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良好生活方式,維護腦血管健康

良好生活方式,維護腦血管健康

(本篇為「識別中風十大危險因素」一文下篇)

導 讀

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高複發率以及治癒率低的特點。正因為這些特點,腦血管病給患者及其家庭和帶來沉重的負擔。

世界各國卒中防控的經驗表明,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針對卒中危險因素,採取有效控制措施,可以避免大多數卒中的發生。

「腦血管健康管理」就是通過持續而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預、卒中危險因素的控制,維護腦血管健康的過程。

(一)生活方式干預

1.合理膳食:《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了適用於2歲以上健康人群的6條核心推薦。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2)吃動平衡,健康體重。(3)多吃蔬果、奶類、大豆。(4)適量吃魚、禽、蛋、瘦肉。(5)少鹽少油,控糖限酒。(6)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保障飲食衛生。

2.戒煙、限酒:煙一定要戒,因為吸煙與心腦血管疾病具有再明確不過的因果關係,戒煙是避免心腦血管病死亡最經濟、有效的干預措施。酒一定要適量,適量飲酒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而過量飲酒者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明顯升高。

3.適量身體活動:人人皆知,適量的身體活動有益於健康,當然也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危險。但運動也應適度,選擇適合自己的、以興趣為前提的、容易堅持的有氧運動。中國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015)推薦:健康成人每周應至少有3~4次、每次至少持續40min中等或以上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太極拳、游泳、騎自行車或其他有氧代謝運動等。

4.控制體重:與「運動」相反,體重的增加有害於健康,包括血壓、血糖、血脂的超標,還包括對心臟、膝關節的負荷增大等等,我國超重和肥胖人數逐年增加,尤其是青少年,因此控制超重和肥胖是我國心腦血管疾病一級預防的重要內容。體重的控制參考「合理膳食」與「適量身體活動」。

5.心理平衡:健康積極的心態是保證日常生活與工作的前提,同樣也是健康的前提,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情緒應激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以及心腦血管事件發病密切相關,因此,保證平衡的心理狀態也是保護自己的腦血管處於健康狀態,可以通過參加集體活動,如旅行、健身操等調暢情志。

(二)危險因素治療與控制

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只是預防卒中發生的前提,如果還存在相關危險因素,應積極治療與控制,最大化減少卒中的發生。

還記得我們之前提過的「識別中風病十大危險因素」嗎?

高血壓、吸煙、缺乏運動、高血脂、糖尿病、心房顫動、頸動脈狹窄、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合理膳食

以上十大危險因素均為可控因素,一旦出現應及時糾正以防腦卒中的發生,必要時請求專業醫師指導用藥。尤其多運動、控制血壓、不吸煙、不喝酒。不能再少了!

內容整理自《腦血管健康管理與腦卒中早期預防專家共識》

本文作者:孟祥剛

責任編輯:白瑋婧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僅用於學習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管 的精彩文章:

它是血管的「保護神」,常吃血管不堵也不硬
常吃魚類多營養,遠離心血管疾病有保障

TAG: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