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普一下博士收入為什麼這麼低!

科普一下博士收入為什麼這麼低!

來源 | 知乎

寫在前面的話

這個問題是我這幾年思考較多的,題目中的文章甚至在我本科畢業前就讀過多遍,如今再次看到相關討論,感慨萬千。

我想把我這兩三年來的思考和觀察整理一遍,供各位參考。答案免不了有主觀成分,希望各位聚焦在事實部分,不要糾結於觀點部分。每個科研人對這個問題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答案。至於科研圈子外的,權當是看了個行業八卦好了。很多事情,都是小馬過河,非親歷者不足道也。有志科研的,無志科研的,都不應該被外界的說法所左右,都應該勇敢地去嘗試自己的想法,不管是走進去還是走出去,我相信能正常讀完一個博士學位的孩子,都有足夠的執行力為自己的(可能的)錯誤買單,沒什麼大不了的。

再次強調,這只是個人的觀察和感受。下文很多涉及到的背景是基礎物理研究,和實驗研究。我不可能代表整個科研群體,也不可能代表各個學科。

關於薪金

科研人員的薪金低是一個長期以來的熱門話題,中外皆是。這裡的科研人員指的是有永久教職(tenure)的教授,研究機構的永久僱員(如國家實驗室的researchscientist),廣大的博士後,以及更廣大的研究生。後三者,是當下科研的絕對主力軍。絕大部分真正的「活」(購買儀器、搭建實驗、採集數據、分析數據、撰寫文章、甚至撰寫經費申請書等),都是由他們完成的。而第一類群體,更多充當的是領導的角色,也就是PI(PrincipalInvestigator),主要負責領導該負責的東西(決定研究項目,研究方向,資源調度,成果審查,經費申請負責人,項目失敗負責人等)。我們所說的科研人員薪金低,指的是中間兩類。以美國為例,PI的收入是不低的,大部分出於收入中位線附近或偏上(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除外),但普遍低於工業界同等學歷收入。研究生有工人和學生雙重性質,不適合討論。而廣大博士後和科研僱員的薪金,是低於收入中位線的。

補充一點,所謂的tenure,是指一旦受雇,非不端行為和主動離職,一般無法解僱,理論上光拿錢不幹活也可以,工作絕對自由(理論跳實驗實驗跳理論隨便你),是一個一直管到死的超級鐵飯碗(沒錯,退休後工資一樣)。Tenure在美國一般是指副教授(AssociateProfessor)和教授(Professor),這兩個級別薪水有高低,但都是永久教職。在Tenure之前,還有一個所謂的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階段,為期最多不超過七年,期限內拿不到tenure就必須走人。這三種教授職位都可以做PI。Tenure的隱性福利還包括,享受大學的醫保社保,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機會(比如上附屬中小學,以及優先錄取本校,優先考慮本校獎學金。如果是一個哈佛教授,你感受一下),以及一個很多人都忽略了的極高質的交際網。

我說的是總體情況,請用統計的眼光看待以上敘述。所有美國公立大學僱員的薪金全部可以公開查詢,私立大學我不知道,美國之外的情況我只了解概況,大體差不多。這些信息都是公開的。美國人收入中位線wiki便知,我好人不做到底。

而我的看法是:這些人的薪金確實偏低,但並沒有被低估;我們為人類探索未知,在市場經濟里,就值那麼多錢。

重點在「市場經濟」。一般人在討論勞動力價格的時候,總是混淆了兩個概念:內稟價值,以及交換價值——我不是經濟學家,術語使用可能不周,見諒。內稟價值,就是這項工作內在的價值,對人類長遠的價值。內稟價值高的工作,就是科研,工業界的例子有特斯拉。而交換價值,反映的是你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解決別人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別人有一個「實際問題」需要解決,而你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恰好能滿足對方的需求,那麼你提供的就有交換價值。

