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區塊鏈能夠成為未來的方向嗎?

區塊鏈能夠成為未來的方向嗎?

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的崛起是一種類似於互聯網崛起的範式轉移事件。這篇論文提供了有關區塊鏈技術的優勢和機會的摘要。我們認為區塊鏈技術有朝一日會促進全球絕大部分地方的信息交換(「交易,transactions」)。區塊鏈不應該看成是比特幣的代名詞。比特幣只是代表了一種基於區塊鏈的解決方案,它解決的是許多信息交換問題當中的一個。儘管比特幣是第一種受到媒體廣泛關注的基於區塊鏈的貨幣,但區塊鏈的影響遠不止比特幣。

區塊鏈之前的信息交換:依賴於中心實體

首先,我們先來用信息交換被討論最多的例子——貨幣,來看看區塊鏈之前的世界。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姑且假設有一位Zander,這是位美國的千禧代,總是忍不住想在網上買東西,然後還有Tara,這是一位住在澳大利亞的網上賣家。為了完成一項交易兩人準備交換信息。Zander想給Tara 100美元換取Tara的一件手工品。Zander和Tara可以使用任何雙方同意有價值的貨幣。雙方可能同意產品值100美元,或者120加元,或者80英鎊。

Zander可能會通過互聯網把100美元給到一個中心實體,比如PayPal,來執行交易。Paypal的代碼會確認Zaner和Tara都在Paypal的網路上。通過登錄證書、所在位置以及過去行為來確認Zander是不是真的是Zander?在某些情況下,Paypal會找一位人類員工來審核這筆交易。如果一切看起來都好的話,Paypal就會跟其他的中心實體比如大通銀行或者澳洲聯邦銀行一起來完成這次交易。這些中心實體也會進行類似的驗證。最終,在幾天之後,這100美元就從Zander的賬戶轉到了Tara的賬戶。

重要的是,每一個中心實體都要抽取傭金,因為它們幫助達成了交易。Paypal可能會抽走1美元。大通銀行可能再抽走2美元,澳洲聯邦銀行也許再扣2塊錢。因為Zander和Tara住在不同的國家,所以中心實體的數量和總體費用會因為監管和談好的跨境合作協議而增加。

區塊鏈:分散式網路

區塊鏈技術讓Zander和Tara在沒有中心實體的情況下交換信息。區塊鏈技術會自動創建和維護一個分散式的網路。在最純粹的例子中,一個區塊鏈網路是由許多獨立計算機組成來取代這些大型的中心實體。在區塊鏈世界裡,這些計算機的操作者叫做礦工。這些計算機或者節點組成了網路的供給側。一個成功的區塊鏈網路會有大量計算機幫助傳遞信息。如果一個區塊鏈網路只有少數計算機在上面,那麼像Zander這樣的人就要等久一點才能把信息傳給Tara:因為那些計算機在忙著傳遞其他信息。計算機越多意味著信息轉移得越快。

為了幫助區塊鏈網路內的計算機相互溝通,區塊鏈技術必定要建立一種貨幣或者「coin」(也被稱為「加密貨幣cyprtcoin cryptocurrency」、「數字貨幣digital coin」以及「數字令牌digital tokens」)。每一個區塊鏈都會根據進入網路的信息類型生成一個獨一無二的區塊鏈貨幣。比特幣區塊鏈生成比特幣。以太坊區塊鏈生成Ether。萊特幣區塊鏈生成萊特幣。被創建來替代比特幣的「替代貨幣」有好幾百種,萊特幣和以太坊就是其中的例子。

在今天的區塊鏈環境下,Zander和Tara默認就美元匯率以及選定的區塊鏈貨幣達成一致。他們可能會利用市場來幫助他們確定這一匯率。今天,他們有可能會利用區塊鏈市場的領導者:比特幣。如果市場說100美元相當於1比特幣(當然實際匯率要小很多很多),則Zander會告訴區塊鏈網路他想傳1個比特幣給Tara。比特幣網路眾多計算機或者節點中的一個接受了這一請求。在現實當中,節點要通過競爭才能獲得成為區塊鏈(區塊連在一起創建一次成功的交易)中的一個「區塊」的機會。「獲勝」的節點是這條鏈的第一個區塊。這個節點然後將信息傳遞給另一個節點,後者即成為該區塊鏈的第二個區塊。這每一步眾多節點都要爭奪傳遞信息給下一個節點的機會。勝出的節點或者「區塊」不斷傳遞信息,直到抵達Tara。這條交易區塊鏈從Zander一直延伸到Tara,中間沒有任何間斷。通過這樣,許多分散式實體在沒有中心實體參與的情況下就把信息給傳遞出去了。撤銷中心實體意味著費用更少信息流動更快,因為網路中的所有節點都在使用同一種貨幣。

