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熱葯·清熱解毒藥之綠豆

清熱葯·清熱解毒藥之綠豆

清熱葯

凡以清熱解里熱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療里熱症的藥物,稱為清熱葯。

本類藥物藥性寒涼,沉降入里,清熱葯通過清熱瀉火、清熱燥濕、清熱解毒、清熱涼血及清虛熱等不同作用,使里熱得以清解。即《內經》「熱者寒之」,《神農本草經》「療熱以寒葯」的用藥原則。

清熱葯主要用治溫熱病高熱煩渴,肺、胃、心、肝等臟腑實熱證,濕熱瀉痢,濕熱黃疸,溫毒發斑,癰瘡腫毒及陰虛發熱等里熱證。

使用清熱葯時應辨別熱證的虛實。

本類藥物藥性大多寒涼,易傷脾胃,故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者慎用。苦寒藥物易化燥傷陰,熱病傷陰或陰虛津虧者慎用。清熱葯禁用於陰盛格陽或真寒假熱之證。

根據清熱葯的藥性、功效及其主治證的差異,清熱葯可分為清熱瀉火藥、清熱燥濕葯、清熱解毒藥、清熱涼血葯、清虛熱葯五類。

清熱解毒藥

本類藥物性味多苦寒,以清熱解毒為主要作用。主治各種熱毒證,如瘡癰疔癤、丹毒、溫毒發斑、咽喉腫痛、痄腮、熱毒下痢及蟲蛇咬傷、癌腫、燒燙傷等。

本類藥物藥性寒涼,易傷脾胃,中病即止,不可過服。

綠 豆

本品為豆科植物綠豆的乾燥種子。味甘。以粒大、飽滿、色綠者為佳。打碎入葯或研粉用。

【藥性】甘,寒。歸心,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暑,利水。

【應用】

1.癰腫瘡毒

本品甘寒,清熱解毒,以消癰腫。可用於熱毒瘡癰腫痛,單用煎汁頓服,或生研加冷開水浸泡濾汁服;或與大黃為末加薄荷汁、蜂蜜調敷患處以解毒消腫。若與赤小豆、黑豆、甘草同用,又可預防痘瘡及麻疹。

2.葯食中毒

本品甘寒,善解熱毒,為附子、巴豆、砒霜等辛熱毒烈之劑中毒及食物中毒等的解毒良藥。可用生品研末加冷開水濾汁頓服,或濃煎頻服,或配伍其他葯。

3.暑熱煩渴

本品甘寒,能清熱消暑,除煩止渴,通利小便,民間常作為清熱消暑、解毒之食品。治暑熱煩渴尿赤,夏季常用本品煮湯冷飲;亦可與西瓜翠衣、荷葉、青蒿等同用,以增強療效。

4.水腫,小便不利

本品有一定的利水消腫之功,可用於治療小邊不通,淋漓不暢,水腫等。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腸滑泄瀉者不宜使用。

【附葯】

綠豆衣本品為豆科植物綠豆的種皮。將綠豆用清水浸泡後取皮晒乾即成。性味甘,寒;歸心、胃經。功同綠豆,但解暑之力不及綠豆,其清熱解毒之功勝於綠豆;並能退目翳,治療斑痘目翳。煎服,6~12g。

赤小豆本品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乾燥成熟種子。生用。性味甘、酸,平;歸心、小腸經。功能解毒排膿,利水消腫。適用於癰腫瘡毒,腸癰腹痛,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黃疸尿赤,風濕熱痹。煎服,9~30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黑豆本品為豆科草本植物大豆的乾燥成熟種子。性味甘,平;歸脾、腎經。功能益精明目,養血祛風,利水,解毒。適用於陰虛煩渴,頭暈目昏,體虛多汗,腎虛腰痛,水腫尿少,痹痛拘攣,手足麻木,葯食中毒。煎服,9~30g。外用適量,煎湯洗患處。

8歲 | 封面

雲少 | 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豆 的精彩文章:

綠豆加它,每天飯前吃一碗,甩掉水桶腰,還健康不反彈!讓你瘦到爆!
吉娃娃喝完綠豆湯當晚去世!真相讓愛狗人士紛紛心虛

TAG:綠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