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張珍藏六十年的「英雄」照

一張珍藏六十年的「英雄」照

今年的元月6日,辦公桌上的電話鈴響了。

哦!是現已年近80歲,並由我常年負責代送《滎陽老年》報的小學時代的高聰敏老師。她說,當她讀過《滎陽老年》(2013.9.16版)朱英傑、趙金松寫的報導《當年「紅領巾救火車」的故事》後,引起了自己遙遠的回憶,當年「紅領巾救火車」的壯舉對她來說不只是熟悉而且是至今印象博深。仔細想起來,或許自己家中就保存有當年「紅領巾救火車」小英雄的合影照呢!那是當年「紅領巾救火車」小英雄所在的成皋縣汜水區滹沱鄉小學校長贈送給的。

當我告訴她,繼去年中秋節滎陽市延安精神研究會尋找慰問當年「紅領巾救火車」的小英雄之後,今年元月3日,滎陽市關工委主任、市慈善總會會張水旺一行帶著全市人民深情,專程來到汜水鎮滹沱村再次看望慰問了五位年逾古稀的小英雄。她接著說,當年從成皋併到滎陽,再由滎陽調往開封,最後又隨夫遷回到家鄉上街區,幾十年來先後經歷了十幾個學校 ,搬了無數次家,光影集就有幾十本,讓我仔細找找,或許能找著那張他們的合影照片。

元月8日,是我的生日。中午全家人和幾位朋友正一起吃飯,高老師的電話又打過來了。一聽到她那高興的話語,就猜定照片找到了,真是喜事連連!隨即相約下午兩點我到高老師樓下的上街區國稅局老幹部活動室去會面取回。

我一點半鐘趕到時,高老師已站在門口,迎我進屋坐下。然後小心翼翼的從一個信封內掏出一張略變黃色的當年「紅領巾救火車」的小英雄照片。我定神一看,五位天真聰穎、淳樸善良、果敢堅強尚帶有稚氣的農家少年——「紅領巾救火車」小英雄群體展現在我的眼前。照片上的背景是滹沱鄉小學的一個教室前,面帶笑容的少先大隊輔導員邢緝武和其中一個「小英雄」舉著大隊旗,另外兩個「小英雄」手托著「鄭州專署、青年團鄭州地委」聯合頒發的綉有「周金秀、褚凌雲、程春生、許小雪、張耀先小朋友:『新中國的小主人』」的錦旗,許小雪和另一個「小英雄」四手展示著省政府頒發的獎狀。眼前的一切,打開了我童年記憶的影集。這個小英雄的壯舉故事,距今已整整六十個年頭:

當時,滹沱鄉隸屬成皋縣汜水區,是距汜水火車站很近的一個小山村。五十年代還是單行道的隴海鐵路依村而過,離村不遠的汜水火車站還是洛陽鐵路分局機車的加水、加煤站。因此,附近的村民和孩子對火車、火車站、信號燈、站口的揚旗都很熟悉。1953年12月7日,夜裡大雪紛飛,足有一尺多厚。8日清晨,刺骨的寒風吹在臉上,真像刀刮一樣。滹沱鄉閻灣村的張耀先、周金秀、程春生、褚凌雲相約小妹妹許小雪一同到鄰村的韋家溝(滹沱鄉)小學上學。幾個孩們順著鐵路沿枕木跳著自西向東趕往學校。蹦蹦跳跳走了不遠,他們突然發現鐵路中間有一截約一尺半長的鐵軌,一頭整齊,一頭是斜茬,冷冷的躺在那裡。

這五個小同學當中兩個剛11歲,三個才12歲,分別為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都是少先兒童隊員。他們住在鐵路線跟前,離火車站近,他們從平時看到,也從鐵路工人師傅哪裡知道了一些鐵路上的規矩。如「紅旗站,黃旗慢,綠旗行」,「揚旗落,車通過」等。他們也更知道鐵軌對火車的重要性。於是他們從路邊撿起一根舊鐵絲拴住住這截斷下的鐵軌拉著蹦著跑著去找鐵軌的斷節處。往前剛走不遠,許小雪突然大聲驚喊一聲「這裡斷啦!」大家一看果然兩截鐵軌中間有一個大缺口,趕緊把拉著的那段鐵軌放進斷裂處,正好嚴絲合縫。這時他們才感到太有危險了,要出大禍了。當即決定讓許小雪看住這截斷下的鐵軌,其餘四人兵分兩路,一路到汜水火車站去報告;一路向東面(今上街火車站方向)看是否有火車來。當時沒有一個人想到有危險,唯一的想法就是儘快讓護路工人和汜水火車站上知道,萬萬不能讓火車出了事。

也就在這個緊張時刻,他們聽到了由東邊駛來的火車的隆隆響聲,也遠看到了西邊火車站高高的揚旗已經落下,情況危急萬分,於是,他們不約而同解下了脖子上系著的紅領巾,搖著、喊著迎著高大的火車飛跑了過去。五個孩子的喊聲怎麼也壓不過火車的轟隆聲,待司機駕駛著列車看到孩子們揮舞著紅領巾跑過來時,已經距離出事地點很近了,司機馬上緊急制動剎車。列車帶著刺耳的剎車聲和巨大的慣性,鐵軌上飛濺著四散的火花,繼續向前行駛。五個孩子緊調過頭來跟著火車往西跑。也就在距離斷軌處僅四、五米的地方,火車才憋著粗氣停了下來。

兩個火車司機同時從車頭上跳下來,著急地問孩子們「咋啦,這咋了?」孩子們指著前面斷軌處,兩人快速跑到斷開的道軌前,「哎呀」一聲,他們怔在了那裡。也就在這時,後邊悶罐子車廂里跳出了很多解放軍戰士,他們也圍了過來,當了解這些情況後,解放軍把這五個孩子抱起來歡呼著,高高地拋向空中,感動得不知如何是好。看到列車不進站就停了下來,汜水火車站的工作人員和站長也一齊跑了過來。附近村子裡的鄉親們也跑了出來圍看個究竟。當知道發生的是這麼一回事時,都誇讚孩子們真懂事,真勇敢、有出息。

一場難以想像的事故避免了,一列軍車和車上的解放軍官兵安然無恙!