在實際情況下,如果Zander和Tara都使用比特幣的話,他們可能需要依靠中心實體。Zander首先需要把他的美元兌換成比特幣。他需要支付費用給一家「兌換」公司,比如Coinbase來換匯。不過此後他就可以把他的比特幣發給Tara了。如果Tara希望把她的比特幣換成另一種可用性更強的貨幣的話,也需要使用兌換。在未來,如果一種區塊鏈貨幣成為了默認貨幣(類似於今天的美元),則Zander和Tara就不需要就匯率達成一致,也不需要把美元換成加密貨幣了。在這個假設的世界裡,Zander會利用數字貨幣購買日用百貨,用這種貨幣交房租,以及發送這種貨幣給Tara,後者也可以利用同樣的貨幣直接購買自己的商品和服務。如果每個人都同意使用同一種加密數字貨幣的話,就不再需要將美元兌換成加密貨幣了。

區塊鏈:基於激勵的分散式網路

可是為什麼成千上萬的計算機會志願加入該區塊鏈網路並且還要為傳播信息掙個頭破血流呢?答案時區塊鏈會自動「付費」給那些幫忙的計算機。每一個勝出的區塊都能收到這個區塊鏈網路而不是Zander或者Tara這樣的個人提供的數字貨幣。比方說,在萊特幣網路中,每一台被選定作為區塊來傳遞信息的計算機都會收到該區塊鏈提供的少量萊特幣。如果網路上的計算機(「供給」)不多的話,則每一台計算機需要走相對較長一段路才能將信息從Zander傳到Tara,而該區塊鏈網路支付給每一台計算機的貨幣數量也相對較多。由於這個網路支付的費用較高,新的計算機就更有可能加入這個網路。區塊鏈網路為供應方生成數字貨幣,同時對需求者不收取費用,這樣就提供了一種新穎的激勵結構。通過直接給礦工發放貨幣,區塊鏈承擔了信息傳輸的成本,而不是傳給使用該網路的個人。因此,在這種激勵下,Zander、Tara等人都願意加入該網路。

由於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所以礦工無法控制或者影響貨幣的價格。如果部分礦工決定停止開採區塊鏈貨幣,從而導致價格上漲的話,其他的礦工就會因為價格上漲而開始挖礦,從而恢復市場的均衡。相比之下,在區塊鏈之前的世界裡,中心實體會因為對新的供給側的准入門檻變高而提高交易價格。

在過去,其他的分散式網路未能獲得廣泛採用,這部分是因為它們無法激勵供給者加入網路。Bittorrent就是其中一個例子。這個點對點網路允許用戶共享文件,儘管用戶渴望下載這些文件,但是願意託管這些文件的志願者卻很少,因為沒有激勵措施。

區塊鏈:基於加密的分散式網路

區塊鏈利用加密來保證交易安全。跟傳統交易不一樣,區塊鏈交易無法被影響、破解或者撤銷,因為加密技術取代了中心實體。在高層,網路中的每一台計算機其實都在解決一個預定義數學問題(「加密問題」)的一部分。第一台解密成功的計算機將「贏得」傳遞信息給下一台計算機的權利。區塊鏈網路的計算機然後再競爭解決下一個難題。區塊鏈世界的加密基礎為信息將從Zander傳遞到Tara提供了數學保證。

在區塊鏈之前的世界裡,Zander跟Tara的交易可能要涉及到Paypal、大通銀行,可能還會涉及到像Amazon Web Services(AWS)、Visa、Oracle等其他中心實體。每一個中心實體都代表了一個潛在的故障點。這些實體每個都維護著獨立的代碼,這些代碼要審核進入的信息然後再傳遞給下一個中心實體或者最終用戶。如果這些實體當中任何一個被黑掉,存在軟體漏洞,或者決定改變做業務的方式的話,則交易和過去的交易記錄就都會有風險了。

相比之下,在區塊鏈的世界裡,所有代碼都是直接在區塊鏈的框架內維護的。礦工解決由區塊鏈代碼預定義的問題,但礦工無法改變規則。沒有代碼時由促進信息傳輸的計算機來維護的。此外,一旦發行了一種新的區塊鏈貨幣,沒人可以改變這一版本的區塊鏈代碼,就連創始的開發者、一群積極分子或者黑客都不可以。

