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命沒有「如果」——從《「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談起

生命沒有「如果」——從《「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談起

春節前,網上流傳有一篇文章,名曰《「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我對這類的網文,一般是不看的。特別是年關將至,我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朋友轉發給我以後,我只看到了標題,內容鏈接也沒有打開。在北京生活二十多年,對這類話題沒有太大的興趣。後來一位朋友轉發了一篇用中醫視角解析這篇文章的文章,才讓我有興趣了解一下這篇文章。等上網一看,原來這篇文章影響極大。不僅有專家點評,還有不少寫讀後感的。

文章講述了作者岳父從生病到就診乃至因病去世的全過程,很詳細。但要正確地看待這篇文章,最首要的條件,就是必須確認這篇文章所寫全部都是真實不虛的,沒有一點摻假或演義的部分。畢竟洋洋洒洒兩萬多字,記錄得如此詳細、清晰,如果全文完全真實無誤的話,說明作者的文字能力及記憶力都是相當不錯的。而且文章中還不乏文學性的內容。所以,這篇文章的真實性,需要確認。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如有不實之處,很容易影響判斷。但現在沒有任何資料來證明這篇文章的真實性,所有關注、討論這篇文章的文章,大都是以「所述真實」立論的。所以,我們要看這篇文章及其引發的問題,也只能先認為此篇所述「真實無誤」。

看這篇文章,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病人自己的一些行為。二是病人女婿的一些行為。三是醫生的一些行為。

病人生病的原因,是在寒冬的北京,「光著膀子」吹30分鐘的過道風(南北對流,相當於過道風)。如果用中醫的說法,這可能是風寒感冒。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是否「流感」,還需要再做思考。因為,「流感」跟受寒沒有必然的關係,主要是病毒感染。生病後,病人還一直堅持「寡人無疾」,不願意就醫,不願意吃藥。這種病人,臨床很多見。總是以為自己沒有什麼問題,檢查、治療時,總怕被醫院、醫生過度收費,最後往往會延誤病情。這位病人雖然沒有延誤,但是從文章來看,這種心態還是有的。而這種「寡人無疾」的心態,一直貫穿這位病人從生病到去世之全過程。即使身體已感不適,心中還抱有一絲幻想。這種心態很普遍。並且,即使在治療的過程中,還要堅持裸睡,總以為自己身體沒有問題。

再看病人的女婿,岳父開窗通風時,沒有及時有效地勸阻,生病後沒有進行有效地求醫。當其岳父因發熱而輸液三天無明顯效果後,不思進行認真地檢查與治療,而開始四處找關係,尋求「有人」的醫院。北京的醫院確實比較緊張,但如果進行正常的治療,並不一定非得找「人」。但正因為一些人想通不正當的程序求診,才攪亂了正常的秩序。正是病人女婿的這種心態,所以才引發後面的問題。經朋友介紹,病人女婿帶其岳父求診於「呼吸科實力很強的朝陽醫院」。幾經周折,總算進入了正常的治療,但住院需要等。所以,病人的女婿帶著岳父住進了「呼吸科並不突出」但「醫院有朋友,一些小事容易協調」的丁醫院。丁醫院是三級甲等醫院,經過幾番努力,最終無能為力,勸病人轉院。最後聯繫上了「全國知名的戊醫院」。戊醫院最終用人工肺。但這時還沒有查出究竟是什麼病毒感染的。最後還曾考慮到肺移植。但最終病人還是離世了。從始至終,沒有弄清楚病人究竟生了什麼病,是什麼樣的「未知的強病毒」致其岳父喪命。

再看醫生方面。甲醫院通過驗血檢查,給病人進行靜脈滴注頭孢。當天靜脈滴注後有所改善。但三天藥用完後,發現效果不明顯。然後拍X線攝片,發現肺部出現感染,血液檢查發現白細胞數值低,心電圖則正常,醫生改用阿奇黴素靜脈注射。用藥後病人精神略有好轉,但繼續發熱。到乙醫字做CT檢查,發肺部大面積感染。對比36小時前的X光片,病毒擴散迅猛。「甲流」、「乙流」都是陰性,表明沒有感染「甲流」或者「乙流」,懷疑「病人可能感染了未知的強病毒」。轉診丙醫院(朝陽醫院),「大夫看了化驗結果使用莫西沙星、多索茶鹼、甲潑尼龍、阿昔洛韋等藥品輸液,並配合吸氧」,大意好像是按病毒性肺炎來治療。到了丁醫院,醫生給病人除了靜脈滴注外,開了一種本醫院沒有,外面還不好買的葯,然後插管、人工肺,直到病人去世,也沒有查出究竟感染了什麼病毒。

在中國,看病難,特別是北京,人口太多,就診確實不是很容易。但從作者的這篇文章來看,病人的思維、病人女婿的行為,都是有值得思考的地方。至於醫生,輾轉五個醫院,沒有一家明確地指出病人究竟感染了什麼病毒,以致喪命。如果這種病毒確實有這樣嚴重,是不是需要向有關部門報備,以便及早預防?有沒有必要組織相關專家對這種病毒進行相應的研究?這種病毒有可能是傳染性,醫院是不是應該有點預防意識?從文章中看不出來。文章所體現的,只是不同手段的治療,一直到病人去世。花費不小,療效全無。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全篇文章,如果是作者根據某些事例創作的,我認為很有現實意義,是一篇好的文學作品。這篇作品讓很多人產生了共鳴,讓一些專家也認真對待。可以說,這篇文章是成功的。如果是事實,也提醒大家,生病以後如何治療,需要多了解了解,多思考思考。