舉個很粗淺的例子,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特斯拉這麼高大上的企業,市值只有300億美元;而一個發發簡訊的WhatsApp,居然能賣180億,這個世界怎麼了?沒怎麼。特斯拉的工作固然出色,但是它所針對的問題,有很多燃油汽車解決,所謂的能源危機,只是一個未來的危機,並未實際發生在當下。而WhatsApp解決的問題——降低信息交流成本,龐大的客戶群——卻是實實在在的。內稟價值和交換價值並不必然一致。科研,尤其是基礎科研,作為一個內稟價值極高的行業,交換價值極低,它所解決的問題都是「終極問題」或「未來問題」,並非「實際問題」和「當下問題」(當然,工程學中也有很多針對實際問題的研究)。換而言之,科研天生帶有公共投入的性質,因為如果沒有公共投入,這個行業根本無法在市場上生存下來,只能淪為貴族和有錢人的興趣愛好。而公共投入決定了,科研人是不可能有高薪的。

我寫這段,是寫給兩類人看的。第一類人為科研工作者鳴不平,明明是為全人類謀福利,為什麼收入這麼不公。第二類人覺得科研工作者矯情,明明餓不死卻老是充低收入群體。我的看法是,科研人的確是中等偏下收入群體,但在市場經濟的語境下,這個價格非常地公平,無可抱怨。

所以,你選擇了科研,也就等於選擇了自己未來的收入預期。

科研是什麼

首先要明白的是,科研的騎士時代已經過去很久了。以前幾個人單槍匹馬可以支撐起一個學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偶有所見,但基本上都是大集團軍作戰,尤其是所謂的「大科學」、「大項目」。典型如CERN,我現在工作的地方,ATLAS實驗組和CMS實驗組分別有三千人左右,隨便寫篇文章,作者名單比正文長的比比皆是。以至於諾貝爾獎在粒子物理實驗(對撞機實驗)領域基本是個笑話——根本沒辦法把一項傑出的工作濃縮到三個人頭上。所以2013年物理學獎給了理論學家(但也名正言順),規避了這個問題。當一個人身處如此龐大的項目之中時,很容易產生一種「產業工人」感。我們所做的,不過是一個龐大項目中小小的一部分罷了,所謂的「全景圖」(bigpicture),是個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做過科研的都知道,科研,尤其是實驗科研,必須掌握一切細節和這些細節所針對的目的。從原理,到儀器的組成,到演算法的實現,到每一行代碼,到作圖,到其反映的科學意義,等等等等。每多一個遺漏,就多了一份產生錯誤的潛在危險。科研需要極強的自洽和自我審查。但是身處大項目中,工作中所涉及的海量細節,不是一個普通人在合理的時間內能掌握的。你所能做的,只能是依賴於集團軍,依賴於別人的工作,然後做好你手頭的事情,然後期望在日後的漫長歲月里,把落下的部分,一點一點地吃回來。科研,其實是一件有工序的、按部就班的事情,雖然它鼓勵靈光一現,但那是建立在你熟練掌握全景圖的基礎上的。更多的靈光一現,不過是更好地實現某道工序的靈光,切勿產生自己有機會迸發出類似古典大師般靈感的浪漫期待。往往你會失望的。

我知道其他學科的情況沒有這麼極端,但是,隨著學科的細化和探索的問題的複雜度的上升,這是一個趨勢。請用全局的眼光看待這個陳述,我不排除個例。其次要明白的是,「科研」是個大而化之的概念。實際上各個學科研究的對象,使用的方法,都千差萬別。實際上研究所用的手段和方法論的風格,對從業者影響很大。研究的對象是什麼,對有些人來說甚至並不重要。有些學科需要整天編程,有的需要紙筆演算,有的需要整天螺絲扳手,有的甚至要跑到荒郊野嶺風餐露宿。你要明白你喜歡的東西,到底是問題本身還是某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有些方法很形式化(formal),有些是靠大量的編程模擬,有些則簡直跟窮舉一樣簡單粗暴。這些內稟的氣質,一定會跟你本人的性格和口味產生契合,甚至影響你在這個領域呆下去的決心。

