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涯》當我們都失去了好奇心,這世界會怎麼樣
有溫度的原創公眾號喚醒生涯幸福。
我們在一起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然而這個世界人的好奇心正在流失,你的好奇心還在嗎?
如果我們都失去了好奇心,這世界會怎麼樣?
什麼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是人們希望自己能知道或了解更多事物的不滿足的心態,是新的信息和知識的渴望。擁有好奇心的人會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沒有好奇心的人會說「有什麼好看的,看了有什麼用」,作為一個好奇心爆棚的人,我突然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好奇心,他們的好奇心被安全感保護起來,被有用論所代替……
你說你想要學習一門新知識,興奮地跟朋友分享,沒有好奇心的朋友A看著你閃閃發亮的眼睛,幽幽地來一句「學這個有什麼用?學完了能賺錢嗎?」你啞然,半晌後你說「這是我喜歡的東西啊,學了之後可以讓我長見識,這讓我很開心啊」,A答「就是不能賺錢唄,開心能當錢花嗎?你這個喜歡可是個燒錢的事兒,真是閑著沒事兒幹了」於是,你閉嘴,有種話不投機半句多的無奈。
你發現了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忙不迭地發到群里做分享,同學B立時在下面留言「什麼東西啊?」你以為找到了一個有好奇心的同道中人,趕緊解釋了學習的內容及參加的流程,B問「這麼麻煩啊,算了,不看了,不過你要是發個紅包我就贊助一下」,於是你知道了B不是有好奇心,他並不在乎學習機會是否難得,他只是想知道你會不會發紅包,看在紅包的面子上可以幫你打開一下鏈接而已。時間過去許久,你發現幾乎沒人關注過這個機會,覺得很可惜,跑去向閨蜜Y安利,Y欣然接受地同時安慰你說「不必在意,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這個跟投票求關注沒什麼差別,收紅包的人也未必會認真參與,只是拿了紅包不好意思而已」於是,你放棄,有種淡淡的可惜。
你想養成一個好習慣,聽課中被安利了一個打卡的小程序,開始跟隨積極的先行者一起打卡,每天將生成的日簽發到朋友圈。一段日子之後,熟人C在評論里留言,問你打卡是怎麼回事,你高興地邀請她一起加入,C問「你養成了習慣能怎樣,這樣天天打卡是不是像某個視頻一樣有錢拿?」你遺憾地告訴她沒有,C答「哦,那你加油吧,我也想,但是我沒時間啊,堅持不了」,你熱心地解釋「打卡沒有規則限定,可以發語音,可以寫文字,還可以發圖片,不會浪費很多時間的,每天只需要幾分鐘而已」,C還是表示沒時間,你理解,可是轉頭你發現她在朋友圈發了一篇又一篇娛樂八卦搖卦測試的文章。於是你知道,C並不是沒時間,她只是沒有好奇心而已。於是,你接受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略帶釋然……
說起好奇心,總有人會說那是小孩子才有的童真,人長大以後應該遵守規則,循規蹈矩,偶爾你表現出來的好奇心還會被人斥之為幼稚,任性,似乎成人就應該接受這個世界的普遍價值觀定義給你的生活,追逐世人眼中的成功與幸福,一旦違背你就是不合群的,就會被貼上異類,奇葩的標籤,並毫不猶豫地被嘲諷批判。
有時候你看著那些沒有好奇的人每天過著千篇一律的日子,發著日復一日的相同的抱怨,你也會覺得納悶,明明他們過得也很不開心,明明他們也沒有自己聲稱的那樣幸福,他們每天重複著上班淘寶群聊小視頻下班喝酒網劇打遊戲的無聊的生活模式…… 可他們卻可以高高在上地毫無負擔地去嘲諷那些跟他們不同的人,覺得理所當然。也許這就是法國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所說的烏合之眾,他們的優越感來自於與自己相同的大眾意識中的從眾的安全感,雖然他們內心深處也充滿憂慮彷徨甚至無助,他們會經常下著這樣那樣的決心,但是他們沒有勇氣真的去改變,他們懼怕改變帶來的不確定性,那樣會使他們離開自己的舒適區,更加沒有安全感,所以他們隱藏或者放棄了自己的好奇心,他們縮在自己打造的安全城堡內,坐井觀天,像井底的青蛙一樣對天上的雄鷹品頭論足。
知乎上說人有兩樣東西很寶貴,一個是安全感,一個是好奇心。有人說安全感的天敵是好奇心,這個觀點略微覺得有些偏頗。弗朗斯西.培根層說過「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心是知識的萌芽」,好奇心帶來旺盛的求知慾,求知慾是學習進步的動力,知識可以拓寬眼界,增長見識,可以增加人的智慧,眼界寬廣又擁有智慧的人是堅強而自信的,而大多自信的人是不懼怕未來的,擁有著固步自封的人不可比擬的安全感。
沒有好奇心的人可以選擇繼續著他們一成不變的生活,而你也可以選擇帶著好奇心認認真真地去學習未知的知識,參加大咖的分享沙龍,堅持聽書,堅持運動,堅持一個又一個自律卻看起來沒什麼用的好習慣,偶爾可以跑去參觀下博物館的展覽,欣賞下開心麻花的戲劇,聽聽茶館裡的小劇場相聲,尋覓犄角旮旯里的美食並將它們笨拙地複製出來……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把生活過程他想要的樣子,選擇沒有對錯只有不同而已。
希望自己能永遠擁有一顆好奇心,對一切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感受新鮮,體味美好,讓自己變成一個有趣的人,讓自己的生活的每一天都有滋有味,以夢為馬,不負韶華,與大家共勉。
TAG:丹寧說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