我看這篇文章,是因為一篇中醫解析的文章。這位解析者,是一位很有名的中醫人。但他的文章,基本上是批評了西醫,一些評論,也並不確切。其大意是,此病人完全是因為西醫濫用靜脈注射抗生素引發肺炎,導致病人不治身亡的。這篇解析文章,有很多地方確實頗有道理,但作者對西醫批評,大多是沒有依據的。

這些年,濫用抗生素、濫用激素,成了部分中醫從業者及愛好者批判、攻擊西醫的重要武器。大凡談到西醫,總會用「濫用抗生素」「濫用激素」之類。誠如這位解析者所言,這例病人或許存在抗生素類藥物使用不當的情況,但是不是濫用,需要嚴格的數據支持,並不是想當然的。中醫與西醫,雖然都是醫學,都以治病救人為宗旨,在學理與方法上,都有很大區別。在我多年的工作中,我發現,很多批評西醫的中醫人士,對西醫的了解很片面,也很膚淺,但批評起來很激烈。我每每看到一些中醫人「義憤填膺」「慷慨激昂」地批評西醫時,總是覺得一陣陣發冷。要知道,我們看到的一些病例,大多數是人的問題,總不一定是醫學本身的問題。比如解析這篇文章的中醫人說到的,「中醫自古以來就會治感冒,不用說醫聖張仲景《傷寒論》的一百一十三方,就是普通老太太的一碗薑湯都罕有失手」。如果真是這樣,那西醫進入中國之前,中國應該沒有因為感冒醫治無效而喪命的人了。即使沒有醫生,薑湯水總是能辦得到吧。但事實是否如此呢?何況醫聖編寫《傷寒論》也是因為家裡很多人死於傷寒,難道此前的醫生都無能嗎?其實,解析者明顯是帶有情緒的。雖然其在文章中,羅列一些自己認為用之有效的方葯,但治病總是要在病人身上的,病人已亡,這些方葯則只能是一種參考了。

克實而論,如果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中的病人,或許不至於死,甚至用不著花費那麼多的金錢,人也不會受那麼多的罪。只是,生命沒有「如果」。我們只能尊重結果。

經常有朋友慨嘆,一些所謂的重病病人,為什麼第一時間不選擇中醫,而去選擇西醫。而現實中,一些病人用西醫並不能治癒,而用中醫則有可能痊癒。其實牽扯到一個觀念怕問題。在西醫還未進入中國之前,病人求診,沒有選擇,所以醫生說什麼就是什麼。這個醫生不能治癒,換一個即可。除了一些有學問的人外,一般人不會追究生病原理與醫學理論。隨著西醫進入中國,一些先進的儀器陸續使用,人們開始關注疾病與身體的關係,所以在就診時,希望能了解自己身體的情況。西醫的現代儀器,化驗血、唾、痰、尿、糞,可清楚地列出其中是否含致病物質;X線片、CT,可以明確地看到身體內部的情況。諸如此類,讓病人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雖然還有無法了解的部分,但醫學科學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所以病人也能理解。而中醫幾千年,一直都是玄乎其玄。陰陽五行,五運六氣等,專業人士窮其一生,都未必能弄得透徹,普通病人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很多人選擇西醫,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說明白,或者正在努力地說明白。而中醫則不然。雖然很多時候療效很明顯,但一通陰陽五行等理論,讓病人云里霧裡,不明所以,這也是病人不相信中醫的一個方面。在清朝末年到民國年間,曾經有一大批有見識的中醫大家開始著手中西醫匯通之工作,努力將中醫理論進行現代科學解析。新中國成立初期這種風潮還在,但近些年慢慢地刮復古風,形成了超顯得深奧越好的局面。雖然也有一些中醫的通俗讀物,但大多數是雞湯類中醫,或者概念中醫,離真正地醫療性中醫還有很大差距。加上這些通俗讀物編寫得的態度,讓人又覺得中醫很不嚴肅。至於保守、故弄玄虛等問題,由來已久,不始自今日。所以,中醫人應該真正地考慮一下,自己都做了什麼,再談中西醫爭議的問題。

無論是《「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還是這篇文章的中醫解析,裡面都包含有很多的信息,也不是一言半語可以說透的。不管怎麼說,文章中的病人已經去世了,作為醫學從業者或愛好者,能通過這則病例,進行一些有益的思考,以便以後遇到相關病例時,能有一些有益的借鑒,這是積極的。我一直信奉法國安布魯瓦茲·巴雷的一句話:「我為他包紮,上帝治癒他。」無論從事何種行業,只要盡心儘力即可,至於結果,不是我們能控制的。醫學也是如此。如果病人來就診,我們認真治療;如果病人向他人求診,也要盼其康復。如果出現如這篇文章中所說病人,我們只能總結經驗,防患未然。因為,生命沒有「如果」。

二○一八年三月一日農曆戊戌年正月十四蒲糰子於玄玄居o: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存真書齋 的精彩文章:

丹道的方法——丹道也需要懷疑精神(四)
丹道的口訣——丹道也需要懷疑精神(五)

TAG:存真書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