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月團圓,燈如晝·名家筆下的元宵節

月團圓,燈如晝·名家筆下的元宵節

GIF

前面的話

宋人吳自牧《夢梁錄》中有載:「正月十五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千家燈光、春歌如海、火樹銀花……這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春節的氣氛由此達到高潮,亦是塵世中最動人的節日。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在皎潔滿月的映襯下,若有美文相伴,品讀老舍、沈從文、汪曾祺等人筆下的元宵節,那豈不更美妙?

1

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這在當年,也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上燈中點上燭,觀者就更多。

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裡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呀!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老舍《北京的春節》

2

「我擁有三盞燈,神氣得很」

我們老家在福州市南后街。福州的風俗,元宵節小孩子玩的燈,都是外婆家送的。福州方言,「燈」與「丁」同音,「添丁」是句吉利話,因此,外婆家送給我們姐弟四人的是五盞燈!

我的弟弟們比我小得多,他們還不大會玩,我這時就佔了便宜,我牆上掛的是「三英戰呂布」的走馬燈,一手提著一盞眼睛能動的金魚燈,一手拉著會在地上走的兔兒燈,覺得自己神氣得很。

——冰心《漫談過年》

3

「玩燈的不僅要氣力,還得要英雄無畏」

我生長家鄉是湘西邊上一個居民不到一萬戶口的小縣城,但是獅子龍燈焰火,半世紀前在湘西各縣卻極著名。逢年過節,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燈。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燈」,只是全城敲鑼打鼓各處玩去。白天多大鑼大鼓在橋頭上表演戲水,或在八九張方桌上盤旋上下。晚上則在燈火下玩蚌殼精,用細樂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燒燈」,主要比賽轉到另一方面,看誰家焰火出眾超群。我照例憑頑童資格,和百十個大小頑童,追隨隊伍城廂內外各處走去,和大夥在炮仗焰火中消磨。

玩燈的不僅要氣力,還得要勇敢,為表示英雄無畏,每當場坪中焰火上升時,白光直瀉數丈,有的還大吼如雷,這些人卻不管是「震天雷」還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陣,迎面奮勇而前。我們年紀小,還無資格參預這種劇烈活動,只能趁熱鬧在旁吶喊助威。有時自告奮勇幫忙,許可拿個松明火炬或者背背鼓,已算是運氣不壞。

——沈從文《花花朵朵,瓶瓶罐罐》

4

「三代國都,吃必以時,不時不食」

剛過農曆新年,一眨眼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宋朝時就頗為盛行,不過當時不叫元宵而叫「浮圓子」,後來才改叫元宵的。中國各省大部分都吃元宵,可是名稱做法就互有差異了。北方叫它元宵,南方有些地方叫湯圓,還有叫湯糰、圓子的。南北叫的名稱不同,方法也就兩樣。

拿北平來說吧,不時不食是北平的老規矩,要到正月初七準備初八順星上供才有元宵賣。至於冬季寒夜朔風刺骨,挑了擔子吆喝賣桂花元宵的,雖然不能說沒有,可是多半在宣南一帶,沾染了南方的習俗,西北城的冬夜,是很難聽見這種市聲的。

——唐魯孫《北平元宵細語》

5

「有一種習俗可能是外地所沒有的」

有一個習俗可能是外地所沒有的:看圍屏。硬木長方框,約三尺高,尺半寬,鑲絹,上畫一筆演義小說人物故事,燈節前裝好,一堂圍屏約三十幅,屏後點蠟燭。這實際上是照得透亮的連環畫。看圍屏有兩處,一處在煉陽觀的偏殿,一處在城隍廟裡的火神廟。煉陽觀畫的是《封神榜》,火神廟畫的是《三國》。圍屏看了多少年,但還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圍屏就不算過燈節似的。

——汪曾祺《故鄉的元宵》

6

「一輪滿月,像玉盤一樣嵌在藍色天幕里」

元宵節的夜晚,天氣非常好。天空中有幾顆發亮的星,寥寥幾片白雲,一輪滿月像玉盤一樣嵌在藍色天幕里。

這天晚上大家照例敬神,很快地行完了禮。覺英帶了覺群到街上去看人燒龍燈。瑞珏和淑英姊妹們想到琴第二天就要回家去,都有一種惜別的心情,雖然兩家相隔不遠,但是她們少有機會跟琴在一起玩幾個整天。而且元宵節一過,新年佳節就完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再不能夠像在新年裡那樣痛快地遊玩了。於是大家聚在一起,在覺新的房裡商量怎樣度過這個晚上。大家都贊成覺新的提議:到花園裡划船去。

——巴金《家》

END

最後,果戈里書店謹祝諸位讀者

元宵喜樂,美滿安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戈里書店 的精彩文章:

新年第一周,來果戈里創意市集,和未來美學Say Hi

TAG:果戈里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