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經典你記得多少?王和尚點評經典元宵節詩詞,值得收藏
關注王和尚,每天讀好詩
GIF
和尚有話說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古代,每逢此夜,君王可攜大臣王公出宮遊玩,與民同樂。而百姓更可以張燈結綵,燃放花燈,共慶佳節。是夜,女子紛紛盛裝外出,爭芳鬥豔,男子們也難得有機會看到平日輕易不拋頭露臉的大家閨秀。元宵節可說是北宋的情人節,於是痴童怨女,秋波暗送,有情無情,都不妨湊個熱鬧。
宋朝《東京夢華錄》有載: 別有深坊小巷,綉額珠簾,巧制新妝,競誇華麗,春情盪揚,酒興融怡,雅會幽歡,寸陰可惜,景色浩鬧,不覺更闌。寶騎駸駸,香輪轆轆,五陵年少,滿路行歌,萬戶千門,笙簧未徹。
因此,上元節也成為傳統文人筆下重要的節日之一。或捕捉熱鬧喜慶的場景,或描繪看燈的窈窕女子,或記述上元節發生的情事,或回憶上元節所代表的的輝煌與美好。文人多才思,每逢佳節,更有許多借景抒懷的佳作。
值此元宵節來臨,和尚搜集古典詩文中關於元宵節描寫的經典作品,加以短評,敬獻諸位詩友。(六不和尚:midouwei)
正月十五日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詩(隋·楊廣)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凝流水,春風含夜梅。
幡動黃金地,鍾發琉璃台。
王和尚評詩
隋煬帝楊廣在傳統歷史中政聲不佳,但是其文治武功確是不可磨滅,其文採風流更是歷代帝王中佼佼者。他的詩歌融合了帝王的豪雄氣概與詩人的細膩情懷,融合了北方詩人的貞剛質樸與南方詩人的清綺纖麗,從而具有了帝王霸氣和文士秀氣的雙重特點。
如「寒雅飛數點,流水繞孤村」一句,被秦觀化用為「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日落滄江靜,雲散遠山空。鷺飛林外白,蓮開水上紅」描寫也分外細膩。
這首詩隋煬帝於正月十五夜登南樓時所作。詩起筆寫寺廟在此夜鐘磬齊鳴,分外熱鬧。二聯也有佛光普照之意。三聯寫月影如流水,非常細膩形象,對句寫春風萌動,梅花開放,一派生機。尾聯照應首聯寫南樓道場之盛。這首詩極力刻畫元宵節的熱鬧景象,三聯是名句,寫時光悄悄流逝,春天到來。這首詩很能代表楊廣細膩、華貴、穠艷的風格。
正月十五夜(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王和尚評詩
這首詩是名作。唐朝元宵節已經是重要節日,此日煙花爆竹此起彼伏,遊人如織,處處鶯歌燕舞,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這首詩主要刻畫上元節的盛況,刻畫得層次豐富,面面俱到。給人熙熙攘攘,目不暇接的畫面感。所以結句說「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感嘆時光流逝,須要以盡情玩樂的希望。
十五夜觀燈(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王和尚評詩
盧照鄰是初唐四傑之一,其詩對於扭轉六朝以來穠艷纖麗的詩風有很大作用。這首詩主要寫元宵節觀燈的景象。其中二聯描寫很細緻,二聯寫燈市之遠闊,三聯寫花燈的高和亮。尾聯以遊冶之女的笑聲做結,寫得有聲有色。
題外話:元宵節觀燈,是古代重要的遊玩社交之時,所以很多詩都是刻畫其燈的繁複華麗,和月下美人的倩影幽思。雖無高深立意,但作為節慶之作,是非常合時宜的。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唐·李商隱)
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王和尚評詩
李商隱性格敏感細膩,其仕途和感情卻頗多坎坷。所以李氏作品多流露出傷感情緒。
這首詩也不例外,元宵節京城一定張燈結綵熱鬧非常,但是作者偏居在外,對京城的繁華只有艷羨和懷念。作者自嘲「身閑」,其實有懷才不遇之嘆。首聯著力刻畫帝都元宵節的繁華,以不得目睹都中之盛,也不願追隨鄉民去看本地的迎神廟會作結,蘊意深婉。一個「閑」一個「羞」字,含有無限傷感。