所以,選擇科研,哪怕是在某一個學科內選擇科研的方向,要像選擇工作和行業一樣細心,別以為科研都一個樣。

回到問題

我之所以寫那麼多跟問題關係不大的東西,是想釐清定義:我們到底討論的「科研」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做過科研的相信明白定義明晰的重要性。

其實我覺得,提問者對文章總結的三點都不太到位。我自己的總結如下:

科研人員的薪金收入和工作性質不足以支撐有質量的家庭生活。 科研人員供過於求,謀得永久職位的概率不大。 得到永久職位前,在PI的影響下,要做很多跟興趣相關但並不直接相關的課題。 得到永久職位後,要花大量的時間在與科研無直接相關的工作上。

我一個一個分析。

1

科研人員的薪金收入和工作性質不足以支撐有質量的家庭生活。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同觀點的分水嶺,在於你有沒有戀愛或結婚,有沒有一個經濟獨立的小家庭。當你從單身變成有一個或幾個想拚命保護的人時,你之前的觀點甚至能被自己全部推翻。當然,也有些人本質上天生愛自己,或者有志同道合的伴侶,或者有甘願奉獻的家庭,或者能安心啃老。總之,價值觀沒有對錯之分,但不同的家庭和經濟狀況,極大地影響著對這個問題的觀點。要為科研獻身可以,但搞清楚這個「身」是你自己的,還是包括了老婆孩子父母的。

博士後,幾乎已經成為了走學術道路的科研人的標配。大部分人在找教職前,都會做一期到兩期博士後,時間從一年到六年不等。少數領域如粒子物理,兩期六年博後才是標配。這意味著從本科畢業到尋找教職,中間有個長達7到12年的培養周期。這是一段不短的人生。

我們來看看一個典型的美國博士後生活圖景。一個典型的博士後,領著稅前$35,000- $50,000 的年薪,絕對買不起房,只能租價格中等偏下的房子。這個收入是大學行政低級僱員(如教學秘書)的收入級別。博士後一般在28歲到40歲的年齡區間,大部分已婚,小部分已經有孩子。如果妻子不工作,這份收入絕對要領政府低保才能保證孩子的基本生活和教育。好學區基本無緣,從幼兒園到小學只能上公立(熟悉美國國情的都知道,大部分公立學校就是個坑,坑孩子的坑)。旅遊只能窮游,車子基本二手。而最要命的是,博後的合同一般是一到三年,而且下家的位置並無規律可言,找到哪家是哪家,這就帶來一個嚴重的家庭問題:夫妻兩人面臨長期兩地分居,甚至是兩大洲分居。業內通稱為TwoBody Problem。有家庭的人都明白,分居對夫妻感情和孩子的成長是個多麼嚴重的問題,這實際上是一個準單親家庭。要避免分居,只能是夫妻其中一方犧牲自己的事業,每兩三年就連根拔起一次,孩子轉學,房子重找,然後一切重來。這種居無定所的漂泊感,和收入所帶來的拮据感,以及對家庭眾多虧欠所帶來的負罪感,無一不折磨著廣大已婚博士後。就我所知道的這類家庭,往往都過得不是很幸福,離婚率很高。當然,單身率更高,無暇無精力使然。所以能堅持下來到tenure的,都不是一般人和一般家庭。

至於歐洲粒子物理博士後,情況更慘。除了少部分富裕國家,大部分歐洲學校給博士後的行情是稅前一個月2000歐元左右,福利保險另算。以歐洲大部分國家的稅率和消費,這個錢僅僅夠養活一個人,多一輛車都不行。所以找博後,大家還是擠破頭往美國跑。

