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代高要、端州、鼎湖進士

宋代高要、端州、鼎湖進士

在封建社會,肇慶和各地一樣,建有書院或私塾供學子研修,名為「學宮」。在清末前,每年一度的「縣試」均在學宮的明倫堂集考。因此,書院與科舉制度緊密聯繫在一起。

有學者說,書院與科舉是一對難兄難弟。也有學者認為書院與科舉的關係是疏離的。

我贊同前者說法,作為儒家文明的產物,書院是宋明理學的策源地和大本營。理學作為宋以後儒家學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十分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書院生存的科舉時代,士人反對科舉只能居於修身齊家的層次,很難達致治國境界,更遑論實現平天下的理想。

所以,大多數書院教育家也是深明此理的,因此他們本人積極爭取應舉入仕,而且不反對書院學生應舉入仕,主要是勸導學生要學問、舉業並重。況且書院主要承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的主要職能。

朱熹當時說,時代和現實鼓勵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如果孔子生活在那個時候,也很難不受這種社會風氣的影響。

如果能夠應舉入仕,具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地位之後,往往反而可以獲得更好的宣傳自己學說的機會和條件。朱熹、陸九淵、湛若水、王守仁等書院大師都是考上進士之後,才有較好的學術和政治資本,進行講學佈道。

科舉,是中國歷史上獨有的一種人才選拔制度,各個朝代制度有區別,明清一代,科舉分為三個等次。首先童試,其次鄉試,最後會試、殿試。

1.童試稱縣考、府考,亦稱小考,清代學政亦稱學院,故名院考,在府城舉行。由於應試者名曰童生,故稱童試,是讀書士子進身之始。童生亦名文童、儒童、儒生、俊秀,但沒有年齡上的限制,有十幾歲的少年,也有五、六十歲的老者。取中者名曰「秀才」。

2.鄉試在省城舉行,稱貢院,鄉試第一名稱「解元」,被錄取者統稱「舉人」。

3.會試是集中會考之意,在京進行,第一名叫「會元」,其他入圍者為「貢士」,方能參加殿試。

殿試的地點,最初在天安門外,後改於太和殿。殿試賜「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第二、三名授翰林院編修。考前列者用庶吉士,次等者分列為主事、中書、知縣等。

由於書院對於其所在地的科舉風氣能起推動作用,所以各歷史時期的書院數與科舉考試的重要指標(進士數、舉人數)都是成正相關的,這可以在對書院數和進士、舉人數的相關性分析結果上得到應證。

包拯創辦星岩書院後,肇慶更加重視科舉文學教育,就宋代而言,取進士人數列廣東前茅。根據一些資料統計,宋代廣東的進士大概722人,肇慶大概佔49人。(僅列舉今肇慶所轄縣市,第一部分列舉高要)。

【高要(含端州、鼎湖)在宋代進士28人

李英,天聖年間(1023—1031)「特奏名」進士

嚴諷,原名梁諷,皇祐年間(1049—1053)特科進士

嚴鋌,元豐三年(1080)皇帝面試賜進士

梁順孫,元豐年間(1078—1085)皇帝面試賜進士

嚴挺臣,宣和三年(1121)進士

龍驤,宣和三年(1121)進士

譚惟寅,紹興三年(1132)進士

張操,紹興三年(1132)進士

王垂裕,紹興二十一年(1151)進士

黎慶余,乾道二年(1166)進士

馬晞驥,淳熙七年(1180)進士

黃大中,慶元二年(1196)進士

陸龍光,嘉定元年(1208)進士

何立秉,寶慶二年(1226)進士

何明,紹定元年(1228)進士

梁斗南,淳祜元年(1241)進士

孔夢協,寶祜元年(1253)進士

董正中,景定三年(1262)進士

梁龍應,咸淳元年(1265)進士

李可行,咸淳元年(1265)進士

陳觀佑,咸淳元年(1265)進士

梁世美,咸淳四年(1269)進士

梁世英,咸淳四年(1269)進士

梁瑞應,咸淳四年(1269)進士

陳景實,咸淳七年(1274)進士

張廣德,咸淳七年(1274)進士

李日新,(年失考,登明經科進士)

李璞,(科目失考,芙蘿村寶積寺碑作進士)

【事迹簡要】

【「梁門三進士」:梁斗南,高要人,淳祐元年庚戌榜,任迪功郎、南海主簿。梁世英,咸淳四年戊辰榜,官翰林院簡討、國史院編修。梁世美(資料失考)。

為什麼稱「梁門三進士」?因為梁氏遷來高要分支多,由於缺少史料考查,他們三人之間關係代表了梁姓氏族,不一定是同一家族,所以稱「梁門」。

【「兄弟二進士」:梁龍應,高要人,咸淳元年乙丑,任欽州司法;梁瑞應,咸淳四年戊辰,梁龍應弟,任翰林學士。


(謝健江)

(德慶、四會、封開、懷集進士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謝健江 的精彩文章:

TAG:謝健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