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抑鬱症「殺手」離你我到底有多遠?

抑鬱症「殺手」離你我到底有多遠?

可怕的抑鬱症在我國現狀堪憂

我國抑鬱症患者人數眾多,已經成為一個常見的、不容忽視的、對人們心身健康產生嚴重危害的心理疾病。抑鬱症給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帶來的痛苦,則更是難以用語言描述。

抑鬱症又是一種可危及生命的疾病。2007年初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發布報告顯示:在中國,自殺是總人口的第5位死因,是15~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中國每年有28.7萬人死於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中國人自殺特徵:63%有心理障礙,其中80%自殺者患有抑鬱症。但是僅9%到醫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診過。因此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抑鬱症知識的知曉率,對抑鬱症的診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有關抑鬱症的幾點問答

Q

哪些人容易得抑鬱症?

過分疑慮及謹慎,對細節、規則、條目、秩序或表格過分關注,力求完美,道德感過強,謹小慎微,過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顧樂趣和人際交往,過分拘泥於社會習俗,刻板和固執;

表現為持續和泛化的緊張感與憂慮;

在社交場合過分擔心會被別人指責或拒絕;

在生活風格上有許多限制;

迴避那些與人密切交往的社交或職業活動。

Q

隱匿性抑鬱症嚴重么?有什麼癥狀?如何預防?

隱匿性抑鬱症是一種不典型的抑鬱症,以中年女性多見,其臨床表現不是明顯的情緒不好,而是表現為身體不舒適,如:頭痛、頭暈、胸悶、心悸、氣短、四肢麻木、噁心等癥狀,由於是病人自覺身體不好,並沒有感覺自己的根本原因在於情緒低落,所以病人常常去的不是心理科而是內科、神經科、婦科或疼痛科。因此說這個病很隱蔽。

隱匿性抑鬱症的發生可能與情緒表達的方式有關。在我國,傳統上宣揚平和、忍耐,認為完美性格應該是內斂、沉穩,不鼓勵人們訴說自己的情緒。中年婦女面臨各方面的壓力,有意無意中她們又覺得不能對人明確說出自己難以承受的心理負荷,故而缺乏必要的支持與幫助。於是,保護自身的心理防禦機制可能將其自動轉化為「軀體疾病」,從而為短暫逃避心理困境找到一個正當的理由。

Q

抗抑鬱藥物什麼時候起效?

抗抑鬱葯一般起效較慢,起效時間約需2-4周。抑鬱症患者服用藥物時應堅持服用,若服用6周仍未有效果,應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

Q

抑鬱症癥狀消失,還需不需要維持藥物治療

抑鬱症病程多呈緩解複發,複發率較高,單次發作的抑鬱症,50%~85%會有第2次發作,目前對抑鬱症的藥物治療倡導全程治療。因此,若抑鬱症患者的癥狀消失,考慮患者仍有一定複發的風險性,仍需繼續維持用藥鞏固4-6月。鞏固治療結束後,病情穩定,可在醫生指導下緩慢減葯直至終止治療,但應密切監測複發的早期徵象,一旦發現有複發的早期徵象,迅速恢復原治療。

Q

反覆發作抑鬱症,需要維持多長時間的治療

有關維持治療的時間意見不一。WH0推薦僅發作一次(單次發作),癥狀輕,間歇期長(≥5年)者,一般可不維持治療。多數意見認為首次抑鬱發作維持治療為6~8個月;有2次以上的複發,特別是近5年有2次發作者應維持治療。對於青少年發病、伴有精神病性癥狀、病情嚴重、自殺風險大、並有遺傳家族史的患者,應考慮維持治療。維持的時間尚未有充分研究,一般至少2~3年。

Q

服用抗抑鬱葯的患者,懷孕了該怎麼辦

抑鬱症患者應選擇一個病情比較穩定的時機懷孕,孕前停用所有的藥物,但停葯的前提是保證病情不複發。

在妊娠的前3月應用抗抑鬱葯可能對胎兒致畸,故在妊娠前3月禁用抗抑鬱葯,如果停葯出現病情反應,應根據病情選擇繼續服藥或行人工流產,否則病情加重同樣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如果懷孕3月後病情反覆,可以選擇一些致畸可能性小的藥物,小劑量使用,並定期至產科檢查。

Q

如何判斷抑鬱症自殺的高危人群

綜合國內外的研究,一般認為具有以下特徵者,被認為是自殺的高危人群:

人口學特徵:處於青春期和老年期兩個年齡組,男性,獨身、離婚或喪偶,無固定職業或失業者。既往有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或家族中有自殺的親屬。

個人資源缺乏:個人資源主要來源於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外部資源包括人際關係不良,社會隔離,混亂或衝突性的家庭關係,缺乏家庭溫曖等。內部資源包括事業無成就,現實與理想的期望值差距大,處理問題的方式幼稚,情緒不穩等。

健康狀況:患者慢性或難治性的軀體疾病,影響生活質量,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惡性腫瘤、腦血管意外等。

生活事件:遭遇突發性的負性生活事件,如喪失或分離、嚴重軀體疾病、失業或退休、喪偶或離婚等嚴重的負性生活事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抑鬱症:在無法獲得專業幫助的情況下,這些會對你有所幫助
你為什麼又抑鬱了?抑鬱也是分季節的,把控好自己的生理與天氣的關係,讓你每天的快樂多分泌一點!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