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鋼之鍊金術師》尷尬在哪?
動漫翻拍成真人版本來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遭人詬病在所難免。連載動漫是一個完整故事線,真人版電影受到時長的限制,只能截取部分故事片段進行改編和優化,往往會忽略一些原版動漫所具有的細節。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還不如一杯涼白開。」
漫改最大的挑戰在於,創作者要對原著有充分的了解,用部分片段來向原著黨或觀影人傳遞原著的精神主旨。次壁元的跨界玩法愈演愈激烈,像17年IP類的動漫《銀魂》、《東京食種》,還有今天要說的《鋼之鍊金術師》。
《銀魂》走的是搞笑路線,觀眾接受可程度最大,加上主演小栗旬、菅田將暉的演繹,算是比較成功的改版。《東京食種》雖然劇情有些混亂,但主角窪田正孝的演技充分彌補的這種缺陷,但這種敏感題材的電影不會在國內電影院看到的。
真人版《鋼之鍊金術師》之所以被群嘲,主要在於故事梗概的錯亂,怎麼說?真人版主角是原著的主角,但故事講得完全是另一個,跟原著沒有任何聯繫,這是借了原版的外衣而已。
另一方面,電影版存在嚴重的邏輯錯誤。原著黨都知道,鍊金術的規則是等價交換,愛力克兄弟二人幼年喪母后不久就嘗試造人實驗,按照「真理」制定的鍊金術等價交換規則,弟弟阿爾馮斯很難在少年時代才消失。但在男主角愛德華的夢境和回憶中,他的手臂是在少年時代為了留住弟弟的靈魂消失的。
真人版弱化了原著中男主最大的梗,身高矮的痛點,觀眾根本無法和角色產生真正的共鳴。真人版《鋼之鍊金術師》打鬥場面不多,觀眾不太能夠感受到主角的決心和氣概,嘴炮場面較多,更像是記錄艾力克兄弟日常的一個流水賬,粉絲又怎麼會買賬?17年日本評分最低電影是有道理的,山田涼介的顏也拯救不了迷之尷尬的改編。
與其看粗製劣造的真人版改版,不如去補補漫畫原版,從拾原著黨的信心。
圖片源於網路
TAG:April的來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