事後,鐵路工人將道軌立即進行了更換,隴海鐵路大動脈又開始流動了起來。張耀先、周金秀、程春生、褚凌雲、許小雪的英勇事迹迅速傳遍了整個成皋縣,學校的校長把這次故事取名為「紅領巾救火車」。他們把榮譽不單單看做是幾個人的光榮,而是整個滹沱鄉韋家溝小學的榮耀。成皋縣簡師班還特地請這幾個孩子們去給那些在此學習的大哥哥、大姐姐——未來的人民教師作報告,講英勇事迹,成皋二中(即馬固中學)還專程請許小雪同學到校站在凳子上給師生作報告。真的,那時人們都把他們五個小孩子真的當英雄看待。

接著, 洛陽鐵路分局、鄭州鐵路局、青年團鄭州地委、河南省政府、團中央等部門先後給滹沱鄉韋家溝小學送來了感謝信、獎狀和錦旗,把學校的辦公室都掛滿了,這個極普通的山村小學一下子在全國聞名。1954年汜水區滹沱鄉農業高級社下屬的6個合作社,經上級批准,分別命名為紅領巾農業一社、二社、三社、四社、五社、六社。

據說那時,前蘇聯的《真理報》還特派記者前來採訪,曾邀請這五個小學生到蘇聯去參觀,去參加紅領巾夏令營。1954年秋,中央還邀請他們五個小學生參加當年在北京的國慶觀禮。也都是因為他們年齡小,而沒有成行。 後來,這個「紅領巾救火車」故事還被編入小學課本,又被著名劇作家張喜良採用實名實姓編寫成兒童話劇《紅領巾救火車》……

高聰敏老師1953年在成皋縣簡師畢業後,分配到峽窩區參加了教育工作,1954年調到方頂村小學教書,她當時十五六歲,對黨的教育事業滿腔熱忱,工作積極很高,很快被青年團成皋縣委聘為學校大隊輔導員。汜水區滹沱鄉小學紅領巾救火車的壯舉轟動全縣(成皋縣)、全專區、全省、全國,一個學習小英雄的活動蓬勃開展。1954年春天,成皋縣在縣政府所在地汜水鎮召開全縣校長和少年兒童隊大隊輔導員會議。會議的主題是深入學習宣傳「紅領巾救火車」的英雄事迹,進一步加強少年兒童隊組織建設。縣委、團縣委的領導出席了會議並作了重要講話。滹沱鄉小學校長於安東參加了會議並在大會上專題介紹了「紅領巾救火車」的英雄事迹。會議期間於校長還安排汜水鎮上的照相師傅到學校給小英雄們拍了一張合影像,並特意贈送給高老師一張。自此,高老師一直珍藏著這張英雄照。並用小英雄的事迹教育了一代代小學生。

星轉斗移,滄海桑田。當年最小的許小雪,此後據說上了中專,六十年代初開封地委「社教」工作團,之後出嫁到王村鎮前白楊村,作了幾十年大隊(村)婦女主任工作;褚凌雲下學後,抱著對家鄉的熱愛,立志做一個新時代的農民願望,響應黨的號召獻身了農業生產,他每天「聞雞起舞」,耕耘在隴海線兩旁幾十年。如今,在鄭州鋁廠(原503廠)幹了30餘年的張耀先,在滎陽水泵廠工作20多年的程春生,幾十年奮戰在洛陽鐵路分局千里鐵道線上的周金秀三人,也都在前些年退休回到家鄉。如今每天在守望在隴海線畔,目視著每天西來東往的列車,喜在眉梢,甜在心中。當他們共同回憶著當年的情景無不感到欣慰和自豪。

筆者作為當年的紅領巾,由於當時的條件所限,沒能同小英雄們謀過面。但對他們的英雄壯舉至今還記憶猶新,不管是在轟轟烈烈的大躍進年代、或者是刀光劍影的「文革時期」也都毫不動搖,始終崇敬、嚮往、效法。六十年後的今天,真正見到少時的小英雄時,倍覺親切,真是感到無比的慶幸和榮光。

真的人民沒有忘記這五位「新中國的小主人」!我們真誠的希望,這五位大哥哥大姐姐象當年一樣永葆朝氣蓬勃的心態,不畏艱難,堅持鍛煉、保健好自己的身體,永遠成為我們,以致代代相傳的行動楷模,學習的榜樣!

註:成皋縣:(1948---1954年)解放初期建立,隸屬鄭州專署(原豫西四地委);由原汜水縣五雲山北地區和原廣武縣合成,包括今鄭州郊區古滎、溝趙和今滎陽市的廣武、高村、王村、汜水、高山等鄉鎮、城關鄉西部及今上街區全部地區。縣治初設廣武鎮,1951年後遷回汜水鎮。

(作者:孟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滎陽新聞 的精彩文章:

雨中那把漂亮的紅傘:石保定攝影作品鑒賞

TAG:滎陽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