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醫風采之朱丹溪

名醫風采之朱丹溪

GIF

上一期小編已經為大家介紹了錢乙,這一期就由小編來帶領大家認識一下朱丹溪,下面就是朱丹溪的照片了。

01

主要簡介

朱丹溪字彥修,名震亨,因家鄉有條美麗的小溪叫丹溪,死後,人們尊稱他為丹溪翁。由於他醫術高明,治病往往一帖葯就見效,故人們又稱他為「朱一帖」、「朱半仙」。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縣)人,生於至元十八年(公元一二八一年),卒於至正十八年(公元一三五八年)。朱丹溪倡導滋陰學說,創立丹溪學派,對祖國醫學貢獻卓著,後人將他和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一起,譽為「金元四大醫家」。

02

人物軼事

《千里求師》

泰定二年(1325),朱丹溪45歲,渡錢塘江,千里迢迢來到吳中(今江蘇蘇州)。後到宛陵(今安徽宣城),上南徐(今江蘇鎮江),輾轉建業(今南京),但始終沒有找到一位適合當老師的人。有人告知,杭州羅知悌醫術高明,學問精湛,他就不顧夏日的炎熱,日夜兼程,匆忙趕到杭州求教。 羅知悌精於醫,得金劉完素之學,為劉完素的二傳弟子,旁參張從正、李東垣兩家,曾以醫侍宋理宗。羅知悌對朱丹溪既有理論的傳授,又有實踐的教誨。使朱丹溪的醫術有了長足的進步。朱丹溪經過長期不斷的實踐,總結出一個重要的論點,即「陰易乏,陽易亢,攻擊宜詳審,正氣須保護」。為創立後來的丹溪學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年半後,羅知悌去世。丹溪安葬了師傅後回到義烏老家。朱丹溪濟世救人,為百姓治病,數年後,「聲譽頓著」。

03

人物著作

《丹溪心法》反映了其關於痰證的辨證論治經驗。現略述於下。痰是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大凡肺脾腎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濕生痰。許多疾病在發生、發展、變化過程中,都可以影響津液的生成、運化、敷布而變生成痰。丹溪認為治其病而消除成痰之因,便可以達到祛痰的目的。因此提出了「見痰休治痰,而治其本」的學術觀點,其治痰的主要途徑有3個方面。

《格致餘論》是朱氏醫學論文集,全書1卷,共收醫論42篇,涉及內容相當廣泛,篇次排列沒有規律,頗有隨筆雜記之韻味,若不拘原書篇序而按所論內容分類,則大致有:論蘇生者,有「飲食色慾箴」、「養老論」等;論生理病理者,有「受胎論」、「陽有餘陰不足論」等,論診斷者,有「澀脈論」、「治病先觀形色然後察脈問證論」等;論治則者,有「治病必求其本論」、「大病不守禁忌論」等;論具體病證者,有「痛風論」、「瘧論」等;論具體方葯者,有「脾約丸論」、「石膏論」等。另外,還有其他雜論數篇。

04

醫案精解

東陽張進士次子二歲,滿頭有瘡,一日瘡忽自平,遂患痰喘。予視之曰:此胎毒也,慎勿與解利葯。眾皆愕然。予又曰:乃母孕時所喜何物?張曰:辛辣熱物,是其所喜。因口授一方,用人蔘、連翹、芎、連、生甘草、陳皮、芍藥、木通,濃煎沸湯,入竹瀝與之,數日而安。或曰:何以知之?曰:見其精神昏倦,病受得深,決無外感,非胎毒而何?予之次女,形瘦性急,體本有熱。懷孕三月,適當夏暑,口渴思水,時發小熱。遂教以四物湯加黃芩、陳皮、生甘草、木通。因懶於煎煮,數貼而止。其後此子二歲,瘡痍遍身。忽一日其瘡頓愈,數日遂成亥瘧。予曰:此胎毒也。瘡若再作,病必自安。已而果然。 ——《格致餘論/慈幼論》

【新媒體編輯:李明理/張小萍】

【審核:段翔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醫覽葯 的精彩文章:

百草園之艾葉
百草園之當歸

TAG:博醫覽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