相反,如果實體希望改變區塊鏈代碼的話,他們需要創建一個全新的版本。如果創立開發者提供了像以太坊這樣的區塊鏈貨幣的新的升級版的話,那麼從技術上來說就相當於創立了一種新貨幣。如果買賣以太坊(「市場」)的個人認為這種新貨幣是個更好的版本的話,則新版的以太坊可能會取代舊版的市場地位。

如果一群積極分子推出了一種區塊鏈貨幣的變更,但是市場認為這種數字貨幣的新版和舊版都有價值的話,則市場和交易基礎而設施也許會選擇支持這兩種版本。這就叫做「硬分叉」。比方說,最近有一群積極分子就修改了比特幣的代碼來改進(在他們看來是)比特幣這種貨幣。市場還是認為舊版的比特幣仍有價值(仍然叫做「比特幣」)但是也很重視新版(命名為「Bitcoin Cash」)。注意,市場往往會對這些分叉出來的貨幣予以不同的定價。2018年1月時,比特幣的價格大約比Bitcoin Cash高5倍。

如果一名黑客篡改了以太坊的公開代碼,因而建立了一個新版本的話,市場會把這一代碼看作是惡意的,並且對這個版本的數字貨幣給出的估價基本上為0。這樣就不會有基礎設施進行升級來支持這個版本的數字貨幣。

區塊鏈交易的線性關係(Zander傳遞信息給第一台計算機,這台計算機又把它傳遞給下一台計算機,如此類推,直到信息抵達Tara)還建立了一條有關之前所有區塊鏈交易的、防篡改的記錄:該區塊鏈因此建立起了一個交易賬本。任何人都可以對公開的區塊鏈進行審核,從而了解信息在過去是如何流動的。如果另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或者地點看這個賬本,他會看到一模一樣的交易歷史。沒有一個中心實體有能力篡改記錄,因為賬本是在區塊鏈代碼裡面進行維護的。

相比之下,諸如美元這樣的貨幣交易隨著時間轉移是極其難以跟蹤的。基於區塊鏈的貨幣因此為更好的透明性提供了機會。比方說,如果一個政府舉債經營一種基於區塊鏈的貨幣,選民可以用這種加密數字貨幣來納稅,然後準確跟蹤政府的每一筆開支。或者更現實一點,捐款給慈善機構也能看到慈善機構是如何使用他們的贊助的。你可以看著捐款從該慈善機構轉到了當地的一家房屋建築公司,然後最終轉到工人手上。如果強制公司次啊要加密數字貨幣的話,監管實體的日子也會好過得多,因為有了客觀的分散式賬本。

區塊鏈技術當做貨幣使用

因為區塊鏈必然要創建所有交易方(本例中為Zander和Tara)均同意存在價值的貨幣,因此區塊鏈技術就充當起了貨幣的角色。我們發現,有可能區塊鏈貨幣首先會通過促進私下交易而獲得採用,然後最終擴展到成為所有交易的默認貨幣。

注重隱私的群體以及規避法律的群體可能是最先利用比特幣這樣的加密數字貨幣作為貨幣的群體之一。數字貨幣對這些群體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為它依賴於分散式網路而且迴避了跟蹤、審查等形式的干預。相比之下,通過電子郵件或者利用常規金融機構轉賬的替代手段就不那麼具有吸引力了。比方說,比特幣一開始就是在Silk Road這樣的黑市上獲得流行的。在比特幣取得早期成功之後,創始人又推出了幾十種新的更加強調隱私性和匿名性的加密數字貨幣。我們預計在這些地方基於區塊鏈的貨幣使用會獲得強勁發展。

區塊鏈技術對於像Zander和Tara這樣存在地理區隔的實體很有用。因為它們生活在不同的國家,Zander和Tara的非基於區塊鏈的交易需要高度依賴於多個中心實體,漫長的交易時間,而且費用高昂。國際交易的高額成本對於發展中國家實體來說尤其令人痛苦,因為本國貨幣不穩定,他們希望將自己的財富轉為國際貨幣。

