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新時代如何發展素質教育

新時代如何發展素質教育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人民教育》記者 施久銘 董筱婷)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發展素質教育,令人振奮,也引發思考。在全國「兩會」前夕,《人民教育》記者採訪了柳斌、李希貴、唐江澎三位素質教育發展過程中的親歷者,共同討論素質教育的歷史脈絡、內涵變化、實踐方向等重要話題。

素質教育最早的提出者,教育部原總督學、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素質教育提出有三個背景:一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 國民素質被認為是對中國改革開放、民族復興乃至立足於先進民族之林的非常關鍵的問題。二是當時國家正開始實施義務教育,實施素質教育是為了更加全面有效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第三個背景是素質教育作為與「應試教育」相對立的概念提出。

柳斌指出,當時提出的素質教育有三個要義:一是面向全體學生;二是使每個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三是使每個學生得到主動的生動活潑的發展。從概念上說,「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以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術、身體心理素質為宗旨的基礎教育。相對應的,「應試教育」則是以考試得分為手段,以把少數人從多數人中選拔出來送上大學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基礎教育。

30多年來素質教育到底取得了哪些成績?三位嘉賓各抒己見。柳斌認為:全國大多數的校長教師、機關幹部,基本上接受並認同素質教育這個理念,這可以看作是一個很大的成績;另一個很大的成績是推動了各項教育改革,尤其是考試製度的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十九大代表、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認為,經過多年發展,素質教育從過去以唱歌跳舞切入,深入到了學科教學、學科教育的過程之中,這是一個重大改革。另一個成績是考試評價改革。隨著招生考試製度改革的推進,選擇性增加之後,推動了基層學校育人模式的變革,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可能。在全國政協委員、江蘇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看來,2017版的普通高中課程修訂提出了核心素養以及學科核心素養的框架體系,讓老師們從學科角度關注學生、培養學生,關注終身帶得走的素養。這是素質教育在今天的深化。

在新形勢下,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發展」素質教育,「發展」什麼?素質教育被賦予了哪些新的內涵?

李希貴認為,素質教育發展主題沒有變,但是從發展的時代要求上來說有一些內涵上的調整。他表示,認知能力和職業能力可能是未來社會特別需要的素質,也是我們實施素質教育需要探討的一個方向。

唐江澎認為,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及智能化時代給學校教育的變化非常重要。

柳斌指出,今後要在發展實踐能力、合作共識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方面加強,這些方面應作為重要的內容納入到素質教育裡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華中科大著力打造新聞評論特色教育
三部電影教你做個好母親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