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節皇后
(宋·趙佶)
無言哽噎。看燈記得年時節。
行行指月行行說。
願月常圓,休要暫時缺。
今年華市燈羅列。好燈爭奈人心別。
人前不敢分明說。
不忍抬頭,羞見舊時月。
王和尚評是
宋徽宗趙佶詩詞書畫皆屬上乘,可惜不會做皇帝,但是卻是一個深情的人。
這首詞就是懷念明節皇后的作品,寫得細膩多情,感人至深。以「無言哽噎」起句,今日花燈之盛,更增傷感,直欲凝噎。上闋記述之前兩情相悅一起看燈的浪漫情景和兩人之間的盟約。
下闕轉筆寫現在:一樣的好燈,一樣的繁華,但是那人已不在。尤其「人前不敢分明說。不忍抬頭,羞見舊時月」一句描寫得非常細膩。心中有話不知對何人說,也不好意思對別人說,更不忍看月亮。月亮還是以前的月亮,但是心情卻不同,深情款款,讀起來蕩氣迴腸。
蝶戀花·密州上元(宋·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
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雲垂野。
王和尚評詩
蘇軾在京城受到變法派的攻擊,所以自請外放。在杭州做兩年多通判後,又去密州做知州。在密州做知州期間,蘇軾開始著力寫詞,其逸懷曠達的氣質,優遊淡然的心情開創了豪放詞風。在地方任職,蘇軾是一個稱職的一把手,他勤政愛民,重視文教,閑暇之餘寫詩作詞,倒也自得其樂。
這首詞就是在此時創作的。上闋寫他在錢塘過上元節的景象:明月如霜,燈火燦爛,笙歌不斷,但是卻又不太擁擠。下闕筆觸由燦爛轉入暗淡,作者內心的情緒也漸漸表露了。雖然在地方任職,但是作者心系朝局,不禁感嘆寂寞和蒼老,雖然周遭依然熱鬧,但是作者在燈火闌珊處,看到夜深霜露既下,遠處陰雲堆積,讓作者的心情慢慢變得沉重。
生查子(宋·朱淑真)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古人評註
這首詞作者一說是歐陽修。
這首詩是寫元宵節的名作,全詞明白如話,但是感情真摯動人,其手法也非常巧妙。首先運用今昔對比的手法,去年兩人約會,浪漫並且充滿欣喜。下闕卻寫分離,花燈依舊人已不在,孤獨乃至於泣下。其二,其選取細節精準。「月上柳梢頭」,畫面感極強。
下闕「淚濕」寫情非常細膩,不必寫為何分離,但是已在情中。第三這首詞的迴環往複值得注意,比如「去年」「今年」「花市」「月與燈」等,讀起來音韻和諧,非常具有音樂美。
水龍吟 其四(宋·晁端禮)
倦遊京洛風塵,夜來病酒無人問。
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
香散梅梢,凍消池面,一番春信。
記南樓醉里,西城宴闕,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幾,早人驚、潘郎雙鬢。
當時體態,如今情緒,多應瘦損。
馬上牆頭,縱教瞥見,也難相認。
憑欄干,但有盈盈淚眼,把羅襟搵。
王和尚評詩
晁端禮是北宋詞人。這首詞寫對往事的追憶,寫得傷感動人。上闋以倦遊病酒起筆,寫盡今凄涼境況。然後轉入寫昔日宴飲的豪興與奢華。如今年華將老,已無當初風流才思,相信老友再見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髮!最後以無語憑欄做結。
題外話:詩詞中以對昔日輝煌燦爛的追憶來對比如今凄涼寥落的近況,是一種常見的寫法。其中多是感嘆往事不再,年華衰老,宦海浮沉之意。這是傳統詩詞中常用的母題之一。
病中上元(宋·呂本中)
病久仍多事,深居未識春。
殷勤今夜雨,且為阻遊人。
王和尚評詩
這首小詩寫得無理而妙。作者久病無聊,但是又不能外出尋春散心。這種欲出而不能的矛盾心理,作者不去寫。反而說夜雨有情,故意阻擋他出遊。並且他還希望夜雨也能阻擋其他遊人,不要讓他們破壞了春天的完美,給自己留一個新穎的春天。詩人之痴,可供莞爾。
浣溪沙·上元游靜林寺(宋·毛滂)
花市東風卷笑聲。柳溪人影亂於雲。
梅花何處暗香聞。
露濕翠雲裘上月,燭搖紅錦帳前春。
瑤台有路漸無塵。
王和尚評詩