區塊鏈技術對於進行小額交易的個體也很有用。如果個人想轉1美元給另一個人,在區塊鏈之前的世界裡整個交易的費用輕易就能達到30-40%(0.3到0.4美元)。因此,公司被迫將交易滾成按月結,而且這些高額的費用還妨礙了創始人創辦一開始依賴於小額收入的公司。假設一位創業者希望創辦這麼一家企業,讓法國的個人可以直接把1美元轉給肯亞的農民來幫助他們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在這位創業者和他的潛在贊助人意識到這些付款的將近一半都落入到中心實體的腰包之後,這位創業者可能就要放棄打算了,贊助人也許也會走人。反過來,如果發展中國家的一位創業者希望將自己的財富(比如每天2美元到5美元)從不穩定的貨幣轉成更加穩定的國際貨幣時,也會受到高達兩位數的國際交易費用以及小額交易額高收費的打擊。基於區塊鏈的貨幣則為這些問題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

解決好這些細分客戶的問題可以幫助加密數字貨幣跟更多的用戶進行交互,解決更多客戶問題並且推出有幫助的加密數字貨幣新版本。這一基礎將幫助區塊鏈接管越來越多的全球交易。這個世界的支付基礎設施是在互聯網之前建成的,已經準備要被顛覆了。在短期內,局部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將變得常見。而且金融機構已經在建立自己私有的區塊鏈網路並且製造數字貨幣了。參與機構在其中充當了節點的作用,也可以看到共享數字賬本裡面所有的交易。今天,這些金融機構利用全球匯率將金錢從主流貨幣(比如墨西哥比索)轉為這種私有數字貨幣,然後再轉為另一種主流貨幣(比如澳元)。這樣金融機構就可以在改進安全性、加快處理時間以及為客戶降低費用的同時繼續維持其中心實體的角色。

把區塊鏈技術用作保值手段

區塊鏈技術還有可能提供一種新的獨立的價值儲存手段。今天,典型的獨立保值手段黃金之所以貴重,部分是因為人類決定獨立於國家(比如加拿大)或國家聯盟(比如歐盟)對其進行估值(這個跟其他的主流貨幣不一樣,比方說美元與美國的成功緊密相關)。黃金跟美元基本上是負相關的:換句話說,黃金充當了當前全球金融體系的避險手段。因為黃金很重且相對不安全而難以儲存,數字區塊鏈貨幣就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替代選項。如果數字貨幣今後變得更加穩定的話(目前的波動性極高),有朝一日可能會成為黃金這樣的資產的增強或者補充。

不過更大的保值機會是幫助實體第一時間買入全球金融體系。比方說,在發展中國家,許多實體都渴望將本地不穩定的貨幣轉為美元這樣的穩定貨幣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財富。就像今日的美元一樣,促進未來全球交易的、有區塊鏈支持的貨幣自然也會充當起保值的手段。因此,被主流用來支付的區塊鏈貨幣也有可能被主流用來作為保值手段。

如果數字貨幣取代了美元歐元等傳統貨幣,則這些數字貨幣就將代表著主導的金融體系。在這個世界裡,這些貨幣將不再充當目前現狀有用的避險手段:它們將成為現狀!我們預計投資者會尋求類似的資產,黃金,以及可能非主導的數字貨幣作為這些成為主流的數字貨幣的避險機制。

利用區塊鏈技術促進簡單信息交換

最終,區塊鏈的價值源自其確保信息傳遞安全及自動化的潛能——這是一項有著近乎無限機會的嘗試。儘管基於區塊鏈的貨幣代表了簡化信息傳遞的一個很大的機會,但目前任何通過數字化手段傳遞信息的過程或者系統(比方說互聯網上面的一切)都有可能被區塊鏈技術徹底改變。在區塊鏈的世界裡,決定區塊鏈如何傳遞信息的可編程規則被稱為智能合約。今天,支持智能合約的最大、最流行的去中心化區塊鏈平台是以太坊。我們不應該低估以太坊的出現:它將區塊鏈的商用範圍從貨幣擴展到了一切數字化信息。

你可以把智能合約看作是可編程的if-then(判斷)語句。如果A事實發生,則自動進行動作B。我們來看看Zander和Tara之間一開始進行的信息交換。Zander希望付錢給Tara買他的一件產品。假設Zander希望買一張音樂會門票。在區塊鏈之前的世界裡,Zander給Tara 100美元然後祈禱Tara把門票給他寄過來。如果交易風險更高一些(比如達到10000美元),則Zander和Tara可能會使用第三方中介付款服務。這種模式下,Zander會個第三方轉10000美元。一旦第三方中介收到這筆錢,就會指示Tara把票發給Zander。一旦Zander收到票,該中介付款服務機構就會把這10000美元轉給Tara,並為提供服務而收取一點費用。

