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好不好 一個回鄉的南陵人說出了心裡話
故鄉的年
——說說那些鞭炮的事
又是一個新年,來也匆匆,去亦匆匆,歲月的車輪總催著我們向前奔跑,在年輪轉換中,豐富了記憶,蒼老了容顏……
除夕中午,歸心似箭,二個半小時便下了高速,出乎意料的是,南陵城除了車少人少外,吃年夜飯的鞭炮聲一個也沒聽到。兒子說:現在回家過年沒七號坦那時味道了吧。我說:應該一樣吧。照例如在七號坦時一樣,父母兄弟早早在新房的路邊迎接等待。一回來,我便幫著大哥準備年夜飯,媽媽拉著我說:你爸歲數大了,今年的年夜飯全是你哥一手操辦。看著母親頭上新添的白髮,鼻子一酸,年月總是讓我們在父母白髮里感傷人生易老!忙完一桌菜,我們依舊按慣例先燒紙祭祖,父親說:今年不能放鞭炮了,我說為什麼?父親說:今年政府號令,城區禁放煙花爆竹。哦,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城內如此安靜是因政府新規!全家的團圓飯就這樣在一片清凈的空氣,平靜如往常一樣的氛圍里吃完!
陪父母守歲,一起等待新年的鐘聲。整夜,城內除了零星聽到許些鞭炮聲,便無大燃大放之勢。政府號令,全民執行,讓大年初一第一次在靜悄悄聲中度過。初一一早走家串戶給長輩拜年。往年人們見面第一句就是:唉,晚上被鞭炮炸得一宿沒睡。如今沒了那些"爆炸驚雷",大家神情氣爽,彼此談著國事家事,憧憬著那未來的美好!
新時代的確有了新氣象,中國人的年似乎也進入了一個新境界。中國人過春節有許多標配,備年貨、貼春聯、年夜飯、壓歲錢、辭灶、守歲、看春晚、放煙花爆竹等。而且,中國人燃放煙花爆竹的歷史已有兩千多年,能得到千年傳承,顯然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春節標配之一。記得兒時,總盼著過年,盼著穿新衣,吃年食,收壓歲錢,提著父親做的青蛙、兔子燈籠,放鞭炮更是男孩們玩得最刺激的東西,拿著"二踢腳"(南陵人叫"大沖"),點上用草紙卷的引芯,把"大沖"拿在手上放是男孩勇敢不勇敢、膽子大不大的象徵。那時手上也沒多少錢,不可能去買很多煙花鞭炮,但我們兄弟在七號坦放得煙花還是最好看的,那是姑父姑媽每年從上海買來成套的煙花,有飛機、紅燈籠等各種形狀的,放時就召呼七號坦小夥伴們到院子里一起來觀賞,放完後再把煙花盒拿回家裡當裝飾品掛著。家中的鞭炮一般都是準備為年夜飯、燒紙祭祖、凌晨跨歲、初一開門、初七小年與元霄節放的,那時一般放的鞭炮也都不長,以二十響、五十響為多,然而鞭炮總會"缺斤少兩",兄弟們偷偷拆一些鞭炮下來,把小鞭炮點燃後扔到巷子里去嚇嚇小姑娘,以此為樂。鞭炮放過,我們還把沒炸的啞炮拆開,取出黑火藥,集中在一起用火柴點燃,尋找那一點點小刺激。
說起鞭炮,刻骨銘心的記憶還是那"粉筆炸彈"。父親是中學化學老師,那時學校有粉筆廠,他就從廠里拿一堆粉筆回家,帶著學生將粉筆大頭那端挖個坑,填進用硝石、硫磺和木炭配製的火藥,等風乾後,將粉筆摔在地上,"碰!「的一聲,煙塵四起,便成了"粉筆炸彈"。有一次臨近春節,我去廚房,一不心碰倒了擺放在架子上的"粉筆炸彈",「轟!轟!"全炸了,我的雙眼一下被炸藥與煙塵迷住,父母一下子驚慌失措,不容分說,背著我就去了醫院,經洗消後,兩眼用紗布包著。那以後的一個星期,全家人都在焦急中度過。過了一禮拜後,等我能微微張開眼,躍入眼帘的是父親在實驗室里穿的藍色工作服上的字,父親說:這什麼字?我模糊認出"南中"兩字,這時父母的心中一塊石頭才放下來。至此以後,父親再也不做粉筆炸彈了,而我們依然對鞭炮不離不棄…。
也不知從何時起,煙花爆竹越做越大,那豪華煙花、巨型炮仗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那聲如水激石怒,天地若裂。烘託了節日氛圍的同時,也造成空氣污染、聽覺損害、燒傷、火災等。每年消防部門、醫院統計數字的背後,也總是浸著滿滿的淚水!於是,禁止區域性燃放煙花爆竹就有強制性的官方禁止,而家鄉人在政府禁令下來第一個年頭就執行得如此堅決,還是出乎我的意料,老父親感嘆地說:南陵人就是本份老實。
當然,禁放煙花爆竹需要官方的強制性措施,而真正過渡到公民自覺自愿的放棄,當然還有距離。放與不放,民俗傳統要與不要,依然有爭論。就如與少林寺藥局釋延霖法師談起禁放煙花爆竹一事時,他就語出驚人地說:這會讓人少了些膽魄!我對他的話解讀是:在和平年代,我們真的不需要太多溫室里培育的小鮮肉,我們需要勇敢拿著"二踢腳"在光與火,濃煙與響聲成長起來的有膽略有魂魄的一代人!
移風易俗總有爭鳴,但年味越來越淡、洋節越過越盛卻是當下中國人普遍的感覺。如何弘揚傳統文化,更好傳承民俗文化,是提升全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大課題。聽老鄉說:現在農村好了,農民回來了,所以各式龍燈又回來了,農村的年味濃了。那城市呢,如果我們把被央視報道的靄里鄉村特色民俗活動,農民自發組織的裝有各色LED燈的板龍燈,羅漢燈,社戲,工山百年老龍燈,丫木腳的"十獸燈"等年味十足的民俗文化,由政府牽頭組織,通過辦節、辦會、政府資金扶持等方式引入到城市,讓全民共享我們世代所傳承的民俗文化傳統,這可讓政府強制力柔中有剛,有點溫度,讓那些身處異鄉的人,忙碌了一年後回到故鄉,能體會到故鄉的年味。
爆竹聲起,那是送別、團圓,是喜慶、悲傷,無論身在故鄉還是異鄉,每次行走與駐足,帶給我們的都是溫暖與感傷。生活里,我們可以沒有煙花璀璨,爆竹聲聲,但回家過年,總屬於一歲中最濃的一筆,那是隱匿在遊子心中最大的期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在年味離我們漸行漸淡的歲月里,珍惜與感恩這份平淡的幸福與團圓的喜悅。年華添歲,時光如水。
楊軍寫於戊戌正月初十二杭州
※南陵又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 經一次換乘,可到達……
※南陵這張圖真神奇 有了它你就不著「急」
TAG:南陵縣廣播電視台 |