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今天,你打算如何慶祝這個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節日?

今天,你打算如何慶祝這個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節日?

編輯:姜濟晗

1.元宵典型的節俗是燈會,因此元宵又被稱為「燈節」。元宵起源的一種說法跟佛教有關,西域摩揭陀國每年十二月底(相當於中國夏曆的正月十五),要在城內做燃燈法會,紀念佛祖。隨著漢明帝迎經白馬寺,佛教合法進入中土,正月十五燃燈表佛的習俗也逐漸為人們所慣用。

2.元宵節又稱「上元節」,這一別稱與道教有關。道教有天官(堯)、地官(舜)、水官(禹)三位大帝載錄世人善惡的傳說,他們分別在農曆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出生,古代中國每年都會在他們的誕辰舉辦祭祀慶典活動,並且一直延續至今。

3.元宵節才是真正的「中國情人節」。古時年輕女孩不允許外出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遊。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為自己物色對象。那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說的就是這天。

4.元宵節在漢武帝時期就有了,約公元前150年前後,源自漢代名臣東方朔搭救宮女「元宵」的故事。

5.晉代就有關於元宵節習俗的明確記載,出自《藝文類聚》,主要有紫姑、蠶神、偷戲、打簇、登高、賞燈等。但這些習俗真正普及則要等到唐代。

圖為《古代風俗百圖》,右上角處即為「元宵樹」。唐代的一首《放燈》詩云:「火樹銀花不夜天,遊人元宵多留連。燈山星橋笙歌滿,金吾放禁任狂歡。」當時的花燈叫「燈樹」,即一輪一輪的燈盞,越往上越窄,「火樹銀花」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資料圖)

6.唐代過元宵節尤為奢侈。朝廷會精心準備歌舞,每位舞女的服裝都斥巨資300貫,大概是如今的9萬元人民幣。

有人在偷完菜後都會在菜地里放一個「利是」,以表達對種菜人的感激之情。圖為文明「偷菜」者在菜地放的「利是」。(圖片來自中新網)

7.元宵在唐代不用水煮,而用油炸,名為「油錘」或「焦錘」。直到宋代,才有水煮元宵,並出現了山藥圓子、珍珠圓子、金橘圓子等特色元宵。

8.民國時期,元宵曾被迫改名為「湯糰」。「元宵」諧音「袁消」,這讓時任大總統袁世凱覺得不吉利,但改成江南人吃的「湯圓」也不對,「圓」與「袁」又諧音了,煮湯圓不就是要拿開水煮了袁世凱嗎?

9.歷史上,元宵節是要放假的。漢代放1天,唐代3天,宋代5天,明代10天。

10.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的中國作家汪曾祺,生於1920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汪曾祺曾寫過一篇散文題為《故鄉的元宵》,他的故鄉在江蘇高郵。(圖片來自網路)

11.中國南方民間至今仍有元宵節夜裡「偷菜」的習俗。偷生菜寓意「生財」,偷蔥寓意「聰明」,偷西芹寓意「勤快」。當然了,主人在這一天對「偷竊」行為大多採取相當寬容的態度,只當做相互饋贈、嬉鬧玩樂的一種方式。

12.韓國人過元宵節喝五穀粥,還吃各式各樣的堅果——花生、核桃、松仁、栗子、銀杏等,據說這樣可以使牙齒更堅固,還能防止疔瘡等皮膚病。

韓國的五穀飯。(圖片來自網路)

13.日本鄉間地區過元宵節氣氛較為濃厚,習俗包括迎年神、祖靈,祈求豐收;以及在早上吃紅豆粥。

14.越南人過元宵節吃粽子。在越南,流行這樣一句話:「大粽子,大團圓」。

越南粽子。(圖片來自網路)

15.馬來西亞元宵節有「拋柑接蕉」的習俗,為的是找伴侶。元宵節是馬來西亞重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其「拋柑接蕉」的習俗熱鬧浪漫。當天晚上,單身男女紛紛「出籠」,涌往公園的河邊或湖邊,男的拋香蕉,女的拋柑橘,還在水果上寫下聯絡號碼,以期覓得一段好姻緣。

上圖為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拋柑接蕉」活動上,一位男士向一位女士送香蕉;下圖為華人女士在拋柑橘。(圖片來自人民網)

標題圖來自千庫網

參考資料:

中新網,2017年2月12日,元宵節「偷青」民俗變偷菜專家吁莫讓習俗變味

中國網,2017年2月10日,「鬧元宵」致敬傳統文化看國外如何慶祝「元宵節」

海外網,2017年2月9日,新加坡元宵節:不一樣的花燈一樣的中國情節

新華網,2016年,元宵節來歷的傳說: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輿 的精彩文章:

手把手教你成為一個合格的澳洲「包租婆」
震驚!這些中藥被澳洲列為禁藥並禁止攜帶入境,但華人春節常吃!

TAG:華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