在區塊鏈的世界裡,Zander和Tara可能會使用ConcertCoin,一種幫助買賣雙方進行門票交易的(虛構的)區塊鏈貨幣。儘管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貨幣可用作保值並且幫助用戶兌換貨幣,但是有很多的替代貨幣是專門創建來進行這類更加具體的交易的。這些替代貨幣使用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來處理諸如廣告、內容創作、賭博以及房地產之類的交易領域。還是回到Zander和Tara這個例子,兩人可能同意門票值20個ConcertCoin。通過ConcertCoin針對門票交易的特殊合同框架,Tara和Zander可能就這麼一個智能合同達成一致:如果Tara有票,則將20 ConcertCoin從Zander轉給Tara。如果Tara收到這20個ConcertCoin,則將門票的所有權轉給Zander。

智能合約真的只是自動化合約。智能合約要想起效,需要三件事情成立。首先,所有利益攸關者需要同意該數字貨幣有價值。在這個例子當中,Zander和Tara都需要同意20(或其他數額)ConcertCoin是音樂會門票的合適價格。其次,所有利益攸關者都需要同意智能合約的每一項定義。這個例子當中,Zander和Tara都需要同意對於Tara來說「手上有票」意味著什麼,以及 「將所有權轉給」Zander意味著什麼。第三,該數字貨幣需要跟每一項定義的程序化的事實來源相結合。在這個例子當中,ConcertCoin會以編程的方式檢查Tara的賬戶,看看有沒有合法的門票,然後回應「是」或者「否」。如果「是」,ConcertCoin會自動將資金從Zander轉到Tara,將門票的名字從Tara改成Zander,然後將門票轉移到Zander的戶頭。

利用區塊鏈技術促進複雜信息交換

區塊鏈技術用於複雜信息市場的例子之一是存儲數字信息。今天互聯網的很大一部分是在Amazon Web Services(AWS)及其中中心實體提供的類似產品上面託管的。這些實體建設和維護著全球的數據存儲和伺服器來支撐雲基礎設施。不過,在區塊鏈的世界裡,公司可以用信息存儲區塊鏈貨幣(姑且稱之為「FileStorageCoin」)來換取在高度分散式網路中的安全存儲,而它的價格只是AWS這樣的中心實體的一小部分。

在典型的供需條件下,對FileStorageCoin的需求推動了FileStorageCoin的價格。作為響應,礦工就會為該網路提供更多的存儲。每次一台計算機被選定來存儲信息(鏈上的一個區塊)時,該區塊鏈就會發放一些FileStorageCoin給那台計算機。每增加一台存儲信息的計算機,該網路的價值就會提高一點。就像AirBnb和Lyft讓資產所有者從自身的實體資產獲得更多一樣,區塊鏈也可以幫助數字資產所有者從自身的數字存儲中獲益更多。在得到接受的情況下,FileStorageCoin就可以充當一個比任何一家公司能提供的都要大、都要高效的信息存儲網路。

儘管區塊鏈可以幫助用戶從存儲、連接、帶寬、訪問網站以及內容創作中獲得更多價值,但這項技術並不局限於數字信息,它還可以通過讓實體世界的資產變得更加可還原的方式讓其流動性變得更強(更容易買賣)。換句話說,區塊鏈更好地促進了跨多人的資產所有權。

考慮有十二個個人集中資源買了10套房作為投資房產。這群人計劃在10到15年後再把房子賣出來賺錢。在區塊鏈之前的世界裡,假設一位業主(稱之為Jim)需要在房子售出前(假設買下房子的3年後)拿走自己的投資回報的話,他可能會遇到麻煩,比如很難找到買家,無法確定自己手上那份房產的合適價格,交易也很難執行。如果Jim一開始的投資是10000美元,他可能會想以15000美元的價格賣出自己的股份,因為他感覺這3年房價已經上漲了。因為這種資產很複雜,而且也有風險,潛在買家可能希望認識Jim本人。這種情況下,最有可能的買家是其他的11位成員。其中10位可能都不感興趣。感興趣的那位可能只願意出11000美元。這位願意買他股份的投資人的理由也很充分,房子都還沒有賣出去,所以他們的投資實際上還沒有任何收益。因為Jim急著用錢,最後他可能被迫接受11000美元的出價。