這首詞寫作者在上元節夜遊靜林寺。作者無意追隨花市人笑聲,也略有鄙薄柳溪之下遊玩人之意。而對梅花有很強的親近之感。這就活化出作者的性格和內心之高潔。下闕寫靜林寺之游。「露濕翠雲裘上月,燭搖紅錦帳前春」,這一句對仗工整,寫得幽靜恬淡。作者對月遐思,不禁有飄飄欲仙之意。
思越人/朝天子 其一(宋·賀鑄)
紫府東風放夜時。
步蓮穠李伴人歸。
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
香苒苒,夢依依。
天涯寒盡減春衣。
鳳凰城闕知何處,寥落星河一雁飛。
王和尚評詩
賀鑄為北宋著名詞人,其詞內容、風格較為豐富多樣,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長於錘鍊語言並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韻特嚴,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部分描繪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曠,語言濃麗哀婉,近秦觀、晏幾道。其愛國憂時之作,悲壯激昂,又近蘇軾。
這首詞寓情於景,寫景明麗清新,寫情含而不露。上闋寫元夜遊人觀燈,作者以旁觀者角度寫元夜歌姬夜深而散,十里長街只剩月明而燈火漸稀,下闕微露作者的感情。歌姬遊玩,羅襪生香,夜深盡睡,幽夢依依,而春天將近,天氣漸暖,北雁也將南歸。
但是作者的出路呢?作者一生屈居下僚,志向得不到伸張,夜深人靜之時,看到雁歸,作者的心情也變得寂寞。所以寥落星河之下,作者徘徊復徘徊,雁也是自己孤獨身影的映照。
解語花·高平元宵(宋·周邦彥)
風銷絳蠟,露浥紅蓮,燈市光相射。
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
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畫,嬉笑遊冶。
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遂馬。
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
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王和尚評詩
這首詞是周邦彥的名作。周邦彥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他是「結北開南」的大宗師,也開創了「以賦為詞」的先河。
這首詞主要寫元宵節的盛況,其文字工緻典雅,音韻和諧,意象豐富,層次錯綜,但是其感情不免單薄了。細看來也是寫「舊情衰謝」之意。需要指出的是,周邦彥年輕時鼓吹新法,但是年老時,新法盡廢,作者既無推動新法的才能和志向,也懼怕政治傾軋,所以其詞多寫得隱晦含蓄。從這首詞中,或許能窺見作者內心藏而不露的憂鬱之情。
如果單純文字和元宵節描寫來說,這首詞也是非常值得細看的。
永遇樂(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古人評註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女詞人,她生活在兩宋之交,飽經憂患,所以其詞風也也有南渡前後之分。南渡前,李清照寫詞清新可愛,閒情逸緻之中的春秋秋悲都顯得清麗婉轉。南渡之後,作者經歷繁複,家人離散,國家陸沉,生活顛沛,讓李清照的詞風顯得凄涼哀婉,但又不失宗師氣度。
這首詞是南渡之後所寫,表面是追憶當初元宵節的繁華,其實是哀嘆國家不幸和自己年華易逝。起句蒼涼宏闊,一句「人在何處」含有無限傷感。如今漂泊江南,春意雖萌,但是更顯其悲。元宵佳節,作者卻擔心風雨驟至,歷經滄桑的作者不願意出城遊玩,更不願見「酒朋詩侶」。
下闕作者回憶昔日元宵節的盛況。而如今憔悴,年華將老,作者卻心慕年輕人的青春活力。所以她說「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這句寫得凄楚動人,也寫得自己凄涼滿懷。一個年華已逝,孤苦無依,心懷故國的女詞人形象躍然紙上,怎不令人潸然落淚?!