感謝@錫安在評論中指出:有一點與作者商榷:據我了解,在歐洲,2000歐的博後工資養兩個人,甚至於一個小家庭,也是可能的。我認為,這一方面得益於歐洲社會的高福利政策,另一方面則和當地知識分子的傳統消費觀念有關。——注意,我在這裡所指的「歐洲」,是以歐洲大陸主要城市(如巴黎、柏林、羅馬、阿姆斯特丹等)為代表的地區;其生活水平無疑是較其他地區為高的。事實上,就我個人經驗而言,2000歐在歐洲屬於中低收入沒錯,但作者忽略了其社會中佔比巨大的失業和低收入人群。總之,現實情況就是,博士後的工資足以使其過上較為體面(但是絕對稱不上富裕)的生活。

你想想,同樣是28到40歲,仍無一個穩定職位,生活沒有穩定預期,家庭孩子跟著自己顛沛流離,而同齡同學歷的人大多數都已經是公司中層或者小老闆了,家人孩子至少衣食無憂、教育尚佳、其樂融融。自己苦無所謂,但是帶著家庭一起受苦,能不能過自己這一關?這種取捨,是十分令人痛苦的。

稍微好一點的是科研僱員,他們往往受雇於一家固定的單位,但只是長期合同,並非永久職位,如果遇到突發情況(如grant中斷),仍然要面臨下崗的威脅。你可以理解為一個合同期限長一點的博士後。

有人爭論,別的行業也有這種現象。那問題就簡單了:吃的苦一樣多,收入卻差至少一倍,少掉的這些收入,以及它所意味的給家人帶來的生活質量的提高,你用來換了什麼?它值得嗎?它道德嗎?

這是一個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而博士後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也是千差萬別。有的乾脆不拿教職不戀愛不結婚,有的實質上是吃軟飯(靠對方收入支撐家庭),有的把孩子扔給父母帶,有的做科研外還搞搞投資,有的乾脆quit。更多的,是隱忍下來,暫時不去思考未來,兩個人苦苦支撐,也許守得雲開見明月,也許撐到哪天算哪天。

在這種長期的、慢性的壓力下,我們慢慢學會了自嘲,和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樂觀。結局不一定是悲慘的,但過程絕對不輕鬆。選擇科研,就意味著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你的人生中很長一段時間,必須依靠個人或者家庭的共同犧牲來幫你度過。只有你拿到永久職位或者在工業界找到工作,才是上岸的那一天。

如果你覺得科研不應該是這樣子,完全不介意低收入給你和家人帶來的後果,堅持要做下去,那很好。如果你覺得科研對個人生活前景影響太大,想退出,那也很好。堅定要繼續的,動搖要退出的,這對科研和科研人都有好處。我寫到這裡,目的不過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這條道路的代價是什麼。至於願不願意付,以及怎麼付,是你自己的事情。

所以,科研,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本質上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選項。

2

科研人員供過於求,謀得永久職位的概率不大。

供過於求這麼顯然,甚至都不用論證了,以至於有陰謀論者指出,「博士後」這個職位階層的創建本身,就是為了以更低的價格獲得同等的科研產出,本質上是一種勞動剝削。話固然極端了點,但看看事實就知道並不輕鬆。Katz教授指出"Americanuniversities train roughly twice as many Ph.D.s as there are jobs for them."——注意,文章寫於1999年;2014年的情況,還要慘烈得多。而且我堅信,Katz教授已經把博士後算作了"jobs"。具體的統計數據,如果是物理的,各位可以參考APS網站這個統計:StatisticalData 其中的每一個報告,都值得深入讀一讀,至少把表格看一遍,自己體會一下現狀到底如何,我就不做分述了。總結起來就是,大部分擁有高等學位(碩士及以上)的人,最終拿到永久職位的比例非常小,最終大部分人都轉去了工業界。「最終」的意思是博士後算作臨時性過渡工作。如果你需要具體例子,我所在的CERN,絕大部分的博士後最終都去了工業界。