在區塊鏈的世界裡,那12個人可能會同意建立所謂的首次代幣發售(Initial Coin Offering,ICO),然後發行區塊鏈貨幣來交換該基金的所有權。在這裡例子當中,這12人會給每一位投資者發放100個RealEstateCoin。如果一位投資者很早就想離開基金,區塊鏈技術會把潛在買家數擴展到互聯網上的任何人。儘管大型公司(比如Amazon、AirBnb)過去已經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數字市場,但通過智能合約、安全交易以及為廣泛實體提供的權威賬本的區塊鏈提供的卻是面向所有人的、構建信任的、低成本的金融基礎設施。因此,Jim手上的那100個RealEstateCoin會有成千上萬個潛在客戶想要。最後他以相當於17500美元的價格把自己的數字貨幣都賣了出去。區塊鏈使得任何個人或者公司都能為自己的當前資產建立一個數字市場。

上述例子展示了區塊鏈技術可以如何改變投資基金的所有權模型。ICO跟Kickstarter這樣的眾籌網站不一樣,後者的早期支持者除了得到產品或者服務以外什麼都沒有,而ICO讓實體可以實際擁有有意義的想法的一部分。如果一家公司做得好的話,那家公司獨有的區塊鏈貨幣的價值就會隨著更多的個人對其表現出需求而提高。如果一家公司表現糟糕,其區塊鏈貨幣價值就會下跌。

這些區塊鏈貨幣激勵是非常強大的。比方說,在今天,一小部分人可以選擇眾籌電影創意即便他們知道除了感激不會得到任何東西。但在區塊鏈的世界裡,這些個人可以實際擁有電影的一部分。因此,潛在投資者的數量和支持這類項目的金額就會增加;當他們也有機會從中獲利時,更多的人會支持他們熱愛的東西。區塊鏈將會為創意的、非盈利和盈利性項目和公司釋放新的資金。區塊鏈可以為任何東西創造出一個去中心化的、安全的、基於激勵的在線市場。

預測區塊鏈技術的未來

區塊鏈技術創造信息網路。網路的基本規則是當新人加入任何網路時,該網路的價值就會呈指數式上升。作為推論,每次有新人加入得到廣泛使用的網路時,競爭網路要想給人提供類似價值的難度也會指數式增長。你用Facebook是因為你所有的朋友都在那個平台上。你不大可能加入新的社交網路是因為你沒幾個朋友在那個網路上。因此,網路往往會製造贏家通吃的市場。比方說Facebook、微信等少數就統治了社交網路領域。

我們預計區塊鏈技術也會出現類似的贏家通吃的局面。目前為止,創始人已經創建了數百種數字貨幣。未來幾年這些數字貨幣當中會有少量成功走上全球舞台,而絕大部分最終會變得毫無價值。比方說,在未來可能會有兩種加密數字貨幣充當主要的全球貨幣,而第三種可能會作為這些數字貨幣的避險機制充當全球性的保值手段,而另外的5、6種也許會會組成智能合約的全球平台。

首先,我們預計投資者會投入資金到整個區塊鏈技術市場。投資者不知道哪一種貨幣最終會像Amazon.com那樣,哪一種會落得Pets.com一樣的結局——所以他們會多點開花。不過就像所有網路一樣,最終區塊鏈貨幣將基於用戶來進行估值。儘管比特幣取得了領先優勢並且有著最大數量的用戶,但它還需要更多的用戶加入和使用才能有意義地全面簡化信息流動。儘管如此,比特幣的用戶仍激勵著更多的實體加入該網路,供應者挖掘更多的比特幣,以及創始人建設更多的貨幣基礎設施——這反過來又會影響更多1的用戶加入比特幣網路。由於這些網路效應,我們預計比特幣還會存在一段時間。另一方面,至少還有一種即將改變世界的數字貨幣可能還沒有被創建出來。

結論

區塊鏈有望提供更安全的、去中心化的、激勵一致的世界是令人鼓舞的。中心實體(比如中間人)的數量越多,通過區塊鏈簡化的機會就越大。為了實現這一願景,利益攸關者需要同意使用和重視同一種數字貨幣。他們需要就智能合約中的相同標準定義以及對這些定義的程序化數據事實來源達成一致。最後,這些利益攸關者需要實際使用這些數字貨幣來交換信息。這些進程需要時間,但最終我們預計區塊鏈技術會變革信息流和商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水觀察 的精彩文章:

賈躍亭FF 91售價或超200萬元 將創新能源汽車價格紀錄

TAG:易水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