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9價hpv疫苗,不知道安全性如何?美佳預約網為你分析
女性殺手的誕生:HPV病毒如何危害女性生命?
HPV病毒的英語全稱為Human Papillomavirus,大陸翻譯為人類乳頭狀病毒。這種病毒接觸人類的表皮和黏膜組織時會造成感染,引起黏膜組織的上皮鱗狀感染。HPV病毒不會被終身攜帶,感染後的潛伏期最長達10年,並且會重複感染。關於HPV病毒的危害,每一個女性必須了解下面五大事實:
第一,HPV病毒是一個大家族,只有高風險類別的HPV病毒才能導致致命的癌症。HPV病毒種類繁多,目前被發現出了170多種,不同類型對人體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人體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系統可以將低風險類別的HPV排出,或者僅僅在皮膚上形成疣狀表皮,隨後自我痊癒。然而,高風險類別的HPV至少有13種,尤其是HPV-16和HPV-18兩個高危亞種,將可能發展為嚴重的腫瘤甚至是癌症。
顯微鏡下的HPV病毒/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第二,HPV病毒自帶「性別歧視」屬性。首先,HPV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生殖器接觸,可以通過使用安全套避免,但效果並不顯著。一篇華盛頓大學的研究論文發現安全套最多降低70%的HPV感染風險,大大低於避免HIV感染的效果。其次,男性感染了HPV病毒的癥狀僅為濕疣,而女性感染了HPV病毒最終卻有可能發展為惡性腫瘤或癌症。再次,HPV病毒非常普遍。根據加拿大衛生部的數據,75%性生活活躍的女性一生中會感染HPV病毒。根據美國的數據,50歲以上的女性中有高達80%曾感染過HPV病毒。換言之,HPV可以通過男性生殖器傳播,不會讓男性致死,卻成了「女性殺手」;HPV病毒就如同穿梭並隱藏在男性軀體的惡靈,一到了女性軀體就猛虎出籠、大開殺戒。
第三,HPV病毒,尤其是HPV-16和HPV-18,是引起女性宮頸癌的主要病因。現代科學已經證明了HPV病毒和宮頸癌的直接因果關係,高達99.8%的宮頸癌由HPV病毒引起,而70%的宮頸癌都是HPV-16和HPV-18病毒感染所引起,剩餘的30%由其他HPV類型引起。2008 年諾貝爾醫學獎授予發現HPV病毒與宮頸癌因果關係的德國科學家Harald zur Hausen,他首先發現了HPV病毒導致宮頸癌,並對其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最終證明HPV 病毒感染是引起宮頸癌發生的主要病因,這一重大發現是日後HPV疫苗研發的根本依據。迄今為止,宮頸癌是唯一被被確認了致病原因的癌症。
第四,宮頸癌是臭名昭著的女性殺手。造成全球女性死亡率最高的三種癌症是乳腺癌、直結腸癌和宮頸癌;在發展中國家,宮頸癌的至死率排在第二,占女性癌症病例中的12%。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在2008年一共有約52.9萬例宮頸癌新患病例,274,000名患者死亡,超過85%的死亡病例都是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即在發展中國家每分鐘大約有一個女性死於宮頸癌。而且由於統計僅限於醫療體制完善、記錄詳盡的國家,所以這個數字很有可能是被低估的。在中國,情況也不容樂觀。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披露的部分《2013中國腫瘤登記年報》,宮頸癌的發病率逐年增高,且呈年輕化趨勢。中國每年約有15萬新發宮頸癌病例,約佔全球患者總數的1/3,近8萬婦女因此死去。
第五,女性的每一次性行為有可能都伴隨著患上宮頸癌的小概率風險。所有有性行為的女性都存在HPV感染的風險,初次性行為年齡越小,性伴侶個數越多,性行為越活躍,生育過的孩子個數越多,口服避孕藥歷史越長,吸煙飲酒等降低免疫力的行為越多,感染的風險越大。根據研究顯示,性生活較活躍的女性有50%會獲得一種以上的HPV,其中大約10%的人才會演變成子宮頸癌。再考慮到安全套可以降低70%的感染風險,我們由此可以根據這些數據進行保守的推算:性生活活躍的女性,在無法保證一個穩定的性伴侶、性伴侶未肉體出軌、以及性伴侶未攜帶HPV病毒的情況下,每一次使用安全套性交患上宮頸癌的概率可能高達1.5%(=50%*30%*10%)。換言之,每一次性交都有可能變成一次女性用自己身體作為賭注,勝出率為98.5%的生死賭博。雖然患上宮頸癌還是小概率事件,然而考慮到後果的嚴重性,這是驚悚的黑天鵝事件。
看到這裡,如果你已經意識到HPV病毒的嚴重性,並且開始擔憂自己或性伴侶患上HPV病毒的風險,那麼接下來你將會了解到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針對HPV病毒的疫苗在2006年已經問世,壞消息則是,關於這個疫苗的質疑和謠言也不少。
女性救星的誕生:從醫學角度來看,HPV疫苗是否安全?