很多人誤解了教授在科研行業中的地位,繼而誤解了獲得教授職位的難度。他們以教授的收入做判斷,認為教授可以類比為工業界中的普通職員或者項目經理,都是本行業的中級職位。其實,做到教授級別,正確的類比是VP,甚至CEO。你可以去諮詢公司問問,離職的教授願意加入諮詢公司的話,起薪是多少,職位是什麼。從研究生到教授的職業道路,實質上就等同於你進入一家公司,從基層做起,一直做到高管。這種類比才是恰當的。博士後拿不到永久教職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不可能每一個項目經理都可以變成VP;糟糕就糟糕在科研行業的退出選項(exitoption)不佳甚至極差,如果被淘汰,連轉行都是個非常艱難的話題。因為你被訓練的能力中,並不包含太多可以立即用於業界的技能,遑論管理能力。大家的轉行,基本上都是各顯神通,沒有通用公式。所謂科研的工作穩定,是以退出選項的低劣換來的,綜合風險收益比一點也不比別的工作高。但必須指出,從事應用研究和工程研究的科研人,如果項目跟業界有很大聯繫,甚至資金直接來源於業界的,則不在此列。

選擇科研,就意味著選擇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職業道路,每一次畢業,每一個進階,都會淘汰掉一大批人,不是因為他們能力不行,確實是位置不夠——指責被淘汰的人能力不夠是極其不公平的,這是一種往傷口上撒鹽的行為。更進一步地,一旦你被淘汰,你面臨的險境會比一般行業要嚴重,因為你的退出選項完全依賴於你個人的積累、人脈和能力,行業能帶給你的幫助非常少。

有人有不同觀點,指出他們看到的情況沒那麼慘淡,很多人出路都不錯。我提醒兩點,第一,注意倖存者偏差,不要看到將軍凱旋就覺得打仗原來也不難。第二,不同領域不可一概而論。每個人都有可能是被命運眷顧的一方。

所以,科研,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本質上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選項。

3

得到永久職位前,在PI的影響下,要做很多跟興趣相關但並不直接相關的課題。

4

得到永久職位後,要花大量的時間在與科研無直接相關的工作上。

3和4關聯較大,我連著一起講了。開宗明義,從博士後往上,科研的工作自由度仍然是最大的行業之一。tenure後,學術上的自由是絕對的,理論上一個物理系教授跑去研究佛學都不會有人管。所有的「不自由」,都來源於同輩壓力和理想追求。當你tenure後,體制不會逼迫你去做這些事情。以下討論是基於這個前提。

其次要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是要錢的,做大事要的是大錢。科研用的錢,除了儀器設備差旅費,絕大部分是用來發工資給招來的人的,也就是人力成本(國內的一個惡劣風氣就是忽視人力成本)。除了比拼個人能力的少數方向(純數學或純理論研究),搞不來錢的後果,是招不到人幹活,你的研究就會舉步維艱,然後落敗於同方向的競爭者,然後更搞不來錢,惡性循環。這個問題實際上,非常取決於你在哪個學科。有的學科不差錢,想做什麼做什麼。有的學科捉襟見肘,非但博士後,連PI都只能抱大腿才有肉吃。

站在PI的角度,他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其實不是科研。作為PI,他對他手下的研究人員負責,因為非永久職位(博士後、researchscientist等),是嚴重依賴於專項基金(grant)的。因為他們不是學校僱員,本質上,是為了做某個項目而招進來的長期合同工。PI的首要工作,是保住grant,以及爭取新的grant,否則grant一斷,這些人就得立刻捲鋪蓋或者找下家。PI是這些人的衣食父母,責任重大。人多,意味著人力資源豐富,能做的事情就多,做出來也快,拿到grant的幾率就高。丟失一個grant,幾乎可以算是一次重大職業事故,不僅別人對你的能力產生懷疑,下一次申請變得困難,連別人來投奔你都要三思一下。可想而知PI的壓力有多大。