鷓鴣天·建康上元作(宋·趙鼎)
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花弄影,月流輝。水晶宮殿五雲飛。
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
王和尚評詩
趙鼎是南宋初年政治家,其人耿介莽蒼,韓世忠稱其為「真敢為者」。南宋初朝局混亂,高宗趙構顛沛倉皇,全賴趙鼎一力維持朝局。但是宦海沉浮,趙鼎和秦檜政爭失敗被貶潮州。
這首詞寫於建康,當時抗金形勢嚴峻,上元節,作者心中更多的是黍離之悲。南宋初年,金兵不斷追擊和襲擾,朝局一日百變,作者一路奔波操勞,所以春天到了也也沒感覺。在悲涼危險之地,作者深切懷念北宋的輝煌和安泰。但是如今回頭看,卻像一場夢,蕭然回首隻有無盡感慨而已。
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和尚評詩
這首詞是辛棄疾的名作。「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句更被王靜安推崇為做人做事第三境界。詩詞就是這樣,它不會主動去闡說哲理,但會引領讀者去感悟和領會其中的哲理。這種哲理來源於生活,但是卻更生動更有生命力。
這首詞重點在最後兩句。前面作者以細緻的筆法刻畫元夕之夜的繁華和熱鬧,但是作者卻著眼於燈火闌珊之處的那人。這人未必是作者的情人,也未必就是作者自己。但是作者的眼光不在熱鬧出,偏偏在寥落處,作者遺世獨立,耿介不拔的性格就不難看出了。作者無意繁華,也無意離開,而是在燈火蕭條之處冷眼旁觀,這種淡然與孤獨,恐怕也是作者在官場的體現吧。
郡中上元燈減舊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 其五(宋·楊萬里)
不是東風巧剪裁,如何春夜碧蓮開。
江城寂寞無歌舞,喚得梅花勸一杯。
王和尚評詩
楊萬里是南宋四大家之一。其詩善於捕捉生活,以輕靈巧妙的筆法抒寫自己的閒情逸緻。其詩多語言淺白,清新自然,有時也富有幽默情緒。這首詩就是一例。
此時的上元節燈火不盛,作者微感寥落。但是無燈火可,無歌舞亦可,只要有酒,有梅花作者就容易開心起來。作者說春風弄巧,碧蓮夜開,如此美景豈可無酒,所以作者對花自酌,倒也自得其樂。
女冠子· 元夕(宋·蔣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
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
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
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
剔殘紅灺。但夢裡隱隱,鈿車羅帕。
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閑話。
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
王和尚評詩
蔣捷是宋末詞家,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蔣捷寫詞善於用俗語和白語,略帶曲風,所以其詞顯得淺白易懂,不似姜夔詞深邃隱晦,但蔣捷詞感情或有過之。
蔣捷這首詞作於宋亡之後,詞中寄寓了他對故國的深切緬懷之情。全詞起筆「蕙花香也 。雪睛池館如畫。」即沉入了對過去元夕的美好回憶 :蘭蕙花香 ,街市樓館林立,宛若畫圖,一派迷人景象。極度地渲染了元宵節日氛圍 。