針對致癌的高危型HPV病毒,目前在市面上有兩種疫苗能高效預防高危HPV病毒的感染——
美國默沙東(Merck)研製的加衛苗(Gardasil),2008年首次上市,針對HPV-6,11,16和18四種高危病毒。2014年上市九價加衛苗,新增五種新的HPV病毒,包括HPV-31、33、45、52和58。
英國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研製的卉妍康疫苗(Cervarix),針對HPV-16和18兩種高危病毒。
HPV疫苗自2008年上市,到2015年底全球共分銷已超過2億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HPV疫苗成為國家免疫疫苗計劃的一部分,到2014年全球一共有58個國家推行政府主導的HPV疫苗免疫計劃,主要注射人群是9-13歲的女孩(疫苗對於未有性行為的女性最為有效)。中國大陸預計2017年上市。
當我們在談論疫苗時,其實是在談論疫苗的兩大屬性:一是有效性——疫苗是否能顯著降低患上對應疾病的風險,即HPV疫苗能預防宮頸癌嗎?二是安全性——疫苗是否會顯著提高患上其他疾病的風險,即HPV疫苗會帶來不良副作用嗎?本文不對HPV疫苗的有效性展開討論,只圍繞安全性進行深入的解剖。這主要是因為疫苗上市時間還不到十年,而HPV病毒的潛伏期可能長達十年,因此能直接證明HPV疫苗能預防宮頸癌的長期數據不足;相反,關於安全性的醫學研究、新聞報導、爭議質疑卻非常多,是一個疑雲重重的集合體。
從醫學研究的角度,如何評價疫苗是否安全?在疫苗研製階段,製造商需要進行臨床試驗,得出安全性數據;在疫苗申請上市審批階段,國家負責公共衛生健康、藥物檢測等相關事務的部門要在本國進行臨床試驗,得出符合標準的安全性數據;疫苗上市後,相關部門和醫療系統收集不良反應的報告,例如美國就有兩個這樣的系統——疫苗不良反應報告系統(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和疫苗安全資料庫(VaccineSafety Datalink)。
這裡需要正確理解「不良反應」的概念。當女孩在接種HPV疫苗後發生了不良反應,這些病例需要上報、分析和警惕,然而在醫學上並不能馬上判斷疫苗和這些不良反應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需要進一步的診斷和確認病因。疫苗安全全球顧問委員會(Glob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Vaccine Safety)是世衛組織設立的獨立權威機構,為全球範圍的疫苗安全提供科學的建議和評估。這裡會持續評估HPV疫苗的安全性,迄今為止共有6份相關報告。這些報告提到的不良反應包括:
1.注射部位的短期不適:包括疼痛、腫脹、紅腫、發燒、頭暈、噁心,會自動消除。
2.免疫系統相關的疾病:甲狀腺方面的包括格雷夫斯病、橋本氏甲狀腺炎、其他類型的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等;腸胃道方面的包括腹腔疾病、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胰腺炎等;肌骨方面的包括強直性脊柱炎、白塞氏綜合征、過敏性紫癜、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等;血液方面的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皮膚方面的包括結節性紅、局限性硬皮病、銀屑病、白癜風等;多發性免疫疾病。
3.神經系統和血栓栓塞相關的疾病:這些疾病可能會導致感覺障礙甚至是癱瘓。
4. 複雜性局部痛綜合征:一種慢性的肢體疼痛症,一般是出現在損傷之後,很難判斷癥狀是何時出現。關於此病的報告在日本尤其集中。
5. 體位性心動過速綜合征:指隨著體位的變化(如從橫躺變為站立),會異常心跳加速;該症的病因很難查明。
針對這些被識別的疑似不良反應,有大量的醫學研究證明它們與HPV的疫苗是否存在因果關係。這些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對照實驗組法,從宏觀上、基於大規模的樣本,對比接種疫苗的群體和未接種疫苗的控制群體的不良反應發病率。
該類型的研究中,樣本規模越大,得出的結論越有信服力。2013年,有一項大規模的群體研究,研究對象是約300萬的10-17歲的丹麥、瑞典女孩,接種人群約為23萬,未接種人群約為240萬。研究識別了29種免疫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結果發現所有不良反應的接種群體發病率都低於0.1%,且全都未顯著高於基線發生率。
幾乎所有研究結果都表明,針對上面所列舉的各種不良反應,接種人群的發病率均未顯著高於基線發生率,即未能證明HPV疫苗與這些不良反應有因果關係。通俗地來講,無論接不接種疫苗,人群中患上不良反應的比率是相近的,造成這些不良反應的原因是多樣的,只是這些癥狀剛好發生在接種疫苗之後。
美佳預約網專家提醒:疫苗並不能起到100%的預防作用,所以打了疫苗並接種了HPV疫苗,仍然需要依照各年齡段的指南推薦進行宮頸癌篩查和HPV檢測。
TAG:健康小貼士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