大學招收永久教職時,取得grant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之一。所以PI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寫grantproposal,馬虎不得。有的PI想做的項目拿錢難度極大,為了自己的科研理想,只好做著另一個能拿錢的項目(俗稱吃飯項目),然後用得來的錢招人養人,然後再帶著這幫人做前一個。而項目做完還遠遠不算完,還有個流程叫「驗收」。你做完了,有什麼成果?發了幾篇文章?評價如何?做出了什麼可以量化的貢獻?培養了幾個博士?這些都要在長篇累牘的報告和評估檢查中不停地提起——千萬別嫌麻煩,聲音不夠大的結果,就是下次沒奶吃。而做項目過程中的資金分配和記賬,人員調動,尋求合作,哪個不需要親力親為?這麼一算,你有多少時間留給科研?所以成為PI後,還能保持高產的,都是超人。這些人的能力,個個都是中小公司CEO級的。

站在非PI的角度,grant對你的科研興趣的影響甚至在你挑選PI前就已經顯現:你感興趣的方向的PI,可能根本沒有錢,也就招不起你。而有的PI可以做你感興趣的方向,但是為了吃飯,你必須同時做吃飯項目。如果PI興趣轉移,或者grant斷了,總之你不得不找下家時,並非所有你感興趣的地方都恰好需要招人的。為了生存,你只能不停地做相關的東西,說無關吧也有關,說有關吧又關係不大。就這麼吊在半空。當然,還是有很多人能找到感興趣又有錢的項目的,但在招人面前也要面臨一種競爭:有人對這個項目也感興趣,而且起步比你早,做得比你好。所以所謂的興趣,也帶有妥協,大多數人都會做好幾個方向的,一是興趣分散,二也是備好退路。

而把給錢的人稱為「資助者」還是「分配者」,我覺得意義不大,文字遊戲而已。本質上這是一場市場競爭:資源有限,誰做的項目有前景,誰做的工作(一旦實現)意義重大,誰提出的項目能帶來行業影響力,誰過往的成功率高,都成了參考標準。剛入行的小PI,或者做交叉項目的PI,或者競爭慘烈學科的PI,很多在申grant時只能依附於大組、大項目,以聯合申請人(Co-PI)的身份去搞錢。所謂的「學閥」就是這麼產生的,中國美國都是。在科學界外,這是科學共同體跟國會的鬥爭。在科學界內部,就算是一個學科內部,比拼的就是行業影響力,尤其是領頭人物的影響力,玩的就是政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裡面的水很深。

以粒子物理為例,歷史上發生的事情都不怎麼好看。遠的有1990年,SSC(SuperconductingSuper Collider,超導超級對撞機)事件,堪稱美國粒子物理衰落起點。SSC的設計指標非常高,你知道現在LHC(Large Hadron Collider,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設計對撞能量是14TeV,而SSC設計的對撞能量是40 TeV,如果建成,那麼發現Higgs就沒CERN什麼事了。但是在花了2億美元挖地道挖了1/4的時候,國會決定中斷資金,把錢投入ISS(國際空間站)。此事的直接結果是大量科學家失業,不得不轉行,同時世界粒子物理的中心,也從美國轉移到了歐洲。用我們系一位泰斗級教授的話來說,此事標誌著"Americadecides not to be the No.1 in this field"痛心疾首溢於言表。

近的有費米國家實驗室的Tevatron加速器關閉,同樣大批人不得不轉行做其他原來不擅長的項目。為什麼關閉?因為經濟不好,資金有限,歐洲有比你更高能量對撞機的情況下,沒理由支持你,你們想繼續的都去歐洲,不想去就做別的。為什麼歐洲有更牛的對撞機?不好意思,當年你們的大殺器被我砍了……你看,這江湖就是這麼恩怨情仇。