「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 。」春風和煦 ,酒旗飄拂,笙簫齊奏,仙樂風飄。燈市的壯觀,使詞人憶起如昨天一般。「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而今 」二字是過渡,上寫昔日情景 ,下寫今日元夕景況。「燈漫掛 」,指草草地掛著幾盞燈 ,與「琉璃光射」形成鮮明的對照。
「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既寫今夕的蕭索,又帶出昔日的繁華 以上是從節日活動方面作今昔對比 。「 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今昔不同心情的對比 。蛾兒,即鬧蛾兒,用紙剪成的玩具。寫今日的元宵已令人興味索然,心境之灰懶,更怕出去觀燈了。這種暗淡的心情是近些年來才有的,是處境使然。
「江城人悄初更打 。」從燈市時間的短促寫今宵的冷落 ,並點明詞人度元宵所在地即江城隨之用了「問」、「但」、「待把」、「笑」等幾個領字,寫出了自己內心的悲恨酸楚。「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提出有誰能再向天公借來繁華呢?「剔殘紅灺。但夢裡隱隱,鈿車羅帕。」懷著無可奈何的心情 ,詞人剔除燭台上燒殘的灰燼入睡了 。夢中那轔轔滾動的鈿車、佩戴香羅手帕的如雲士女,隱隱出現。
「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閑話 。」以最精美的吳地的銀粉紙 ,把「舊家風景」寫成文字,以寄託自己的拳拳故國之思。銀粉砑,碾壓上銀粉的紙。舊家風景,借指宋朝盛事。聽到鄰家的少女還在倚窗唱著南宋的元夕詞 。現在居然有人能唱這首詞,而這歌詞描繪的繁華景象和「 琉璃光射 」、「暗塵明月」正相一致。心之所觸,心頭不禁為之一動,略微感到一絲欣慰,故以「笑」而已。
觀燈口號十首 其四(宋·姜夔)
花帽籠頭幾歲兒,女兒學著內人衣。
燈前月下無歸路,不到天明亦不歸。
觀燈口號十首 其八(宋·姜夔)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王和尚評詩
這兩首詩是同時寫的。元夕之夜,姜夔攜兒帶女一起去觀燈賞月,這兩首詩都在重點刻畫遊玩時的情事,筆觸自然,語帶幽默,和姜夔其他作品中的清澀冷峭風格很不同。
上首寫和家人一起看燈。兒子帶著花帽,女兒學著穿大人的衣服,作者很是開心,計劃要盡情遊玩到天亮。第二首詩作者刻畫街邊叫賣的小販。元夕之夜,街列奇珍,人頭熙熙攘攘,叫賣聲嘈雜而熱烈,立志要把遊人的錢賺到自己口袋裡。
這兩首詩寫得輕鬆自然,富有情趣,很細膩的刻畫出元宵節遊玩的景象,雖無深意,但是富有生趣。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宋·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
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王和尚評詩
據考證,姜夔在安徽一帶漫遊時曾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後來作者雖然成家但是也不能忘懷。這首詞正是記述這件事。這是一首名作,很能代表姜夔溫柔細膩的風格。水流不盡,即代表當初的遺憾不可挽回,也代表作者的思念綿延不絕。而「不合」恰恰反映出作者的懊悔和遺憾之情:早知如此相思,倒不如當初不相遇。
作者夢裡常常思念,但是山鳥啼叫卻把他拉回現實。春天還未到來,但是雙方應該都已蒼老。「人間別久不成悲」,正是寫離別已久的切膚之痛。每到元夕,作者思念對方,對方或許也在思念他吧。沉吟二字很可回味。而「各自知」,仍然是不能忘懷,也不能重圓舊夢,可傷,可嘆!
