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爸老媽們心中的焦慮
日出日落,花開花謝是自然規律。對於老年人而言,年紀增長是無法改變的自然現象。除了身體器官的老化,不少老爸老媽心理上也會出現波動,情緒低落,甚至性格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這都有可能是「焦慮」導致的。
怕拖累人的林媽媽
現實生活中,不少老人會對自己的日漸衰老感到無助,他們知道自己不再像從前那樣年輕,曾經做起來輕車熟路的事情,現在變得力不從心;
他們害怕自己成為子女的累贅,擔心子女把照顧他們看成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嫌棄他們行動遲緩、腦子變慢。因此,他們盡量不對子女提任何要求,自己照顧自己,替子女分擔壓力,甚至想方設法討子女的歡心。
林大媽就是這樣一位老母親。她今年70歲了,身體狀況大不如前,視力、聽力都已出現問題,腿腳也不利索了。退休後,她幫忙照看小孫子。兒子兒媳心疼她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擔心她累著,就不讓她看了。可林大媽還是堅持每周陪孫子上跆拳道課。
孩子們給林大媽買衣服、保健品,她總是拒絕。身體不舒服的話,林大媽擔心去醫院看病耽誤孩子們的工作,能忍就忍。
特別黏人的張爸爸
還有一些老年人對於「變老」會做出完全相反的表現:
他們極度恐懼與子女分開,認為一旦與子女分開住,子女就會遺忘他們,不會來看望和照顧自己;他們會向子女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甚至是「不合情理」的需求,以爭取子女最大的關注,獲得心理安慰;如果子女在應對父母的訴求時,表現出哪怕一絲的消極情緒,都會對他們產生巨大的打擊。
張大爺最近就很生氣,兒子博士畢業後,因為職業規劃的原因,要離開北京去廣州工作。張大爺說什麼也不同意。俗話說養兒防老——自己和老伴年紀大了,就這麼一個兒子,辛辛苦苦培養到博士,指望他能留在身邊互相有個照顧。可兒子卻要不管不顧地跑去廣州。
古人云:父母在,不遠遊。兒子這樣做,實在是不孝啊!張大爺對兒子發了狠話,要是敢離開自己身邊,就斷絕父子關係。
父母子女,血脈天然——這是人類最沒有利害關係的社會小結構。但現實生活中,不少老爸老媽卻偏偏和孩子相處不好。每個子女都有責任和義務照顧自己年邁的父母。但想要既「順」了父母的心,又能滿足自己的人生規劃和獨立人格,就需要了解父母內心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再「對症下藥」。
無論是「林媽媽」們,還是「張爸爸」們,他們上述的行為表現皆來源於「焦慮」。在臨床心理學中,焦慮被定義為由現實事件引起的一種緊張不安的消極情緒,是一種對象不明、不可名狀的擔心和害怕。它既可能來自對本身患病的不安,也可能來自疾病本身的臨床表現。按照現實事件的不同,老年焦慮心理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
衰老焦慮
衰老焦慮在退休後的老人中比較多見。老年人因擔心自己年邁時疾病纏身而無人照料,所以終日生活在害怕衰老的恐慌中。《中國老年人口狀況一次性抽樣調查》顯示,60%的老年人自報患有慢性疾病,他們對健康問題格外憂慮,另外有80%的老年人害怕晚年孤獨。
一些老年人從知道即將退休開始,就給自己一個「老矣」的心理暗示,擔心健康問題,缺乏抵禦衰老的信心,逐漸放棄過去的興趣愛好——這種精神上的恐慌會進一步加速生理衰老。
應對父母的衰老焦慮,心理學專家提出了4點克服建議:
1.子女應督促父母積極鍛煉身體,進行飲食管理。
2.子女應帶父母定期做健康體檢,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3.子女應告訴父母要主動編織和維護自己的「社會支持網路」,多結交朋友,開拓人際圈。建議他們學學新技術,多與年輕人打交道,重新定位自己和退休後生活的新意義、新目標,保持社交網路。
4.子女應想辦法讓父母接受衰老的現實,讓他們相信「你覺得自己多年輕就有多年輕」這句話是真的。
2
分離焦慮
分離性焦慮心理是與依戀對象分離時出現的與年齡不適當的、過度的、損害行為能力的焦慮,是學齡前兒童最常見的情緒障礙之一。
比如嬰幼兒與親人分離獨自面對陌生情境時,就會出現焦慮不安、傷心痛苦的情緒反應。孩子第一天去上幼兒園,看著父母轉身離開的背影時的內心感受,那是分離焦慮。年邁的老人面對子女離開而自己孤獨生活時,與「孩子去幼兒園」的經歷是相同的,這種分離焦慮心理也是類似的。既然我們能給予寶寶充分的心理安撫,就也應該想方設法給自己的「老寶貝兒」——父親母親寬寬心,解解煩。
面對父母產生的分離焦慮,對於子女而言,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告訴父母:
「我們會為你們做哪些你們需要的事情。」
如果子女能發自內心地接受照顧父母的責任,主動為父母做一些事情,父母會明白與子女分離並不是件困難的事。因為當他們需要兒女時,兒女就會出現在他們的身邊。
同時,在分離之前,子女要為父母做好充分的物質準備和心理準備,其中物質準備包括金錢、生活品、照顧者、醫療等保障;心理準備包括與子女分離的準備;獨自生活的準備,以及面對生活上各種挑戰的準備。
TAG:食品與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