但是我必須強調,每一個領域的情況都千差萬別。有的領域未必如此。你要自己去調查,不要以偏概全。

我還必須強調,有的人就是適合這個行業,做得如魚得水,得心應手。做科研多少是需要有點耐心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遇到問題慢慢解決,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一個一個坎邁過去,這也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可以磨練的。剩下的,真的是天賦異稟,祖師爺賞飯吃。

為什麼有人說科研是有錢人玩的其實這個說法不對。前面我說過,科研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帶有公共投入屬性。現代科學的特點就是需要高投入,因為只有高投入才能把最重要的資產——人才——留住,只有高投入才能促進學科的發展,別無他途。騎士時代打仗可以自己出錢置辦盔甲兵器,而集團軍作戰,是需要整個國家的財政在後面做支撐的。既不能亂花納稅人的錢,又要開出足夠的條件留住人,這考驗的是各個政府科研管理者的良心和智慧。哪怕你辯解說我做的是理論研究,有沒有資助都可以開展,那在同行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你需不需要開會?總需要差旅費的吧?

所以,正確的說法是,科研是耐得住長期中低收入的人和家庭玩的。你不需要折騰自己的錢,你的收入雖然不足以完全支撐一家的體面生活,但也不至於饑寒交迫,如果另一半有支持,那也算是個小康之家。雖然居無定所,但一張穩定的餐桌還是有的。除此之外,如果你想得到更多,那得自己想辦法。如果你的志向非常遠大,而現實又不是那麼如意,你可能還需要那麼一點點自私,把家庭(夫妻、孩子、父母)置於第二位的自私。

不算總結的總結為什麼現代科研變成了這樣子?其實也沒有什麼,這說明它成熟了,從小作坊變成了大工業。只要研究的問題在演化,變得更深更難,科研早晚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沒什麼可感慨的。

我不想再說科研的好處和壞處了,都是些老生常談。說點別的。

我們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代。因為公共投入,這項以前的貴族遊戲,變得觸手可及,尋常百姓,只要智力正常,努力學習,肯於鑽研,就能在這個行業中謀生。這種參與程度,前所未有地推進了這個行業的發展。

但放開這個宏大敘事,我們看到的也是一個科研人迅速白菜化的時代。人才的供過於求,不僅降低了從業人員的生活水準,影響到了職業前景,甚至開始反作用於准從業人員了(比如這個問題的提出本身)。這好比IT業。產業的飛速發展,讓人看到其中的無限機會,而且只要願意,你彷彿也能從中分一杯羹。但這個龐大而繁榮的產業,其從業者既有扎克伯格比爾蓋茨這類行業翹楚,也有隱藏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默默無聞的富士康工人。中間夾著的,還有很多碼農、經理、美工、小老闆。這是一個連續的光譜,有的人想出去,有的人想進來,形成一個動態平衡。

慘淡嗎?風光嗎?我不置可否。你所選擇的,你自己承擔。就像「一將功成萬骨枯」,同一句話,有的人盯著的是「功成」,有的人想的是自己會不會是那個「枯」。你只能找自己學科或方向的行業報告、行業統計來看,了解一線從業者的想法,了解他們的最終去向,調查你要做的工作的本質、目標、方法,調查你的職業方向有什麼退出選項,尤其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內心的想法,仔細權衡,或者全然不顧,然後做出一個決定,然後堅定地執行,直到成功或者失敗。但成敗的節點是沒人告訴你的,你得自己思索,設下底線或目標,然後執行,就像你所從事的工作一樣。這跟從事其他行業沒什麼分別。

科研,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本質上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選項。

而從事科研的你,前路通向扎克伯格還是富士康小工呢?慢慢咀嚼這句話吧。

信息來源:網路

轉截請註明出處

@_@ 歡迎將此文分享給您的朋友或同學!

點個贊再走唄!順道添加小編微信好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天會更美好 的精彩文章:

女兒教會我另一半故鄉!

TAG:明天會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