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亞歷山大繼承人:「馬其頓」的名字為什麼讓希臘憤怒無比?
近日國際新聞有一段小插曲,與古希臘歷史有關,這就是希臘「又」再爆發反馬其頓的示威了。之所以稱之為「又」,當然是因為這老早已不是第一次,就像「經期」一樣,每過一段日子就會發作,估計核心問題一天不解決,以後還是會無限期繼續下去。
馬其頓的名字出了什麼問題?
那問題核心是什麼呢?就是「馬其頓」的名字。我們可以先介紹一下現代這個稱為「馬其頓」的國家,前身是「南斯拉夫」聯邦內的共和國,在南斯拉夫解體後獨立成一個國家。獨立後,此國決定沿用舊名繼續稱為「馬其頓共和國」。然而,希臘認為「馬其頓」(Macedonia)為古希臘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而希臘才是古希臘這國家的正統文化繼承者,馬其頓使用此為名字是盜用其文化遺產。
古代馬其頓與現代馬其頓的疆域差異
這個國家中最主要的族群「馬其頓人」為中世紀的斯拉夫移民的後人。他們與古代馬其頓並沒有文化傳承關係,只是剛好落戶於古馬其頓周邊地區。希臘人擔心「馬其頓共和國」會令人誤會此國家是由古馬其頓後裔所創立。後來國際社會提出一個折衝方案——「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Former Yugoslavia Republic of Macedonia)。然而,「馬其頓」不願接受此方案,至此「馬其頓名字之爭」尚是未解決的國際糾紛。不過國際社會(如歐盟)普遍都會使用折衝方案,簡稱之作「FYROM」。
其實在南斯拉夫解體前,名字的確就叫「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但由於「南斯拉夫」因為身在共產主義陣營,本身在西方資本主義為主導的國際社會就沒有認受性,故此當時並沒有太大問題(反正反對了也沒用)。但既然馬其頓要重新回到西方主流社會,希臘人就認為他們有權干預它們的名字問題。由於希臘在國際社會還有頗高的地位,而且西方文化普遍都認同古希臘文化與希臘的關係,故此馬其頓因其名字受到不少壓力。
不過馬其頓顯然不吃這一套,堅決不改名,反而變本加厲地繼續「盜用」古馬其頓文化。馬其頓早期使用的國旗上的星星便是古馬其頓的象徵「維吉納太陽」(Vergina Sun),在希臘全面經濟封鎖下才於1995年換掉。而2006年更將首都史高比耶的機場故意更名為「亞歷山大大帝機場」。至前一兩天,首相薩耶夫(Zoran Zaev)才表示願意為與希臘友好而取消這個名字。
馬其頓文化誰屬?
但馬其頓文化真的就是如希臘人所宣稱的這樣是希臘的文化遺產嗎?正確而言,古希臘人與古馬其頓人並非完全一樣的部族,馬其頓人長期未被視為「希臘」的一部分,甚至有時更被視為化外之民。古希臘不少作者會有意無意地表達出這種想法。
例如希羅多德(Herodotus)的論述帶有極端強烈的希臘本位思想。在行文之間,他甚至將希臘人與雅典北部的波奧蒂亞人(Boeotians)並列。而且他更花筆墨去記載了埃伊納人(Aeginetans,在亞提卡附近的島)是希臘的叛徒【注】,但他卻沒有說同樣投誠于波斯的馬其頓人和波奧蒂亞人為希臘的叛徒。從此可見,馬其頓人當時尚未普遍被接納為希臘人。
希羅多德的「希臘人」是個非常狹窄的觀念,只包括了阿提卡和伯羅奔尼撒一帶的地區。甚至說,希羅多德很多時候提到希臘人是指有份對抗波斯人入侵的「我們」,可謂有強烈的道德批判。
在希臘北部馬其頓人一直過著半游牧式的生活。公元前四世紀,亞歷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的父親獨眼腓力(Philip II of Macedon)大力推行了希臘化運動,引入了希臘文化與制度,混合馬其頓的傳統文化。他從雅典請了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到馬其頓的首都培拉教導貴族子弟更是著名的故事。
馬其頓的急速希臘化及其後的發展,超乎世人所料。公元前四世紀,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文明世界大部分的地方,建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這無疑是在希臘人的面上貼金,於是乎希臘人也很「樂意地」承認馬其頓為「希臘」了。
從某種意義上,希臘與馬其頓,有點像中國與蒙古。中國人也很喜歡稱成吉思汗與蒙古汗國為「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部分,似乎也出於同一種感覺。不過有一點非常不同的是,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成吉思汗本人認為自己是中原漢人;但亞歷山大本人,以及不少後繼者們卻會自稱為希臘。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還請關注我們和在底下幫我們按一個贊,並分享給身邊所有的朋友吧。
※朱元璋北伐滅元 建立大明王朝 張三丰生前的兩個預言都兌現了
※她因為上了一節生物課講血型 意外發現爸爸被戴綠帽21年
TAG:這個世界怎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