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什麼決定了二戰的命運

是什麼決定了二戰的命運

《命運攸關的抉擇——1940-1941年間改變世界的十個決策》 作者:【英】伊恩·克肖 譯者:顧劍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王澤方

不同於大部分解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著作,本書選取了獨特的視角。在充滿殺戮和血淚的7年里,作者將全部注意力放在1940年至1941年間美、蘇、英、德、日、意做出的十項決定大戰走向的決策上,雖然這些決策並非都對當事國生死攸關,卻都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正如作者所言,這場戰爭未來的日子只不過是在演繹這些決策的影響,或者我們更簡單的理解:是在上演這些決策預設的劇本。

從政治體制影響決策產生的角度出發,本書討論了一系列問題:決策是如何產生的;在決策者當時所掌握的信息之下,決策是否理性;個人決斷對決策的影響;決策的替代性方案為何一再被削弱等等。筆者認為,本書以看上去最不可思議的決策——英國在1940年春堅持抵抗德國的決定作為第一章,最能說明作者的意圖,也最能體現本書的意義。在傳統觀念中,人們往往將張伯倫政府的倒台視作英國抵抗德國的決心,但伊恩·克肖對此持懷疑態度。他認為,在丘吉爾上台之初,仍看不到英國堅決抵抗德國的必然性。雖說此項決策本身就足以讓希特勒的整個戰略陷入兩線作戰的危機,但作者反覆以戰略形勢的「絕望」和英國政府內部的分歧來表明作出該決策的困難和勇氣,進而表明對抗德國政策的非必然性,甚至是「非理性」。然而,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所有質疑都是為了反襯決策者的魄力和此項決策的偉大。英、德談判的結果不可能為英國帶來「自由和獨立」基礎上的和平,堅持抵抗而戰敗的後果並不比這一後果更嚴重;同時,堅決抵抗又是換取美國支援的前提條件。我們可以看出,作者並不認為這些影響戰局走向的決策都是決策者唯一可行的選擇,因此書中著重分析了決策產生的內在邏輯——為什麼在那個時間點會選擇那樣的決策,而非替代性方案。

在此基礎上,本書依據史料,謹慎分析了這些決策的替代性方案可能產生的結果。比如在第二章里,作者對於德國在1940年夏可以選擇的另一種戰略——地中海戰略進行了詳細分析。在很多人看來,希特勒進攻蘇聯的決定是非常瘋狂的,簡直形同自殺。伊恩·克肖並不贊成這一觀點,他認為希特勒進攻蘇聯的決策有充分的邏輯,入侵蘇聯實質上是德國入侵英國本土、迫使英國屈服的替代方案。如果說這個決策存在瘋狂之處的話,那就是如此重要的決策,他幾乎未曾與任何人商量,憑一人獨斷就決定揮師東進。基於蘇德戰爭的結局,很多學者對地中海戰略津津樂道——同樣是作為迫使英國屈服的政策,地中海戰略看上去比征服蘇聯可行得多。但作者認為,德國即使實施了地中海戰略,英國也未必會屈服,因為地中海在大英帝國全球戰略地位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重要。因此,無論是戰略上的需要還是希特勒的剛愎自用,入侵蘇聯幾乎成為了德國當時的唯一選擇。

相對於大部分同類著作,該書的寫作有其獨特的特點。

第一,作為歷史學著作,有明顯的全球化視野。書中討論的十項決策中絕大部分是只涉及兩個國家,即主動推動方和被動承受方。但作者在對決策的分析中,致力於從全球戰略的視角出發。比如希特勒進攻蘇聯的決策對英國、美國的考慮;再比如義大利進攻希臘的決策對其德國盟友造成的種種麻煩。順著作者的思路,這十項決策對全球戰略的影響最終反映在了軸心國、同盟國兩大陣營的最終成型上。

第二,學術態度嚴謹。這種態度首先體現在對各項決策可替代性方案的論述上,該部分內容篇幅適中,且始終秉持一個原則:有限推測。伊恩·克肖認為依據史料對未來進行推測雖然無害,但也與歷史研究的思路產生偏差,因此他對可替代性方案影響的推測都控制在有限的範圍內。其次,本書的質疑精神也體現了其學術價值。伊恩·克肖對部分較為流行的觀點進行了分析和反思,並為讀者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在第六章里,作者在討論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時,充分考慮了蘇聯的戰略態勢,並對西方國家的行為進行了反思。作者頻繁提及大清洗對蘇軍戰鬥力的破壞,以此作為斯大林決策的出發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此時蘇軍的虛弱,這也構成了斯大林決策合理性的主要依據。斯大林認識到了蘇德之間必有一戰,他也清楚蘇聯並未做好與德國的戰爭準備,因此他一切決策的目的都是為了爭取時間。伊恩·克肖認為集體安全體系也不過是蘇聯爭取備戰時間的一種手段,而不是大多數學者認為的那樣是作為抑制戰爭、保護蘇聯國家安全的根本所在。兩種選擇都能起到爭取備戰時間的效果,並且西方國家在集體安全談判中沒有任何對蘇聯承擔義務的誠意,蘇聯最後毫不猶豫地放棄集體安全構想、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是合乎邏輯的。毫無疑問,伊恩·克肖的觀點更加客觀。

第三,能客觀分析那些被普遍認為是瘋狂的、無法理解的決策,討論其內在合理性。比如在討論德國和日本的開戰決策問題時,作者認為德國和日本十分清楚,時間因素對自己不利,而潛在的敵人,特別是美國的戰爭潛力是遠遠超過自身的。因此,在對手的實力增長到能威脅自己之前,利用有限時間儘可能擴大戰果、實現經濟自給就成為在戰爭潛力有限的情況下合理的戰爭邏輯。看似瘋狂的進攻行為實際上是出於恐懼而被迫選擇的豪賭。這些決策雖然在道義上令人不齒、在行為上瘋狂又偏執,但從決策者所面臨的處境來看,在戰略上又是合理的。

當然,金無足赤,作為歷史學著作,本書也存在問題,比如在討論個別問題時邏輯存在矛盾。在第五、七章討論美國參戰的決策時,伊恩·克肖多次強調羅斯福並不想把美國拖入戰爭,但他論述的內容卻會讓讀者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無論是在大西洋上挑釁德國的行為,還是在破譯日本密碼、知曉日本底牌的情況下步步緊逼,抑或是在國內對輿論和政策的引導,似乎都體現出羅斯福政府強烈的參戰願望。但總體而言,個別問題並不能否認本書的學術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結束之後,中國養大4000日本遺孤,成就一個世界奇蹟!
脫胎換骨!二戰坦克竟變身導彈發射車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