永遇樂 其一(宋末元初·劉辰翁)
序: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托之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
璧月初晴,黛雲遠澹,春事誰主。
禁苑嬌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許。
香塵暗陌,華燈明晝,長是懶攜手去。
誰知道,斷煙禁夜,滿城似愁風雨。
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
緗帙流離,風鬟三五,能賦詞最苦。
江南無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誰知否。
空相對,殘釭無寐,滿村社鼓。
王和尚評詩
這首詞,從詞的前面序文里推知是作於公元1278年。因乙亥為宋德祐元年(1275年)。「今三年矣」,實為1278年,宋亡於1276年,這時已亡國二年了。易安南奔,猶存半壁。辰翁作詞,國無寸土。說「雖辭情不及」,是謙詞,「而悲苦過之」,是實情。
此詞一起三句,以對句寫景,月明雲淡,景色可嘉。然而一句抒情,「春事誰主?」問得突兀,實以傷心人別有懷抱,何堪對此。接著再寫臨安宮苑,湖堤天氣,寒暖適宜,但卻何匆匆乃爾,實悲嘆春之易逝,國已淪亡。三接復以對句寫香陌華燈之熱鬧美麗,一結又「長是懶攜手去」。心情可知,痛何如之!上片最後「誰知」二句,在斷煙禁夜氣氛中,「滿城似愁風雨」。這裡是以景物作比喻。臨安已淪陷,元朝統治者在彼發布命令,宰割人民,哪能不使人悲憤。這一句如似重槌,發人猛省。
下片首段三句與上片末句,似斷實連,但卻展開了對往事的回憶。「宣和舊日」,實指北宋。「臨安南渡」,杭州變作汴州。「芳景猶自如故」,一總南北宋之繁華景象。又寓有不堪回首之嘆。國事如此,是從大處著墨,而又繫結合易安的身世來抒寫的。因為李清照的《永遇樂》曾寫「中州盛日」的情況,但南奔後,是「而今憔悴」。是如詞序所云「又托之易安自喻」。「緗帙」下三句,記述易安南奔時書籍喪失,三五月明時感懷,寫下很多「凄凄慘慘戚戚」的詞,真是凄苦之至。「江南」下三句,再申述亂離流落之苦,用杜甫有安史亂中寄家鄜州的故事。無路可走,無家可歸,苦情自不待言,而卻以「此苦又誰知否?」反語出之,情更深痛,筆勢陡起。一結「空相對、殘釭無寐,滿村社鼓。」極寫一己之悲與他人之樂,和李清照的詞是遙相承應,更有無可奈何之嘆,哀惋無窮。
全詞每小段都是先景後情,情景交織,疏密相間。兩片末尾,均是大力鋪寫當時情景,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上片以此來勾起下片,下片末尾以景抒情,給人以無限回味。
元夕二首 其一(明·王守仁)
題註:赴謫詩。正德丁卯年赴謫貴陽龍場驛作。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
賴有遺經堪作伴,喜無車馬過相邀。
春還草閣梅先動,月滿虛庭雪未消。
堂上花燈諸弟集,重闈應念一身遙。
王和尚評詩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明武宗正德元年,宦官劉瑾擅政,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王守仁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這首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的。
貴州龍場在當時是蠻荒偏僻之地,作者才華出眾,胸懷大志,卻被奸佞貶謫至此,其心情之凄涼可知,適逢元夕作者獨坐蠻存,感覺到寂寞和孤獨。雖有經書作伴,也無俗客打擾,但是作者仍然不開心。並且「喜無」句應是反語,來寫自己的孤獨悲哀。元夕之日,春風萌動,梅花已開,但是積雪尚未融近,作者內心有希望更有悲涼。作者獨處荒村,想念家鄉,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之慨。
這首詩簡潔明了,但是感情幾經波瀾,作者有思念有孤獨,有自我安慰,也有反思。這個元夕,作者百感交集,凄涼之境不問可知。
元夕詠冰燈(明·唐順之)
正憐火樹斗春妍,忽見清輝映夜闌。
出海蛟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王和尚評詩
這是一首詠物詩。作者展開想像,摹寫出冰燈亦真亦幻的神采。「正憐」「忽見」,寫出作者見到冰燈的欣喜之情。火樹銀花璀璨輝煌,但是冰燈卻顯得更加明亮和神奇。冰燈好似東海之珠放出光輝,這光明而不熱,反而讓人生出寒意,切中冰燈之「冰」。
三聯作者遠看冰燈,暈彩恍惚,好似月亮一樣。這一聯把冰燈摹寫得細緻而且真切。作者在尾聯不禁感嘆,明天還要來觀賞。
這首詩詠物很貼切,並且很有步驟。寫其形,其光,其暈,其影,面面俱到,並且把作者好奇欣喜的感情融入詩中。以詠本物來看,確實是一首不錯的作品。
※隱蘭客:月印大江知道本,風生萬象問因由-六不和尚詩友優秀作品選登
※怎能不愛唐詩?唐朝末年有哪些絕句可稱經典?唐人絕句選粹
TAG:六不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