可高達70美元。」

看清楚了,300毫升一瓶的枇杷膏,華人超市和藥店售價約7美元。網購「價格可高達70美元」,是「可高達」,也就是說有開這個價的,但不是普遍現象。

這位記者話說得很含糊,從新聞稿寫作來說,很顯然這貨也不是個很有新聞價值觀的記者,丫這麼掄,就是想造一個「價格瘋漲」引人關注的點。正常的寫法應該首先說明「網上價格一般在多少」,然後再接「最高可達70美元」。

國內一些別有用心的恰恰鑽了人給你的這個洞,而且迅速無恥的扭曲成了《450元一瓶!中國這種「神葯」在美國賣到脫銷》。

2、「好萊塢明星《怪奇物語》演員馬修·摩丁」的謠言是這麼來的

《華爾街日報》原文:

正出演Netflix劇集《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的演員馬修·摩丁(Matthew Modine) 說,今年他得流感倆月,病魔彷彿一直深深徘徊在自己的胸腔里。病得最嚴重時,他在亞馬遜花30美元買了一瓶枇杷膏

「我唯一害怕的是,這東西來自一個有著和美國完全不同標準的國家,」 摩丁的童年時代在洛杉磯度過,從小熟識枇杷,他說,「它們從樹上掉下來,而我總是撿它們來砸汽車。」

馬修·摩丁只說在亞馬遜花30美元買了一瓶,沒有一個字說喝了病就好了,還擔心這能不能喝。

然而國內的媒體給他弄成了你在電視上經常能看到的「典型案例」——

我超愛它的!感冒已經2個月了,在最嚴重時服用它,情況立刻好轉。」 「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這玩意兒太貴了啊!我在亞馬遜網站購入,一瓶要價居然30美元。」

還「我超愛它的」!還「情況立刻好轉」!還「唯一的缺點就是這玩意兒太貴了啊」!

簡直是不忍直視!這是好萊塢影星?這是「台灣腔」+「東北味」+」保健品促銷」好嗎?你能想像這是什麼級別的媒體造的謠嗎?

3、那位引「爆紐約加州瘋搶枇杷膏」的教授的謠言是這麼來的

《華爾街日報》原文:

施韋德爾說,「這東西吃下去15分鐘就開始起作用了。我跟很多人推薦了它,其中大概五個人已經嘗試過了。

他推薦的朋友中有5個試了,5個!國內的媒體是這麼改造的——「被這個神奇功效震驚後,他開始向身邊的親朋好友推薦這個神葯,然後一傳十、十傳百,很快紐約、加州這些感冒重症區就傳遍了,枇杷膏就此被推上熱門話題。」

這個「美國人瘋搶枇杷膏」的奇聞就此在中國瘋傳得家喻戶曉,恐怕只有美國人自己不知道了。

國內的媒體加了一大堆枇杷膏能治流感治癌的吹捧,而《華爾街日報》這篇文章幾乎都是在警示: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內科醫師德科緹絲說,草藥有它的價值,她偶爾也向病人推薦。不過,她還沒有給病人開過枇杷膏,「這類東西也有種心理安慰效應,但沒啥人投入資金去對其進行大規模研究。」

紐約長老會醫院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肺內科專科醫師布倫納博士說,服用草藥補充品可能有健康風險,「我想很多人甚至可能不會告訴醫生他們在吃這些東西,這會造成問題。一些草藥和處方葯之間的相互干擾已得到確切證實。」「應對流感,抓住用藥時機至關重要。因為特敏福(Tamiflu)這一類抗病毒藥物需要在感染後的48小時之內使用才能起效。如果把草藥作為首選藥物,那就會錯失窗口期,尤其對身體有其他問題的人來說,流感病毒導致他們住院或死亡的風險更高。」

紐約市衛生局局長扎克敦促說,所有人都應去打流感疫苗,任何人有了流感癥狀都應該儘快就醫。

詩人布萊格從唐人街一位針灸師那裡聽說了枇杷膏,他說:「我對這種東西不太放心。如果你細看標籤,那上面有1,000種你聞所未聞的草藥成分。」

這位自己不敢吃的詩人真尼瑪夠朋友,轉手推薦給了得流感的畫家吉爾羅伊,這哥們兒活得也夠仔細:「他給我看了瓶子上那些瘋狂的中文,我覺得還是別吃了,去看醫生吧。」

《華爾街日報》英文版的標題——《因為能止咳,部分紐約人在談論一種草藥補充劑》(Herbal Supplement Has Some New Yorkers Talking, Instead of Coughing)。

副標題則說得更明確——《一些人稱川貝枇杷膏有療效,但專家警告食用這種產品存在一定風險》(Some claim success with Nin Jiom Pei Pa Koa, but experts warn of the risks of taking such products。)

然而到了國內媒體上,主標題進化成了《咳嗽不用怕!這個中草藥劑變成了紐約客們的話題中心》。

副標題則沒了!

把一篇警告提醒的文章,生生改造成「中國神葯征服美國」,這麼多大媒體就這麼玩?!實在不明白到底是為了什麼?是要把僅存的那點信任也消耗光嗎?

FDA說得很明白,「對那些被吹得天花亂墜的產品保持警惕」,沒有人覺得更該保持警惕的是中國人嗎?你搜搜看現在攻陷各電視劇的「鴻茅藥酒」,它被罰過多少次?

神話被戳穿,就成了「巫話」,最終黑的是中藥,是自己。

附《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全文。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情詩經 的精彩文章:

託運臘肉被偷割一塊,每年想起這搞笑事,就把陽台掛滿腊味
100萬的房子花了1100萬,比孟母三遷還厲害

TAG:愛情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